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绕过的鲁迅

2011-11-21 16:17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民族魂圣人孔子

毛泽东曾说,孔子是古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有两个圣人。暂不深究“孔圣”、“鲁圣”的提法利弊如何,不妨从中看到鲁迅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事实也是,如果说古代文化输出的经典代表当属孔子无疑,那么,现代文化输出的杰出代表当属鲁迅。眼下,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时,虽然呈现“只见孔子不见鲁迅”的情形,但是很多国家依然自发地介绍鲁迅,他是作品被翻译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最早进入当地读者视野的中国现代文学文本。中国绕不过鲁迅,世界也绕不过鲁迅——因为鲁迅拥有“民族魂”,也拥有“世界心”,鲁迅的作品紧连着人类脉搏,并负载着人类心灵基本诉求的普世价值。

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来自世界各地的鲁迅研究者兴致勃勃地呼朋引类,相聚探讨,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鲁迅对海外华文或华人世界的影响,乃至超越思想文化的学术层面传播,而深入到他国的社会实践运动层面。何以如此?无他,乃是因为鲁迅具有“跨越文学”的道德精神力量,如海外学者所说,“鲁迅具有超越‘中国鲁迅’或‘东亚鲁迅’的意义。他不但是文学的鲁迅、学术的鲁迅,还有社会政治性,鲁迅被发挥出来的实用功能,就是今天最典型的所谓文化软实力。”鲁迅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人类。

虽然鲁迅先生曾说,要让他的作品连同那个时代一起消逝乃至“速朽”,然而他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为何今天我们不能绕过鲁迅,无法忘却鲁迅,甚至非常需要鲁迅,最重要一点恐怕在于:我们依然处于鲁迅时代。我们太需要鲁迅的投枪匕首,太需要鲁迅的批判精神。有人揶揄道: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面对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不知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文人已不在人世了……幸之?哀之?如今人们把稍具批判锋芒的作家轻易奉为“小鲁迅”,不过表达了一种期望而已,我们哪里有博古通今、洞察世事、文字老辣、入木三分的当代鲁迅?

今天我们纪念鲁迅,最大的意义在于,如何用鲁迅的思想做参照,建立当下的问题意识,追寻鲁迅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的“立人”的价值方向,目的就是要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精神。诚如鲁迅长孙周令飞所说,鲁迅呼吁“真的人”,批判传统文化中“瞒和骗”的痼疾,他的“根柢在人”的“立人”思想,就是要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具有充分自觉与自我意识的主体,由此才能达到“群之大觉”,使中国成为一个“人国”,“屹然独见于天下”。无论中国如何输出产品,输出文化,最本质的“文化输出”,是具有个体意识、修养文明、诚信自觉、顶天立地的“人”。这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文化名片,只有千千万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站立起来了,我们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鲁迅的“民族魂”,奠定了“立人”的基础;鲁迅的“世界心”,指明了“立人”的方向。我们倘能经常想着真实的鲁迅,并用先生的目光警策自我,就能渐渐站起一群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只有“人”都站起来了,“国”才能永久站起来。

猜你喜欢
民族魂圣人孔子
海归李钢:“红杉人”民族魂“侨联”中国心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成都第八届《民族魂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守护我们的民族魂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民族魂礼赞——评关守中电影文学剧本《芝加哥旋风》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