聚焦“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

2011-11-16 04:2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自画像

2011年8月6-7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暨2012届自主招生高校优质生源选拔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行。

由于得到了各省(区、市)教委(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中小学校、校园文学社、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得本届大赛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国参赛学校1057所,参赛学生807 638人,其中,高中组参赛学校288所,参赛学生290 065人。经过9个月初赛、复赛、区域决赛三个赛程的激烈角逐,共有800名优胜选手从80余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其中高中组选手500人。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张雪莹(北京)、李心怡(广东)、涂婕(湖北)、孙茜蕊(北京)、晁贝贝(陕西)等5名同学摘得高中组特等奖桂冠,另有100名同学获得高中组一等奖。这105名同学也同时获得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0余所高校2012届自主招生测试推荐资格。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累计参赛学生人数已突破380万,参赛学校逾3 660所。大赛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中小学语文课改和作文创新教育搭建了服务和交流平台,为全国重点大学选拔优秀高中生开辟了新的绿色通道。

如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之一。

创新作文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其在全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同类作文比赛中,已经成为了最优秀的品牌。希望主办方能将大赛继续办下去,发掘出更多优秀的文章和选手。这也是北京大学如此看重创新作文大赛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秦春华

在评阅本次大赛总决赛试卷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的题目有“时间自画像”“中国自画像”“生命自画像”“家乡自画像”等等,感觉大家的题目都太大,比如说你让我来写“地球自画像”,我是写不出来的。我很希望能看到某位同学写他真实的高一高二,写他的痛苦,写他的狼狈,写他怎么学习,写家长怎么逼他,社会怎么压迫他,但是没有。我每次都给同学们讲,什么是好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生活化的语言写出你自己的事,就是好文章。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同学们在文章中不说实话,不是同学们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但是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所以我特别希望你们对我们说几句实话。我们北大中文系之所以与创新作文大赛合作,不是希望你们写多么优美的词句,就是要求你们说实话。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漆永祥

作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青少年媒体,课堂内外杂志社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中小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母语,热爱文学,热爱我们的中国文化。

——课堂内外杂志社副社长蒋建华

参加本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的大部分同学文字水平没有问题,写作能力都比较好,也有一定的想象力,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第一,写作时大家一定要注重思想内涵,不一定要多深刻,但一定要大胸怀,大志向,要有你们这个年纪的明朗。第二,韩寒、郭敬明是你们的偶像,他们的文章也确实不错,但是你们太多人模仿韩寒与郭敬明,这又让我有点担忧。你们还是应该多读一些经典,接触下人类智慧的源头,不要光是读一些流行读物。第三,你们要注意超越和克服文艺腔,那些缺少思想内涵,动不动就用典,动不动就堆砌辞藻、炫耀文笔的文章并不是好文章。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太注重文笔不一定是好事。第四,写作应该成为你们优雅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教养、一种习惯,不要赋予写作太多的功利色彩,如果让写作沦为上重点大学的敲门砖,虽然也有些用处,但比较煞风景,对你们终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我们手里的这支笔,不是准备写风花雪月,炫耀自己有文采的,我们写文章是为了什么?首先是为了文从字顺,说实话,表真情,擴而言之,我们讲的话要对人家有好处,要对社会有好处,要对人类有好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孔庆东

“苦痛”的自画像

晁贝贝

总有一种画笔在我们原本平静五彩的生活中涂抹上灰色,那压抑的乌云,似乎足以吞没一切;总有一种魔法把我们脸上的笑容化为泪水,那苦涩的东西,似乎让我们再也无法向前:总有一种沉重能把我们的心绞出血来,那就是“苦痛”,那就是我。起源于离恨天的泉水,起源于普罗米修斯的镣铐问,我似乎是所有不美好的来源,我打陂了欢乐,带来了坎坷,我让人们都讨厌我,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无形的风,无尽的空间中,我仍感到拥挤,那是一种不被接纳的无地容身。我不会哭,眼泪是留给人类的,身上背负得太多,除了我自己,我已没有了其他七情六欲。不过,我还记得,我是背负着上帝赐予的伟大使命,诞生的。

