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医记之二十九

2011-12-08 02:44李强
出国 2011年9期
关键词:哥哥公民母亲

申请加入美国国籍

母亲脑出血经治疗后,恢复不错,于是购买房屋不久,我于2003年初开始申请她来美探亲。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我完成了经济担保证明公证(I-134表),同时办理了银行存款、报税、工作单位、收入等证明,并与绿卡、专业执照复印件一起寄给了母亲。哥哥在武汉为母亲办理相关手续,并利用学校寒假,于当月底陪她去了美国驻华大使馆。十分遗憾的是,使馆竟然对一位年近七句的老人以“移民倾向”给予了拒签。这才是活见鬼的话,别说移民倾向,就算让她呆在美国她也是不会愿意的。要不是想念我们一家人,求她也不会来。为申请签证,她得坐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还得排队等号,花了无数冤枉钱。我们分析,从技术层面上看,因为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的单身状况可能是导致签证官作出这项“移民”判断的主要原因。

当年8月,我再次为母亲准备好办理探亲所需要的材料,并寄给了她。这次非常全面,除要求的内容外,我还请同事和社区人士写了推荐信,解释母亲探亲的理由。母亲和哥哥准备国内材料也很详细,有房屋、财产、银行存款、母子关系、哥哥工作单位证明等许多公证材料,以及我给母亲的信件、合影照片等。哥哥利用暑假,再次陪母亲去了美国大使馆。然而对方重复作出“移民倾向”的结论,实在让人气愤——“真是个混账的签证官!”但身在美国,见怪不怪。与直系亲属去世、家属来美奔丧却遭到“人权至上”的美国大使馆拒签者相比,母亲的遭遇还不算最特殊的。我写信安慰母亲,希望她保重身体,“风物长宜放眼量”。

那之后,我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即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美国移民法规定,获得绿卡后,在美居住满5年者可以申请转成美国公民,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因为“911”事件的影响,时间延长至一年半到两年。我那时拿到绿卡接近6年,完全够资格申请公民。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320万华人,其中三分之一已归化为美国公民。转成公民的优势在于:

1、因美国与多国有互免签证协议,持美国护照到这些国家旅游比较方便。

2、能以公民身份为父母和其他相关亲属申请移民。

3、可在各方面享受公民的同等待遇,如医疗保险、补助金、公民选举权等。

对于我来说,这当中最为重要的“福利”就是申请母亲来美。既然使馆认定母亲有“移民倾向”,我就索性转成公民,办理她“移民”。这一过程需要一两年时间。因此三四年以后母亲绝对可以自由进出美国,看看我们的生活,并与家人一道分享异国文化的乐趣,而不受美国大使馆的干扰。我把这些信息及时告诉了她。

在美国,申请转公民的手续并不复杂,申请人向居住地辖区移民局提交填写完整的归化申请表格(N-400)、登记照和申请费。移民局安排申请人去指定地点办理指纹留档,并做背景调查。之后,申请人会被安排去移民局面谈,接受包括美国历史和政府结构在内的英语听说读写考试。全部通过后,进入最后宣誓。宣誓当天,申请人取得归化证书(公民纸),成为公民。18岁以下子女,并案同时成为公民。

填写申请表时,我决定起一个英文名字,以方便西方人称呼。这时多年前湖北中医学院外教Jacqueline老师给我的Charles,不由自主地呈现于脑海。我查阅了英汉辞典,其中文涵义为“高贵的、高尚的”。放在原名前就是“高贵的李强”。如果李强代表华人,连起来就是“高贵的华人”,寓意不错,于是我用Charles Qiang Li作了英文名。然后开始复习美国历史和政府结构知识,为考试做准备。

相对于中国,美国历史要简单许多。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到1773年,英国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北美人民反对英殖民者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时,组成了“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并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战争结束,美国人民推翻英国统治,建立共和国;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1862年因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南部奴隶主叛乱,爆发南北战争;1865年北方获胜,废除奴隶制;此后美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到19世纪末,工业跃居世界首位;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生产规模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成为超级强国。读史使人明鉴,一个国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的确值得研究!

在美国政治中,《宪法》地位至高无上。它确立了政府结构,规定其权力和活动范围,同时划定了国家和州政府间的关系。美国宪法的主体是联邦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国家实行三权,即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政体。在该制度下,每个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行使权力,三者间内在制衡,以避免权力集中,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立法者和行政官员则定期由选举产生。大众传媒享有自由报道权,以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宪法有27条修正案,但主体从未改变。它们认为该体制是维护社会长期稳定、防止官员揽权腐败和国家真正强大的内在原因。

2004年7月中旬,我从波士顿接儿子回到纽约后,为母亲第三次办理探亲准备材料。除其它内容以外,这次我专门准备了一张装饰精美的祝愿卡,希望能为母亲签证带来好运气。材料准备完毕,用特快专递寄回国内。与此同时,我收到美国移民局的来信。信中通知,我申请入籍面谈和考试的时间定在2005年1月20日。因公民考试比较简单,我感到成功正一步步靠近,不久的将来,母亲肯定可以到纽约一游。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从远方传来的噩耗使我的美好愿望全部化为泡影,它让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残酷。

