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回族人

2011-11-25 03:03达慧中
回族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回族穆斯林三亚

达慧中(回族)

位于祖国南端的三亚是海南岛的一颗明珠,人们称它“天涯海角”,那里万顷的碧波,椰林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没想到,居然有一支回族人生活在那里,而且经历了漫长的风风雨雨。

当我第一次来到三亚,那种浓郁的南国风韵深深吸引着我。走在街上,马路两边高大的椰子树和木瓜树挂满了累累果实,扶桑、三角梅等灌木在绿树间色彩斑斓地绽放着。凤凰镇的回辉村、回新村两个村落是回族聚居区,离凤凰机场很近。回辉村就是我在三亚的落脚地,紧邻镇政府。回辉村前有条东西方向的主道,往东通向市区,往西通向风景区天涯海角和南山寺,因此马路上总是车水马龙,颇为繁忙。路南边有座清真东寺,北面巷子里有座清真北寺,修缮得十分美丽、壮观。大街上清真餐厅林立,街面上回族妇女们戴着花花绿绿的头巾。姑娘们长得楚楚动人,三三两两走在大街上,头上飘着色彩斑斓的纱巾,犹如一个个飞舞的彩蝶,煞是好看。

海南省的回族接近万人,大部分集中在三亚市,而三亚的回族基本上聚居在原来叫“羊栏”的凤凰镇,有八千余人。凤凰镇有汉、回、苗、黎四个常住民族,回族人口占全镇的百分之十二,两个村有六座清真寺。

来到三亚回辉村,发现每逢主麻日到各寺参加聚礼的人很多,除当地人外,还有不少外地和外国的穆斯林。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居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服饰, 有些习俗也与大陆其他地区的回族不同。

探寻三亚回族的历史渊源,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原来史书中对他们早有记载,如《太平寰宇广记》《宋史》,明清时期修纂的《海南地方志》上也均有史可查;而且在二十世纪初,他们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学者均对他们有研究和著述。

三亚回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远在唐朝,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乘风破浪,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岛沿岸或作为中转站,或作为避风港,是他们的必经之地。部分商人被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乐不思蜀”,愿意在此地长久居留,成为番客。据传说,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穆罕默德圣人派他外甥宛葛斯率三十人来到广州,因此也有人来到了海南岛,这就是海南岛穆斯林最早的起源。现在,在海南陵水和三亚一带发现了四处较大的穆斯林古墓群,其中在藤桥镇发现的番岭坡穆斯林古墓群,是海南目前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墓群。坟茔时间跨度很大,从唐代到元代,占地二十一亩之多,有墓碑二百八十余座,而且全是用珊瑚石所制,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该古墓群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宛葛斯巴巴儿子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殉教者伊本•赛爱德•宛葛士之墓,归真于12月”。我们还去瞻仰了“天方先贤古墓”,它位于三亚湾西段大路的中央,可以看出政府为保护文物,在修路时特地让出了这块地方。这些墓碑无言地向我们述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

穆斯林成群结队地来到海南是在宋元时期,这部分人来自越南中南部的占婆国。占婆国是公元二世纪末三世纪初由马来波利尼西亚人所建,由四个盟国组成,其中占城人是当时中南半岛唯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后来占婆国与腊真、交趾发生战争,他们分四次占领了占婆国,这恰恰是在中国的宋元时期。到公元十五世纪末,占婆国彻底灭亡。由于战乱,占城居民四散逃亡,有的逃到马来西亚,有的逃到柬埔寨,也有的逃到中国海南岛的三亚、海口、儋州、万州等地,他们聚族而居,时人称它为“番村”。据《宋史》记载:“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詹州上言,占城人蒲罗遏为交趾所逼,率族人百余口来附。……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广州又言,占城夷人忽宜等族人三百余人来附。”其他史志书籍也记载有:“番民,本占城回教人。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村、番蒲。今编户入所三亚里 ,皆其种类也。其人多蒲姓,不食猪肉,家不供祖先,供设佛堂(作者注:指清真寺),念经礼拜,其言语相貌与回回相似。今从民俗,附版图,采鱼办课,间置生产。婚嫁不忌同姓,惟忌不同族……”如今这些穆斯林虽然已集中于三亚凤凰镇,但在海南沿海仍留有一些“番坡”、“番岭”、“番坊”、“番井”等带“番”字的名称。甚至现在的三亚地图上,居然有当初穆斯林居住的古崖城,还有“拱北村”这样的地名。也有学者认为占城蒲姓是唐书中所译阿蒲罗拔氏,是阿拔斯后裔,他们由于大食内乱移居占城,又因占城战乱而移居海南岛。