我知道,我与一群被叫做伟人的人如影随形,不是机缘巧合,只是简单地因为他们对我没有那么大的排斥力。凡·高,我折磨了他一生,一直到他死去,那声枪响吓跑了麦田中的鸟儿,却没有吓走我,我的影子仍在他的躯壳中,萦绕着,那是一种已没有灵魂的恍然求索。他有一颗感性的心,也同时拥有了惨淡的家庭背景和不幸的遭遇。于是,我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企图一点点消磨他,扼杀他独特的艺术心理。可他选择与我共存,他依然继续追梦,坚持他想坚持的,用些许极端的方式,不被世人理解。他的艺术和我一起长大,他也带着我死去。终于,无数次日月变幻,星辰陨落,他的生命在他早已看不见的未来发出了巨大光芒,肉体已无法感知,可灵魂留在画中,永存于世。不知道,是我造就了他,还是他造就了我。我一直认为,我像平凡的空气,存在于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同的是,我被讨厌,空气仅仅是不被察觉。但没有了我们,后果却是相同的。

小孩学习走路时,总爱摔倒,摔疼了就会哇哇大哭。我是仁慈的,对小孩子,我不会给他们太大打击,仅仅是皮肉上的细微疼痛。这时比任何人都爱他们的爸爸妈妈会把他们扶起,让他们继续反复练习,尽管可能和我再次相撞也在所不惜,他们必须学会自己走路,而没有我,他们办不到。为了帮助他们,我在尽力地为他们制造坎坷,因为如果未来的路都像光滑的冰面一般,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摔得更渗。

青春期的少年像棵幼苗,虽然很小,但向上生长的气势无人可挡。这时的他们也许会初次尝到“爱情”的滋味,像小烟火一般,在心灵各处,交替地不断闪烁,“呼呼”的声音让他们心跳加快,有一丝欣喜与新鲜,朦胧又微妙,像清晨芦苇旁的水汽一般,隔着一层薄纱,说不尽也解不完。也许正因那是小烟火的感觉,完美仅在那一瞬间,那一刻的绽放照亮了整个天空,却将无尽的黑夜留给了惆怅。是我,我为了不让这种情感蔓延,将它提早

结束了,我想让他们去追寻甚至等待成熟的爱,这才是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爱情的祭奠中眼泪是最好的祭品,那是无奈的泪,落下的是真心。一个小小的悲剧结局,会换来经得起平淡的流年。青年的时期是放飞梦想、热情激荡的时候,他们要离开父母的呵护,离开家—那个最温暖的家。离乡,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有些许凄凉的话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索,谁能承受得了?夕阳西下,一个断肠人的心在天地间漂泊,又有谁忍心?“树林响起了揉叶子的声音,那是秋天的手指。阳光把墙壁烤暖和了,夜又接着把它吹凉。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无所渭尽头的路上,没有其他人的陪伴,只有我是他们朋友。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带一个坚强的自己,回家。

父母们总有孩子无法想象的忧虑,面对社会的竞争,生活的压力,慢慢衰老的手足无措,他们要承受很多。在人生的中点总会有无尽的思考,在人生的单程车上,他们踱来踱去,奈何不了时间的飞速流逝。我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只得蜷缩在一个小角落,用烟或酒排解心中堵塞。勇敢的他们,会被一时麻痹,但不会永远消沉,与我殊死搏斗,他们决定用生命来奔跑,追上时间的脚步。他们可以更快。

老年人的心似乎是我难以进入的,在人生的尽头,大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详,最终归于泥土,归于天地万物之间,平静的寂寞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可我还是不小心刺痛了它,永别似乎让血脉间的相连变得越发难以割舍,亲情会把身体的冰冷全部融化,让水从眼睛一涌而出。浑浊的泪水,不知是凉是热,触摸到了,似乎变成了生命共同体,让我也想哭。没人能看完哪个人一生中的所有雪,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在满是繁星的夜空中,有那么多双饱含泪水的眼睛。也许,痛苦的剧烈能让爱在他们心中再刻骨铭心一次。

多少个陌生的人,多少个陌生的灵魂,都无法回避地接受着我的折磨与拷问。我像是阴问的奈何桥,桥上人来人往,渡得过,你便_获得新生:渡不过,你就沉落桥底。这就是上帝赐予我的使命,人类诞生初始,上帝告诉我:“拿你自己去考验人类吧,他们是我的孩子,我要让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价值。”说完之后,上帝死了,从此人世间再也没有了上帝,每个人的生命都由自己主宰。