母亲病倒了

有两句话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和“生命在于运动”。不过真正感觉到它们的重要还是在成年以后,而且年龄越长体会越深。我非常赞成一个通俗的比喻:健康是1,事业、职位、家庭、财产、金钱等都可以看作0。有了1领头,后面跟着的0可以组成十百千,甚至更多。1倒下了,其它都会趋于零,变得毫无意义。失去了健康这个根基,理想的大厦将轰然倒下。因此规律的生活和花上一些时间锻炼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我早上上班较晚,工作时间每周一三五10点至晚8点,二四则是11点至晚8点,中午休息一小时。晚上吃完饭后,我会看一会电视或VCD,然后沿着雷哥公园小区步行或慢跑三四十分钟,锻炼身体。为了利用时间,我在手机上办理了国际长途服务,外出使用方便。有时我便一边散步,一边与母亲电话聊天。

那是在2004年7月中下旬的一天晚上,我拨通了母亲家的电话,但没人接。我连续拨了好几遍,都是同样情况。一般我打电话时,母亲都会在家接听。于是我拨通了哥哥的手机。哥哥告诉我寄去给母亲办理来美探亲的的材料已经收到,但母亲已不能办理探亲手续了。

原来自从6月中旬以来,母亲就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有时夹有血迹。在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直肠镜检。但母亲自觉情

况尚可,没检查。直到7月中旬才在医生和哥哥劝说下完成。结果出来后,医生建议马上手术。术中及病检发现降结肠息肉癌变至晚期,转移到肝脏、淋巴等组织。在摘除癌瘤后,医生告知,母亲生命进入倒计时,从体质上看,三个月后就很难说了。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措手不及。因为几天前我打电话母亲时,她还在与我正常交谈。看来凭声音很难正确判断老人的身体状况。巨大的失落笼罩在我的心头,我甚至陷入深深地自责:不应该办理母亲来美探亲,而应每年回去陪陪她。

接下来我开始准备回国事宜,我一定要尽快赶回去与母亲团聚,这已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着手联系医生接替我在诊所的工作。正好黄向明医师在家休息,他答应8月初来诊所上班。黄曾在北京百草肿瘤治疗中心工作,师从中国著名中医肿瘤学专家张仁济,对肿瘤疾病治疗经验颇丰,我专门请他为母亲开了中药处方,同时开始寻找结肠癌信息。通过与美国肠癌研究机构联系,我获得了大量资料。然而所有信息都呈负面一一晚期转移者无法治愈。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我从药店购买了十多瓶日本产的浓缩灵芝粉和十多瓶美国产的“美国一号”抗癌复合中成药。

8月初,我和妻儿一起踏上了归国之旅。经过十多个小时长途飞行,我们经香港,坐火车到武昌站,与前来迎接的哥哥相见。这时母亲已出院,住在哥哥家中休养。见到瘦弱的母亲,我心中一阵难过,但不能流露出来,因为她是反对我请假看望她的。我只好编个理由,佯称开会顺道而来。我和哥哥商量好,尽量瞒着母亲,不让她知道病情真相,以减少她心灵可能产生的恐惧。因此在她面前,我们必须装着没事一般。

武汉的夏天仍然炎热。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家陪伴着母亲。开始我们住哥哥家,后来母亲搬回自己家养病。哥哥按黄医生处方抓了中药,我们每天煎出最好品质的药汁给母亲喝,加上我带的灵芝、复合中成药等。同时,我们频繁买甲鱼、鸭子、才鱼等煮汤给母亲喝,大量水果给母亲补给营养。因母亲牙齿松动,吃硬物困难,我们专门买了榨汁机以帮助她吸收硬水果的营养。同时买了宽松的睡衣、睡裤供她更换。癌症病人没食欲,进食相当困难,我们不断变换胃口,同时吃饭时转移母亲的注意力,让她尽量多进点营养以维持机体需要,延续生命。

回国期间,正赶上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我们一起收看节目,我希望通过观看比赛来转移母亲心灵上的抑郁。这届奥运会是首次举办108年后,再次回到发源地。202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了盛会。最后美、中两国获得金牌总数一二名。中国人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平世界纪录,夺得金牌,成为首位奥运田径短跑项目冠军的亚洲人!在奥运会结束的五环旗交接仪式上,雅典市长将旗帜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再由罗格转交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中国北京的市长,象征着奥运将从奥林匹亚走向万里长城。这些消息让母亲感到十分高兴。

许多亲戚赶来看望了母亲,表弟专程从香港带来全家的问候,我和哥哥的老同学们也陆续前来探望,给了她很大的安慰。不过我们始终没有告诉母亲病情,以免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加重病情。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个月过得很快。离开武汉这天,我和哥哥两家人一起陪同母亲在宿舍门口的“瓦罐汤馆”进餐,并合影留念。母亲当时或许还不知道这可能就是她与我们的最后合影了。当坐上嫂子单位面包车前往火车站时,从远处看到母亲瘦弱的身躯,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久久不能止住……

猜你喜欢
哥哥公民母亲
论公民美育
哥哥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悲惨世界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