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概述

2011-12-06 05:49
中国矿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矿产矿产资源矿床

苏 松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1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1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含义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即是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勘查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矿产的价值。但是,对于评价的标准和考虑的因素国内学者看法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目前比较主流的思想有以下4种。

裴荣富认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是建立在金属成矿充分研究、探明储量准确可靠的地质基础上,以矿产开发技术条件是否可行、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为主要准则的矿产资源评价活动[1]。其原则是必须反映从成矿区带等级体制成矿到勘查工作全过程的客观规律;必须以成矿等级体制研究和技术经济条件保证程度的双控因素,以其控制的相对性和优选性作为合理评价准则;必须以风险投资的市场经济性和特殊政策要求作为合理矿产勘查评价的尺度。

左治兴等提出要对矿产资源类型、储量、质量、矿产开发与开采条件等进行评价[2]。

尹德涛等人认为地质勘查工作的任一阶段都包含有预测和评价两方面的工作[3]。在分析前一阶段已有地质、物探、化探、经济和其他信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工作的远景地段;在所划分出的远景地段进行野外和室内工作后,对获取的新的、更详细的资料和信息,通过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意见。

聂凤军等认为,资源评价是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根据某些理论认识规律或模型所推断的某矿种可能存在的潜在储量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推断,是布置找矿勘查力量的重要依据[4]。

1.2 我国矿产勘查评价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沿用了苏联20世纪40~50年代根据一些自相矛盾的所谓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最大限度利用地下资源的原则,对矿产资源实行技术经济评价[5]。由于忽视矿床地质经济评价的研究导致一些不值得勘探和开发的矿床被盲目勘探和建设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大量资金。

1978年开始,我国开展的资源评价先后进行了第1、2、3轮矿产资源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中、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关于国外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矿床勘查与评价、矿业投资及风险分析等论著。20世纪90年代,矿产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出版了关于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顺序综合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成矿预测、矿产资源开采阶段经济评价等论著。2000年以来,矿产资源评价研究向动态化、勘查开发市场一体化方向发展,出版了矿产资源开发优选评价、矿产资源成因动态评价、矿产资源竞争力综合评价等论著。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包括“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内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正在开展[6,7]。

2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

如上所述,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是以矿产资源勘查结果为依据,建立在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因素、技术指标以及经济因素以及风险投资等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评价的结果。矿产勘查评价必须合理地使用矿床成矿理论、勘查程序、方法和技术经济评价。裴荣富等人根据矿产勘查评价的发展形势和我国多年矿产勘查实践经验,结合近年形成的金属成矿等级体制成矿新概念和上述矿产勘查三原则,提出矿产勘查评价模型设想 (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模型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远景区划基础上,由等级体制成矿研究保证程度 (纵座标)和技术经济条件研究保证程度 (横座标)构成。双因素控制的一条勘查评价与开发程序曲线 (粗线),称之为矿产勘探评价“双控论”曲线[1]。

图1 矿产勘查评价模型设想

3 GIS在我国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世界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将海量数据集中并得出包含最大信息量的综合评价信息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陈永清等提出基于 GIS的矿产勘查评价尺是一个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循序渐进且逐渐接近找矿目标的过程[8]。虽然每个勘查评价阶段的找矿目标不同、所需勘查数据的尺度不同,但其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见图2)。即从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出发,在分析研究区致矿地质异常事件、成矿多样性和成矿谱系的基础上建立矿床成因模式和找矿模型,然后通过致矿信息的提取与集成,建立综合定量评价模型,最终应用综合定量评价模型定量地圈定和评价找矿靶区。

这一方法的发现,结合国际上目前流行的矿床模式 (型)法 (利用已知矿床评价类似未知矿床)、丰度估计法 (基于地壳中某种元素的丰度与矿产储量间的关系)、镶嵌模型法 (在研究未知区内按一定网络进行面积划分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矿产资源的潜力进行评估)、区域价值估计法 (利用研究区历年来各生产矿产资料用时间系列分析法根据历年来生产变化趋势大体预测今后数年内矿产的大体变化情况)、体积估计法 (将有代表性的矿产资源平均含量外推到所研究的地质体)和德尔菲法 (利用专家们主观知识来进行矿产预测)来看,任何一种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方法都是首先获取地质数据,而后建立评价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预测。适时融入到勘查、采选等不同阶段评价。放眼于其全球该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储量、及其开发利用的各项人文因素,充分考虑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市场条件,达到勘查评价的全面性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目标。当然,一切信息的综合分析发展趋势都离不开GIS强大的海量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图2 基于 GIS的矿产资源评价技术流程

4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发展趋势

矿产资源勘察评价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考虑地质因素一项指标的事情[9],因此,综合考虑地质因素、技术指标、经济元素、环境影响,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需要一种多目标的集成方法。

对于矿产资源勘探评价的综合性考虑要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阶段矿产本身的地质条件以及勘探后的矿产采选冶、市场行情、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评价并且可以动态

[1] 裴荣富,梅燕雄.矿产勘查的双控论与合理域模型 [J].矿床地质,2001(4):307-312.

[2] 左治兴,孙学森,吴超,等.矿产资源评价评述与展望[J].矿业工程,2005(6):19-21.

[3] 尹德涛,金成洙.矿产资源集成评价 [J].地质与资源,2005(1):74-77.

[4] 聂凤军,江思宏,赵省民.关于矿产资源评价的若干问题[J].中国地质,2000(3):22-25.

[5] 徐恒诚,司永年.矿山地质经济学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2-153.

[6] 尹德涛,金成洙.矿产资源集成评价 [J].地质与资源,2005(1):74-77.

[7] 马汉峰,李子颖,罗毅,等.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现状 [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2):77-83.

[8] 陈永清,汪新庆,陈建国,等.基于 GIS的矿产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J].地质通报,2007(2):141-149.

[9] 魏一鸣,刘敏,童光煦.矿床开发决策多目标集成方法[J].中国锰业,1997,18(3):16-19.

猜你喜欢
矿产矿产资源矿床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