我无法描绘我在每个人心中的形状,我是丑是美因人而异。不过,我总保持着自己的本真。人类是一个欲望的综合体,我会用自己那微小的疼痛来抵挡他们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麻木,不让他们心中住着的各种妖魔鬼怪获胜。

苦痛会坚守自己的使命,浸润在时间中,流动着试炼人心。

(指导老师:张炳勇)

点评

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让自己变身为“苦痛”,从而站在“苦痛”的角度观照现实,为“苦痛”画像,在立意上匠心独运。整篇文章不见华丽的辞藻,不见炫示的文采,然而在平实如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却蕴涵深意。作者对“苦痛”的理解不落俗套,并未把“苦痛”当做洪水猛兽,而是用辩证的眼光审视“苦痛”在人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句灵动而富含哲理,字里行间充盈着笑对“苦痛”的阳刚之气。如此文质兼美的佳作,竞然出自一位高中女生之手,实在出人意料。

(点评人:作家,西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

狂人自画像

孙茜蕊

“哎,听说了吗?来啦……”“来啦?什么时候,我从没听说!当真?”“怎不当真,岂是骗人?几日前就来了,今儿才设下场子,这不,就在城墙边上那棵榆树下面……”“那还等啥,还不快去……”“快,走走走……”你道是何人来了?又来的是何地?所为何事?原来是那名震四海的说书先生痴癫居士,云游到了愚城。愚城,顾名思义,所居者,愚人也。其人盖多头脑简单,只晓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路上有财不拾,夜有虚掩之门不闯:待人更只一味地要实在,假说不说,只依着真性子来;对待县令、长吏竞如自家兄弟,毫不懂曲意逢迎之妙。这般痴傻,故外邦人不屑与之交通,愚人只得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倒也乐得闲适。

闲话少叙,远看那榆树下已坐满了愚人,只见当中立着一位精瘦老者,便是痴癫居士了。外邦多传这居士“衣如渔网,面似钟馗”,愚人无从听说,却只觉得这居士“衣带仙飘,道骨仙风”,头发灰白,以一竹枝胡乱束上,身着白色土布袍子,长袍垂地,更显得超世不俗。脸上虽饱尝风霜,却也笑容满面,竞似再世弥勒。这居士云游四海,四处说书,而所讲许多传奇故事,有的诡异,有的奇绝,却有一段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似有魔力一般,让外邦人听后痴不能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不是别的,正是那段“狂人自画像”。“当——”,声起木落,居士开讲。“诸位看官,众位衣食父母,您可曾听说?在那西边有一个小城,名唤智城。那城中人多精明聪慧,快活似神仙。究竟如何快活?那城中人每日三餐并不似常人那般正常,人家所用食材均是废物利用。早餐将那污水沟里的污水取出,加以过滤,特殊加工,提炼出从前倒掉的油汤来,倒入锅内,炸那油条、油饼,吃时酥软香甜,别有风味,还省下不少开销。午餐并不用盐巴,而是用一种神奇调料,名喚味精的,加入菜中。那味精能使鲜菜溢香、脱胎换骨,更有奇的,那味精竞能存留于体内多时,真是奇绝。中秋佳节,智城商贩纷纷拿出一年前中秋节时用剩的食料包成月饼,节约成本,百姓吃着香甜,皆大欢喜。”

一席话毕,只见愚城人早已目瞪口呆,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那智城人还极懂与人相处之道。唤别人并不用名号,而是直呼‘帅哥“美女,叫得人人得意扬扬,好不自在。与人来往更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手腕极其圆滑。当面是溢美之词,背面便一脚踩在地下,只有自己最棒。曲意逢迎更是拿手好戏。能不拿手吗?智城书店里显眼的位置总摆着《杜拉拉升职记》《潜伏在办公室》等书,人家这可是全民学习呀!无论是机关还是公司,人人都不惜一切代价向上爬。人嘛,不就是得有这种永攀高峰的精神吗?城中县长家的千金,面目奇丑,皮肤糙黑,满嘴黄牙,宽鼻小眼,竞被满城的美男、才子穷追不舍,刚到出嫁年龄便嫁了出去,好不喜人。新娘成天被夫君夸赞貌比西施、貂蝉,终日欢喜:而那夫君更是仗着夫人撑腰,位于县长之下,百姓之上,呼风唤雨,好不威风。夫妻二人相得益彰,互惠互利,美哉美哉!”