占城人是渔民出身,在海滨落户后仍以打鱼为生。这里的回族不论男女都打赤脚,而且无拘无束地摆放,说明他们仍保持原来渔民的习惯。在今回辉村古寺里仍保留着一座清乾隆十八年所立石碑,称“正堂禁碑”, 记述他们因控海权与保平里渔民发生争执,告上官府,官府判决后,以政令的形式发布的公文,此文清楚地说明“事已久远,殊难纷更,(所控海面)仍着照旧”。我们特地去这座古寺瞻仰这个极具历史价值的石碑。此碑因年代久远,字迹相当模糊,难以辨认,所幸的是在旁重立一碑,将原文刻于其上,供后人观瞻。这个石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与所发现的古墓群互为印证,充分说明三亚回族的先民在一千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是古崖州经济的开拓者。

在二十世纪初,个别中外学者通过对占城回族的研究认为,他们不属于回族,而应称为“占婆族”。1942年,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院派人到三亚,对羊栏三十岁以上的近二百名回族男女进行人类学的个体测量,结果表明三亚回族属于身高、鼻高人种,具有阿拉伯人的血统。就我们在三亚凤凰镇对当地回族人的观察,他们分为两种:一种体貌特征与东南亚人相近,个子小,头也显得略小;另一种鼻隆眼大,与阿拉伯人相像,应属阿拉伯人后裔。

从姓氏上来分析他们的族源,三亚回族的形成与大陆回族的形成是相近的。他们以姓蒲、哈、海、李、江、刘、陈较多。蒲、哈、海应为阿拉伯人来华后的姓氏。宋代史籍中记载的占城蒲氏有蒲诃散、蒲萨陀罗、蒲息琶、蒲思马应、蒲麻勿等,多为阿拉伯人姓氏;李、江、刘、陈为汉姓,可能是来自大陆沿海或北方回族人的姓氏;还有魏、米、马等姓,多是从青海、河南、云南等地迁来的回族后裔。

虽说三亚回族族源是多元化的,但是从他们独特的语言来看,占城人的后裔占较大比例。据语言学家分析,被称为“回辉话”的当地回族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他们至今仍保留着他们的母语,而在近千年的历史岁月中,难免又掺杂了海南话和当地土语、俚语。有趣的是,1991年海南省第一批到沙特阿拉伯留学的学生说,在沙特麦地那大学,有一部分来自英、美、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国的留学生,说的方言与三亚回辉话相似,后来发现他们祖籍均为越南占城。去朝觐的三亚回族也能与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原占城人”用一些单词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究其原因是他们有相同的母语。从伊斯兰教的教派来看,三亚和大陆穆斯林同属逊尼派,但是大陆多属哈乃斐教法,三亚属沙斐仪教法。沙斐仪教法在内地没有,只有东南亚的伊斯兰教中有。再从生活习惯上来看,三亚回族与东南亚人均有嚼槟榔的习惯,所以说他们大部分人的祖先来自越南占城。

泰国一位海姓老人曾到三亚回新村参观访问,自称其祖上从海南迁居泰国已有三百多年。泰国目前有不少海南籍回族,大部分姓海、哈、刘,主要分布在泰南、纳空和普济岛等地,那里成为穆斯林聚居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不少的三亚回族迁往马来西亚。他们落脚于马来西亚多个地点,但以邦咯岛最为集中、最有组织。远在二战之前他们便已建立了“中国回胞宿舍”,为单身男子居住。二战中,“中国回胞宿舍” 遭到毁坏,战后重建,由当时中国驻霹雳州领事马天英题写牌匾。随着结婚者不断迁出,居住在这个宿舍里的人越来越少。这些侨民由于宗教信仰与当地人相同,语言相近,大部分人在那里娶妻生子,融入了马来社会。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的外祖父哈桑•哈本章•哈志就是三亚回族。现在,居住在海外的三亚回族侨民达到一万多人。

如今三亚回族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从回族妇女在旅游区卖些珍珠饰品等开始,渐渐发展了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由于他们善于经营,大买卖讲信誉,小生意不缺斤短两,因此各行业都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回族人的生活水平迅速高于当地其他民族。三亚的回族由于上述的历史原因,与东南亚和阿拉伯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生赴伊朗等国留学,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这些因素使得他们与穆斯林国家进行商贸往来具有一定优势,因此他们的对外商贸活动成绩斐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亚的回族妇女勤劳能干,在经商方面“巾帼不让须眉”,既有女企业家,也有经营一般店铺的回族妇女和在旅游区提着三亚各种特产的游商,成为三亚回辉村另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的生活不断走向富裕,在街道两旁或小巷深处,一座座漂亮的小楼拔地而起。这些生活在天涯海角的回族人,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回族穆斯林三亚
印尼·雅加达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被惯坏的三亚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