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般教训

2011-11-20 09:14*困
视野 2011年8期
关键词:刘瑜罪恶范儿

*困 困

时代的一般教训

*困 困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杂志《玲珑》

“我是一个25岁的女子,我立志要抱独身主义,但是时常感到性的烦恼、性的冲动,我想将来年纪大了一定更甚。现在我已常常头痛心跳。”

这是一封刊登在妇女杂志上的读者来信选段,刊发时间为1936年,杂志名叫《玲珑》。

1931年至1937年存在于上海的《玲珑》,常常被叫做“当年的 《Vogue》”、“当年的 《知音》”、“当年的《优家画报》”。这是一种简单定位法,没有一个可以囊括《玲珑》的特质,却又分别表达了它某一方面的风姿。总体而言,《玲珑》所针对的女性读者不再是清末民初大众媒介所塑造的“国民之母”,并非民族女斗士,也并非受到“五四”女性意识觉醒影响的“娜拉”,她们不负担国族解放的重任,不争取政治主动权,而是富有聪明才智的妻子、母亲,以及有男女平等意识的摩登女郎。这本杂志,在一定的公共空间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营造了一整套现代都市的“想像”;有意识地为现代性做广告,使上海成为一个金光闪耀的文化实验场。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纪念,大家怀旧病爆发,怀恋“当时的宪政躯壳尚存”,“民国范儿”也是要多时髦有多时髦。前几天我见到写《民主的细节》的刘瑜老师,说起这怀旧病,刘瑜老师讲,要说民主,那是太美化了,1912年以后就开始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权力之争,然后袁世凯专政,再到后来段祺瑞安福国会,然后军阀争斗,所谓选举,有财产有投票权的人很少;而除上海外,民众还在生存层面呢,不要提什么“范儿”。

这本 《玲珑》有一种懵懂的“世界主义者”气质,它专辟“幕味周刊”(movie),介绍当季的好莱坞电影,大讲卓别林、嘉宝的“明星之路”;时装漫画也是西洋样式搭配中式服装,有了这等造型,就不愧到社交场走走了。“独身主义”是当时女学生读者的时髦婚恋观,“攻击男性的罪恶”也成了《玲珑》的一大特色,在文章选用中避免献媚于男性的倾向,攻击起男性罪恶来也善用讥讽,宣称“男子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曾刊发过《我愿抱独身主义》、《独身主义与同性爱》、《不嫁的女子也会快乐》等文章。这既是当时风尚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读者有很大的帮助。

噢,对了,当时毒舌式“心灵鸡汤”并不流行,对于那位“常常头痛心跳”的独身主义者来信,《玲珑》的“妇女”栏目编辑陈珍玲给出了诚恳的建议:“最好是洗浴、运动和别的有益身心的读书娱乐等。”“你有空的时候,也要用你的脑筋去创作。或是研究烹饪,或是写点故事。因为创作会增进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快乐。”“最忌就是你常向朋友们说。”

(徐向学摘自《经济观察报》)

猜你喜欢
刘瑜罪恶范儿
汉江春晓
守护生命之水,一家三代水库人的坚守与传承
Multi-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austenite peritectic solidification based on a ferrite grain*
罪恶
2018年,如何穿出范儿?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
罪恶赎金
Intertextile的五种范儿
《罪恶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