“各位看官,那智城还有一个别处无法比拟的好处,就是娱乐业相当发达。电子游戏五花八门,令人沉迷。就曾有一年轻男子,手握苹果手机玩‘愤怒的小鸟长达32个小时,玩得双眼翻白,双唇干裂,手脚抽筋。智城人捧腹大笑,以笑为夸,还颁发给那男子一响亮美号:‘手机帝!该男子风头一时无两,其事迹遍布各大网站、博客、微博,还频频接受访谈,俨然红人一枚,整日笑口常开。”

居士顿了顿,看看台下,愚城人早已听得如痴如醉,惊叹不已。

“当——”,居士又一拍木,声音一沉……“可就是这么一个福地,却曾发生过一件怪事。该城美术馆曾展出过一老者的自画像,名日《狂人自画像》,本打算展出一周。谁知,展出第一天就出了事,所有现场看过这幅自画像的,特別是注视一分钟以上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痴癫症状:两眼发直,思维迟钝,满口胡言。不但路上钱包不捡,车上座位不抢,就连说话也变得有一说一。对同事竞说:‘你今天的西装跟领带不配。对上司竞说:‘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就连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县长女婿,也吵着要跟那个丑婆娘离婚。更有严重者,浑身抽搐,号啕大哭,口中总嚷嚷着:‘不好啦,天下大乱啦,黑白颠倒啦!简直是闹得满城风雨,人人不得安宁。第二天,迫于舆论的压力,馆长便下令将那画火速运出城外,归还作者。三天之后,城中百姓才渐渐回转过来,把疯癫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城中又是一派和谐景象了。而县长为保险起见,已将所有关于该画的新闻报道销毁,以免再掀波澜。至于那个跟自己的宝贝女儿闹离婚的女婿嘛,尽管女儿已对他心灰意冷,可为了保住女儿和自己的声誉和面子,县长没有同意女儿和他分手。要知道智城人个个都聪明绝顶,息事宁人的道理怎么会不懂呢?如今呀,那夫君依旧对夫人美言赞赏。”

“那幅画到底啥样?现在在哪儿?”愚城人不禁好奇道。

“在……”痴癫居士欲言又止,眼珠一转,笑道:“哎,老朽如何知道?看过那画的人也大多撒手人寰,所以画的样子就更加无从知晓了……”

“当——”,木声再起,讲书也讲完了,居士一眨眼便消失无踪,只留下愚城人满脸疑惑地谈论着这个传奇。

是夜,愚城某间客栈的房内,一位住客打开包袱,从中取出一个卷轴,缓缓打开。借着昏暗的烛光,那客人久久端详着那画卷,眼眶,竞湿润了。他伸出枯老的手,颤抖地抚摸着卷纸,仿佛在抚摸世上最后一颗珍珠。许久,那人突然笑了,目光锋利如刃,嘴角放肆地咧开,是愤怒?还是仇恨?

夜深了,人人都已睡了,那孤独的画摊开在一张榆木老桌上。上面画着一位老者,头发灰白,以一竹枝胡乱束上,身着白色土布袍子,长袍垂地,仙风道骨,画旁还刻着一行遒劲的字:

世人道我狂,我笑世人太痴癫。

(指导老师:李铀)

点评

这是一篇批判性的文章,但却不显直白,作者是愈批判愈幽默,读了之后令人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我中华国民之多艰”。作者显然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比较熟,从鲁迅的“狂人”那里得到一个启蒙的思路,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启蒙本身又有新的反思。作者用她的《狂人自画像》写出了当今假冒伪劣、阿谀奉承充斥社会的不良世风,写得很含蓄,很艺术。当然,文章也有缺点,例如人物语言还不够鲜活,有些套话,用人物代替作者自己在说话,这都需要在写作实践中继续磨炼,继续提高。但是,将心比心,我在20岁之前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国家毕竟还是进步了,我希望今后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作文。

(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孔庆东)

武汉夏天的自画像

涂婕

我来自武汉,我的名字叫夏天,如果你要说我很眼熟,好像在春天见过我,那你记性还真不错。武汉的春天是一个脸皮极薄的人,经不得人说。你一把她弄得不好意思了,她抬腿就走,也不吭一声要去哪,于是我总是不得不在春天下落不明的时候顶她的班。

