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情感教学

2011-11-29 07:58臧爱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数学

臧爱军

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多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多种国际评价中居领先地位,令世人瞩目。但是,有识之士也已看到了“高分下的危机”:喜欢数学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数学“尖子”并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并不多……这一系列现象,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从中不难发现,这与我们教学中不注意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是分不开的。

我们传统的学校数学教育模式多是“教师中心”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少。在教学方法上,通常是老师先证明或给出一个或几个定理、公式、法则等,然后举出几个例题,再后便是学生模仿做几个练习,一节课就上完了。在这种求同为主的集中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越来越单一化,加之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思想的发挥,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其结果是有意无意中导致了学生创造性的逐步减弱和丧失,这在近年来的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态度的,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苦恼;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那么在数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一位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学习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从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我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二、尊重个性,让人人享受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性不断张扬,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获取成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然而每一位学生却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基于此,教师应把数学看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是发挥学生创新才华的知识空间。在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凸现学生的个性铺设一片绿地。即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做自主选择。尤其注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接近学习目标,同时又在自主选择中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通过引导,学生对多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赏识自己。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学生间形成相互赏识、相互学习的风尚,使数学课堂充满和谐。

三、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认真倾听,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学生会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思维一旦与教师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但是,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那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可见情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总之,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消极退缩。只要让数学活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人性、充满挑战和创新,学生在这个“集体生活”中就会感到充实、喜悦、满足,从而就能学会乐于学习、善于学习,逐步学会自我学习,进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尧塘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情感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