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研究
——以温州地区为例

2011-12-01 04:02王守都
武术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南拳体育项目温州

王守都

(温州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新农村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研究
——以温州地区为例

王守都

(温州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必须要真正实现农民富裕和农村发展,要真正实现“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为动力,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力量。温州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物质与文化建设冲突体现的最为明显和突出,以温州地区为本文章的研究对象,旨在从温州出发,促进温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从中找出规律,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工作提供参考。

新农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 温州 农民

1 前言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要真正实现农民富裕、农村发展,要真正实现新农村的总目标,必须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为动力。

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体育运动,内容丰富,成本低廉,易于接受,这成为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最合适选择,因此,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到广大农村人口闲暇健身活动中,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本文所想要进行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温州市新农村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在网络和图书馆阅读、收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力求对温州市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2.2.2 专家调查,田野实地访谈法

走访与本文有关的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就本课题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详细记录。通过对国内社会体育学家、体育管理学家和温州市体育局的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专家们对于温州农村体育工作的思路与见解,同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2.2.3 问卷调查法

表1 问卷对象抽样一栏表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的需要,以随机调查形式为主,针对温州地区农民群众的问卷向其发放,实地考察,亲自发放与回收,保证了问卷的真实可靠性(见表1)。总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68份,有效问卷543份,回收率94.7%有效回收率90.5%(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2.2.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3 分析与讨论

3.1 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3.1.1 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温州市共有三区两市六县,总面积为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有750多万,现有农业人口为638.5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5.58%。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温州地区的农民群众对温州的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评价。

“您对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评价”的问卷调查中(见表4),有81个农民朋友选择“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4.9%;选择“比较满意”的有196人,所占比例为36.1%;211人对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一般满意”,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8.9%;另外有55人“不满意”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所占比例为10.1%。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将近90%的农民群众对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持有满意的态度。可见,近年来温州采取的相关举措还是比较得民心的,广大农民群众确实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是,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能够停下来,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要集思广益,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进步,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们“非常满意”,消除他们的“不满意”,真正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口碑。

表4 农民对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评价

在调查问卷中(见表5),有一项为“您认为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中最突出的特点”,从下表可以看出,有133人选择“管理民主”,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24.5%;认为“农民增收”是温州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中最突出的特点的有263人,所占比例为48.4%;选择“文化生活丰富”的仅有69人,占总人数的12.7%;另外有168人选择“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为温州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亮点,所占比例为30.9%。从这项问卷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温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确实卓有成效,实现了管理民主、农民增收和人居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等。

表5 温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中最突出的特点

3.2 温州地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3.2.1 温州地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

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流传已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一直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纵观温州民间体育史,首推温州南拳,温州南拳发源于民间,扎根发展在民间,是浙南地区广大民众历来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千百年来盛传不衰。温州南拳的架势和风格顺应历史变化而不断变化,重在贴近生理实用。在全国南拳种类中,温州南拳有其独特之处,被列为全国128种优秀拳种之一,在武坛上独树一帜。南拳最近几年在温州发展非常迅速总结如下:第一、南拳依附温州武术协会,于2003年6月8日成立温州市南拳分会;第二、积极发展县级分会,目前有县级分会4个,到现在,全市已有一万多会员,会员组成男女老少都有。南拳练习者年龄跨度很大,最大90多岁,最小的才5岁;第三、定期举办举办全市南拳会员比赛,并组织会员人参加省国际传统武术大会;第四、建立了南拳武术培训活动中心,2005年龙湾建立了全省唯一的南拳培训基地,占地达8亩。他们还创建了的三支一百多人的女子南拳队伍,这是对以往南拳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的突破。培训班的建立也是南拳走向市民的一条途径。参加培训的每班少则数十人,多则一百多人,村村有人练南拳;第五、2008年,南拳已进入校园,同学们在体育课或兴趣课上便可学习南拳。这使南拳的传承又迈出了一大步。龙湾南拳分会会长胡松青先生就是龙湾三甲中学的南拳老师,他每周都有三天在学校授课,已有三百多学生跟他学习南拳;第六、争取政府支持。从市府办获悉,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完成评审对外公布,经过专家审核,温州南拳于200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是南拳“爆发”的一年:首次被列入市运会(大众体育部)比赛项目。2010年元月,成立的南拳研究会。

采访温州市武术协会主席袁镇澜时,他说:“我们协会的想法就是要综合出可以进行竞技比赛的套路,这样既可以使以后的比赛有统一的打分标准,也利于南拳进校园普及,更有利于南拳向全省、全国进行推广,和其他的武术门派进行交流。”通过上述材料,可见南拳在温州开展的是非常成功的。

3.2.2 温州农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喜好情况

表6 温州农民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流传已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如表6所示,温州地区的农民朋友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有所爱。喜欢“地方拳术”的有173人,占总人数31.9%;241人表示喜欢“太极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例为44.4%;选择“棋类”的有167人,选择“导引类”的有11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0.8%和21.2%;有89人表示喜欢“毽球”,68人表示喜欢“舞龙舞狮”,各占总人数的16.4%和12.5%;另有103人选择“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例为18.9%。可见,即使有一部分农民朋友虽然不知道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是从本问卷调查中,还是可以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在温州地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后,渐渐对养生,对文化生活有了需求,有这么多的农民朋友喜爱民族传统体育,关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这是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动力。

3.3 温州地区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动机

在表8“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动机是”问卷调查中,有237位农民群众选择“丰富生活”,占总人数的51.2%;选择“缓解压力”的有248人,所占比例为53.7%;共有352人选择“强身健体”,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6.2%;将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动机归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有132人,所占比例为28.6%;选择“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有86人,占总人数的18.6%。可以看出,强身健体是最吸引农民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因素,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还是比较明朗的。

表8 温州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动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温州地区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温州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工作的落后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最为明显、突出。

(2)民族传统体育深受温州农民喜欢,地方拳种南拳发展较好

(3)温州农民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欲望强烈,但参与的时间较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有待于开发。

4.2 建议

(1)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人力、财力投入的不足是农村文化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设立专门的文化推广与体育推广的人员,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民族体育。

(2)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如南拳这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此为样本开发更多具本地特色的项目。

[1]骆秉全,徐 巍. 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管理问题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

[2]丁海勇,冉强辉.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叶 伟,王晓东,徐伟军.试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4]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

[5]赵廷刚,袁金宝.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

[6]杨进波,陶宝峰.民族体育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探究[J].福建科技体育,2007(8).

[7]胡庆山,王 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0).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Wenzhou

Wang Shoudu
(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 Zhejiang 325000)

The"Three Rural"issues have alway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state,and agricultural abundance then the country will be strong,the farmers rich then the country will be rich,the rural is stable then the society will be stable,too.China,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must realize the objectives of enriching farmers and developing rural areas.To achieve the real"new villages"construction objectives,it is needed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to stimulate the power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Wenzhou,as a fast development area,its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s have its own obvious and outstanding conflicts.The paper takes Wenzhou as study case,from the point of Wenzhou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Wenzhou,and find out the developing rules and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developmen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raditional sports Wenzhou City farmers

G85

A

1004—5643(2011)06—0100—03

王守都(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南拳体育项目温州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难忘九二温州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南拳对塑造积极行为的影响
论述南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