你看到我的时候总是大汗淋漓的样子,那是必须的。热是武汉的特产,如果我兄弟哈尔滨夏天的体温是负无穷,那么我的即是正无穷。从五一到十一,我无处不在。我是一件件短得不能再短、薄得不能再薄的衣裤,挂在衣架上从每层每户的阳台里晾了出来:我被巨大的广告伞撑在商店门口:我在果贩切开的每一片西瓜上反复出现:我躲在空调的背影下,却总被滴下的水打湿;我被人一勺勺挖出最后只剩下一个冰激凌盒子:我瞪着眼睛从冒着冷气的冰柜里往外看。总之,我的生命力极强,生长在一切适合我生长的地方。

城市里的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躲避我。他们喂我吃我早已有免疫力的防晒霜,用冷气笼把我囚禁起来,撑开各种各样的太阳伞将我反射走,穿着暴露的衣服把保守的我吓走,甚至,他们不愿走任何我踩过的地方。他们是那样小心翼翼地害怕着,就好像我和他们是一对形同陌路的反义词,解释着他们反感的词义。于是,他们逃离了阳光,也背离了健康,宁愿在健身房里笑,也不愿意在太阳下哭。这样的人类突然让我觉得好陌生。

让我庆幸的是,我的形象不总是可怕而令人讨厌的,至少在某些地方——乡村,我还是高大而和蔼的,整天笑眯眯的。你看——圆滚滚的番茄扯着枝干的衣襟不愿撒手;黄瓜在头上插了一朵黄色的花准备去相亲却突然发现自己长了满脸的粉刺:茄子穿着不合身的紫色晚礼服正要去找裁缝讨个说法:葫芦百般无聊地数着自己肚子里长了几个籽:辣椒又在发着不知名的脾气:韭菜则将自己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五律,酝酿着一首祖传的好诗。所有的植物都五颜六色着,炫耀藏在土地里的色彩。

终年将腿种在土地里的农民低头看着我,嘴里感谢着好年景。

然而,我却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头了,人们渐渐将温顺的植物的饮料换成了激素,给土地的皮肤注射着大量化学物质,把植物们最爱的淋浴露换成了杀虫剂。在这样的土地上,野草奋力地将自己的绿裤子往上一提,就能轻而易举地漫过人们的肩头。

我仍然待在这样的田野里不离不弃,只是早产的痛苦让我越来越无法承受。我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而酸甜苦辣也纷纷离我而去,留下整片田野的徒有其表。这样的土地和农民突然让我觉得好陌生。武汉这座城市是出产作家的地方,众所周知的当今文坛上非常优秀的作家像方芳、池莉以及刘醒龙、邓一光都出自于武汉。通过涂婕同学的这篇文章,我们发现,她已经显露出了成为大作家的势头。《武汉夏天的自画像》以拟人的笔法,以清新的笔调,描写出了武汉这个大火炉夏日炎炎的特点,文章既有对过去年代乡村之夏空气清新的深情缅怀,也有对现代化给城市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温情批判,作者的文笔优美,思维畅达,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有着广阔和深刻的理解。衷心希望涂婕同学能够再接再厉,成为武汉明天的方芳、池莉。

(点评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徐坤)

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想我现在的面容一定很憔悴。人往往喜欢在苦难的时候加快曾经的美好。我也不例外。我越来越想念以前的那些人。

曾经的武汉人是极其聪明的。他们知道我害怕夜晚,于是他们便在夜晚出没。他们拿出家中的竹床和竹扇,随意地码在大街小巷里,也码在了老武汉的夜景里。小孩子们不知疲倦地笑着聚着,与汗水嬉戏着,大人们一边往床上洒着水一边感叹着小孩子的精力旺盛,然后将菜摆放在竹床上,一阵阵菜香代表母亲唤回了一批饿

急了的孩子。晚上,在小孩子你掐我一下我还你一下的轻笑声和大人们一阵阵的鼾声中,飞蛾用翅膀关上了昏暗的路灯,结束了咸咸的一天。

白天,人们只能任我在他们身上拧出一滴滴水,但他们很少躲避我,或许对于一个家庭的责任就是他们最好的屏障,为他们遮挡当头的烈日。孩子们仍很热爱我,从不嫌弃我的体温,也许因为这是他们能碰到奶油冰棍最多的时候吧。盐汽水、奶油冰棍,就能构成他们对一个季节的期待。

