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站2005 ~2010 年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分析及建议

2011-11-26 03:38李巨性李芳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6期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全血

◆李巨性 李芳莉

李巨性 李芳莉

商洛市中心血站 陕西 商洛 726000

血液属于稀缺资源[1]。为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笔者对商洛市中心血站2005~2010 年的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

1.1 资料来源

血站2005 ~2010 年在血液采集、运输、制备、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管理失误,造成的血液非正常报废,出现脂血、破损、量不足、溶血、过期、凝块、颜色异常、絮状物等不合格品。

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以Excel 表格进行归纳,采用百分比进行分析。全血以每200ml 为1U,其他成分血以200ml全血制备(包括手工血小板) 为1U,血浆以每100 ml 为1U,单采血小板以单采1 人份(1 个治疗量) 为1U。

1.3 调查结果

2005 ~2010 年采集全血及血小板分别 为13 897U、15 506U、17 878 U、19 972U、21 041U、24 002U,共计112 296 U; 非正常报废分别为356U、226U、262U、445U、185U、175U,共计1 649U,各自占当年总采血量的2.56%、1.46%、1.47%、2. 23%、0.88%、0.73%。具体报废原因见表1。

2 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2005 ~2010 年血液非正常报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 ~2010 年已控制在质量目标之内(血液非正常报废率低于1%[2]) 。非 正 常 报 废 以 破 损、溶血、脂血为主,除脂血报废低于其他血站外,破损和溶血均高于其他血站[3]。进一步分析发现,破损除少量属于血袋本身原因外,以离心破损最多; 其次为冰冻血浆在运输、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4],其余均属于操作不当。脂血与献血者的饮食、年龄、性别、体重有关[2],也与献血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在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之初,由于血液紧缺、经验不足,对脂血控制不严,造成脂血报废较突出。经过加强体检问诊,使脂血逐年得到控制,但随着近年来“血荒”凸现,2009 ~2010 年又有所上升。溶血以血浆居多,主要与红细胞分离不彻底、洗涤过程红细胞受损等有关。过期报废均为春节期间储血偏多、临床用血偏型所致。不足量与献血者血管及献血不良反应有关。颜色异常主要是因为献血者黄疸指数偏高。其他报废(包括絮状物、析出等) 可能与抗凝剂质量、溶解水温不当等有关。

表1 2005 ~2010 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U(%)]

3 建议

鉴于上述调查,在今后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 采血袋选择。在采血袋选择上严把质量关,要求血袋材料应厚薄均匀且富有弹性,封口部位(尤其是边角) 应严密牢固。(2) 离心操作过程控制。选择起步与刹车平衡、速度均衡的离心机,避免离心转速过高。转速一般不超过3 000 转/分; 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在装杯离心时尽量将血袋四周镶实; 不能手动强行刹车。(3)咨询与体检过程控制。咨询和体检人员应详细询问献血者献血前一日下午和当日的饮食情况,明显食用脂肪者应建议延期献血。(4) 全过程轻拿轻放。在血液采集、制备、保存、运输过程中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振荡; 在洗涤红细胞时尽量使用较低转速离心; 在成分制备时尽量将血浆中的红细胞分离干净; 在血液采集时必须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溶血或凝块发生。(5) 采血护理人员应加强采血技术训练,采血前认真选择献血血管,对血管偏细、没有把握的首次献血者由富有经验的护士采血,减少不足量和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6) 科学制订储血计划。春节备血应结合往年经验科学制订储血计划,当某一血液库存超过最大库存时,应对献血者做好解释工作,动员其延期献血,以减少血液过期报废。

[1]申卫东,钟春平,李 彬. 某市临床输血合理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 :82 -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发[2006]167 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

[3]陈辉莲. 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8) :638.

[4]张西春,曹 丽,王晓华,等. 西安地区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 :237 -238.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一例机采频繁报警献血者的护理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