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武汉人更聪明了。他们买来了冰箱,能随时随地吃到冰镇食物,对于一个季节的憧憬就这样失去了音讯:孩子们躲在空调房里给密友打着一通通电话,“躲猫猫”却成了大人们的娱乐,通讯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医院里痱子几乎灭绝,取而代之的是肆无忌惮的空调病。夏天越来越热,人们却越来越怕冷。蔬菜水果品种越来越多,可历经激素化肥农药后人们吃到的都是它们的遗体。此刻我的脸上写满遗憾与担忧。混迹人间几千年,我也沾染上了三分江湖气。单纯也渐渐从我脸上褪色。

于是人们说,我越来越难找了,我越来越不愿意露面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整天嗅尘土中遗落的铜钱味已让人们失去了最初的嗅觉,他们再也闻不到夏天的味道。终日将冷气披在身上已让人们的感觉麻木了,流下一滴汗都成了奢侈的享受。人类进化了,或者说,退化了。

所以我将炎热的外壳丢弃在水泥城市,逃到了深山老林,躺在一棵大树的鳥窝里,钻进一朵野花的花瓣中,或是在清晨的第一颗露珠里畅游,等待着人们来探险,或者是考古。考古夏天。

写到这,也许你会觉得我很熟悉。你的确很有眼力,我撒了谎,我叫夏天,但我不是武汉的夏天,他只是我的重孙之一。我是中国的夏天。这是中国夏天的自画像。

(指导老师:张灿军)

花木兰自画像

李心怡

燕草微风吐碧丝,秦桑细雨低绿枝。

绿枝三两掩柴门,门内桃花欲窥人。

青竹帘内蛾眉淡,粉面绰约不得见。

帘外桃花风日暖,帘内伊人青丝绾。

云鬓花黄宛当年,旧时衣裳映容颜。

笑语盈盈对铜镜,蓦然秋霜落鬓间。

开门莞尔惊同伴,闭门扳指对灯残。

桃花颦笑皆依旧,女儿一去十二年。

豆蔻年华纺织房,忽闻战乱举家伤。

替父从军非我愿,无奈烽火迫故乡。

夙夕唧唧复唧唧,今日行行重行行。

旦暮兼程渡大河,爷娘唤女不忍听。

素宣一卷染丹青,木兰捻笔忆芳龄。

眉如远山青螺黛,面若芙蓉燕脂匀。

朱唇皓齿明眸睐,羡煞丽娘牡丹亭。

一画年少闺中时,女儿搁笔无限思。

狼山万仞风萧萧,散关三尺雪澌澌。

万里行军毋言苦,塞上胡笳尽悲鸣。

黄沙漫漫空朔漠,千嶂森森唯孤烟。

柔然胡骑鸣啾啾,燕赵悲歌事未休。

吴市碧箫燕肆筑,汉家将士剑气浮。

霜重鼓寒金戈炽,胭脂凝紫雁门秋。

马蹄烈烈西风紧,战车粼粼黄河流。

未收天子河湟地,三军老少不回头。

戈霜焰焰照楼兰,乡月皎皎隔关山。

苦夜难眠听戍角,声声似诉征人盼。

长安秋夜捣衣声,传来一任风吹乱。

清角吹寒在孤城,何日平虏罢远征?

远征人望故乡月,月下苍山绝乡烟。

莽莽大漠无鱼水,抬头不见衡阳雁。

风刀霜剑刻冰肌,盔矛寒气损容颜。

伤疤道道忆烽火,青丝缕缕覆雪寒。

流年驰徙星霜换,将军勒石在燕然。

不慕官爵不慕财,但愿还乡早日归。

爷娘日日绮窗下,遥望城郭盼女回。

二画十年征战苦,巾帼女儿赛须眉。

昔日玉容添霜雪,胜却娇花弱柳人。

木兰提笔复沉思,思量年华最好时。

不做闺阁碧玉女,挽弓纵马是英姿。

年华不再花仍旧,女儿沉吟画花枝。

三画人边花欲燃,姽姬将军花木兰。

木兰古诗家家唱,木兰心事谁人叹。

女儿黯然将军笑,颦笑眉间欲画难。

桃花玉面留人醉,美人如画画如人。

今我有幸逢君画,不识丹青竞长叹。

后生拙笔哿情思,花家女儿名木兰。

(指导老师:王金泉0

这是一篇剑走偏锋的文章,今天,要用古诗文写一篇文章是很难的事情,这篇好就好在写得比较清新,比较自然,让人读起来确实有乐府诗的味道。另外一点,写花木兰已经有《木兰辞》了,作者还需要避开《木兰辞》,要与《木兰辞》写得不一样,这一点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者能写得这么好,我可以说这篇文章是非常好的。当然,这篇文章也有一些缺点,文中的有些词用得不是很准,在押韵方面也还有所欠缺,并且这篇文章其实更应该叫《新木兰辞》,而不应该叫《花木兰自画像》。但是,我们将这篇文章评为特等奖,除了文章本身写得比较好以外,我们还想告诉大家,你用古诗文写作也是有出路的,也是可以写得非常好的,如果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希望你继续写下去。

(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漆永祥)不是自己的自画像

张雪莹

那是很多年以前了。我们家还没有搬家以前住在一条小巷里,小巷很古旧,阳光洒到斑驳的墙壁上时更觉如此。在小巷的巷尾住着一个老头儿,很古怪的样子,每次我在门前玩耍盯住他看时,他便微笑着冲我微微点下头。有一次我故意在他出门散步的时候跑到巷尾,趴在台子上透过他家的窗玻璃往里看,家具很古旧简约,墙壁上挂满了人物肖像——都是同一个人,英姿勃发,很帅气干练的那种,每张的背景都是广阔蔚蓝的大海,那个我并不认识的年轻人在船上、沙滩上、海水中——挥舞着双臂,愉快而满足。我知道这不是他,因为他没有腿,坐着轮椅。墙角有一张小桌子孤零零地立在那儿,上面有一个相框架,相片中是个坐着轮椅的小孩子,他和老头儿有着一模一样的浅棕色卷发,他笑着,后面站着一个年轻女人,也笑着。这个才是他。

我跑回了家,问妈妈为什么巷尾老头儿家的墙壁上挂的并不是他自己的肖像画,妈妈只是说你长大后会明白。

后来我们搬了家,离开了那座小镇,离开了那条古旧斑驳的小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另一座城市。

在新城市我到了新学校,在这里我没有朋友。我很安静,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用一笔一画的字迹抄着板书,想入非非。起先新同学用好奇但更多是不屑的目光瞧着我,每次我都低下头避开这些目光。我站着镜子面前——现在让我为你描述描述我自己吧——很矮,很瘦,菜色的皮肤,戴牙齿矫正器。还有,单眼皮的小眼睛,鼻子肥大得出奇,短短的弯曲的黑色头发。总之是个有些奇怪且绝对很丑的女孩子。我怯懦却很执拗,高傲却并无资本。我站在镜子面前,第一次出奇地想哭。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艺术课,第一学期学素描,先画模特两个星期,之后每个人被要求画一幅自画像。我在画夹上夹好素描纸,脑子一片空白。很久之后我

终于动笔了,我足足画了九個钟头——那是一个美女,很漂亮,熠熠生辉,神采飞扬。美术老师告诉我,那不是我。我重新铺开白纸,对着镜子又画了一张。画中的女孩子单薄瘦小,相貌平平,眼神奇怪而且无助。我双手捧着它,平生第一次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我把“我”撕成了碎片,扔进了垃圾筒。不过随后,我倔犟地把那张不像我的“我”用胶条贴在了我书桌前的那面墙上,狠狠地说:“这才是我。”是的,我想像她。我现在有点儿理解那个怪老头儿—那个退伍的海军军人。从那时候,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去书店买了教授如何使人漂亮起来的实用类书籍,挺厚的一本。我还下决心成为成绩优异的优等生。

我的心脏跳得厉害,咚咚咚的,那感觉简直就是要吐出来。我想把手举起来,但很犹豫。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那个我早已想好的答案,都快要背下来了。终于,我闭上眼睛,决定举起手。“小Q!”老师已经叫了别人。如此一天,反反复复。晚上回家写完作业我开始按照书上说的去做,但好像短时间内没什么效果。我有点沮丧,把台灯关上前瞄了一眼墙上的“我”的“自画像”。第二天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不争气的手举起来。我的心又跳得厉害,咚咚咚的,那感觉简直就是要吐出来。我终于还是举了,齐胸高,我有点庆幸老师并没有看见。晚上,墙上的“我”自信地冲我笑。

有一次,我终于在第一时间把手“刷”地举了上去,老师有些迟疑地叫了我,我站起来,立在那儿,木愣愣的像只木鸡。我就只是立在那儿,什么都忘了。晚上,墙上的“我”仍自信地冲我笑。

再后来我就经常举手了,问题也答得上来了。由于我非常刻苦努力,成绩也逐渐好了起来。并且感谢老天爷,我长高了,也漂亮了不少,而且有朋友围绕在我身边了。

我愈加频繁地看那幅“自画像”了,我看到了希望,我激动而兴奋,我的心底常升腾起浇不灭的欣喜——我真的是越来越像她了。我变得自信了,曾经的怯懦变成了勇敢,往昔的执拗变成了坚持。我的心在过去一段时间布满阴霾,但现在洒满了阳光。

再后来我一直在走上坡路。我以优秀的成绩从学院毕业。我仍旧相貌平平但风姿翩翩。我成了一名很有能力的女主播,蛮出名。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我总是笑笑,神秘地说:“因为我的一幅自画像。哦不,实际上那不是我的自画像。”就像我当年跑去巷尾时一样,我朴实的自白也快要接近尾声了。随着时间的缓缓移步,我成了很多人的前辈。当很多迷惘无望的年轻人向我求助时,我总是说:“画一个令人满意的自己吧,向他靠近,成为他。”自画像不是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晚年我和老伴一起住在海滨。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点点金光,粒粒银珠。晚霞飘绕在高远的海空,几只黑色的海鸟盘旋而过。老伴对我说:“海是蓝的,因映着落日,泛起了醉人的红晕:海鸟是渺小的,因照着海洋,便渴求飞向无限远处。”我突然想起了过去的我,想起了幽深古巷里的老头儿,想起了很多事情。“是呀,”我笑着说,“我们需要不是自己的自画像——人和自然遵循的是共同的法则。”

几朵浪花翻腾着拍打过来,又收敛、退去。

(指导老师:潘海燕侯贵平)

在路上

韩雨

回忆起这次参加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的北京之旅时只能想起一个词院on the way要要在路上遥

首先是到北京第一天的艰难跋涉遥

8月5日上午11点到达北京袁之后袁便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遥我和我们学校其他的参赛选手以及带队老师拖着大包小包在34度的高温下一直走到下午2点耕在走了无数次错路就着北大校园走了一整圈之后才终于来到报到处报了到髂程堪比野长征冶袁真想不到野走路冶居然是让人这么痛苦的一件事遥

第二天便是创新作文大赛的高中组总决赛袁本次出行最重要的环节和核心目的遥

当我坐在北大的教室里写作时并不觉得紧张要要老实构思老实列提纲老实书写就可以了袁基本上和平时写作文没什么区别袁3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就仅提前了10分钟交卷遥

真正感到紧张是在第二天的颁奖典礼上遥

主持人在台上淡定地念着一个个人名袁从三等奖到特等奖袁下面的选手屏气凝神袁不知自己会被划到何种档次遥

当我在一等奖名单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袁不觉松了口气遥虽不是5个特等奖之一袁但这已经比去年的二等奖好了许多要要起码我获得了许多著名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推荐资格遥

在填野自主招生申请表冶时袁我毫不犹豫地填了北大遥原因无他麒他大学我差不多都能考上袁而北大袁则是我一直在路上的一个梦遥

我们学校这次来参赛的大多是高三生袁是已步上一条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路的学生遥在被问及未来的方向时袁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北京袁这个承载了无数光辉与历史袁无数梦想与期望的城市遥

路的终点袁梦想之城遥

当天下午坐车离开北京袁奔向故乡曲阜遥我带的纪念品并不多袁总觉得自己会回来的要要明年袁回京遥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袁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遥终有一天袁我们会离开依山傍水的小城镇曲阜袁在明年尧后年袁或是未来的某一天棘到像北京这样光辉灿烂的大城市袁从此走上一条自己的路袁不需回头袁不必回头遥

这是我们早已选定的路遥

on the way要要在路上遥

(本文作者系第六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自画像
自画像连连看
五月·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