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火鸡禽霍乱的诊治

2011-12-09 08:47廖素环韦天超施李鸣林广津曾婷婷廖忠体广西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南宁5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宁50005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兽医站广西百色550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4期
关键词:病料广西大学涂片

廖素环韦天超 蹇 慧 施李鸣 林广津 曾婷婷 廖忠体(广西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南宁 5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 50005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兽医站 广西百色 5500)

1起火鸡禽霍乱的诊治

廖素环1韦天超1蹇 慧1施李鸣2林广津1曾婷婷1廖忠体3(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南宁 5300052广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 5300053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兽医站 广西百色 531500)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及野生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9月广西百色市某火鸡养殖场发生了以4月龄以上成年肉火鸡和种火鸡为主的传染病,死亡率达20%。经解剖观察、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火鸡群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等综合诊断,诊断为禽霍乱。根据发病火鸡群的流行情况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火鸡 禽霍乱 诊治

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及野生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禽类。该病一般呈急性经过,传播快,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腹泻、败血性症状和死亡率高。2010年9月广西百色市某火鸡养殖场发生了以4月龄以上成年肉火鸡和种火鸡为主的传染病,病情传播迅速,死亡率达20%。经对送诊病死鸡进行解剖观察、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火鸡群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等综合诊断,诊断为禽霍乱。根据发病火鸡群的流行情况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广西百色市某火鸡养殖场,存栏1500余只,成年鸡约500只,幼鸡约1000只,免疫接种过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2010年9月下旬正值气候多变季节,突然发病死亡100多只,经磺胺甲氧嘧啶和恩诺沙星治疗1周,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接下来每天均有10余只病火鸡死亡,给病火鸡服用穿心莲进行治疗,亦未能获得理想效果,总死亡数达到300余只,死亡率达20%。病程为0~3天。以4月龄以上火鸡发病为主。

2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死亡火鸡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1~3天后衰弱死亡急性发病火鸡,体温高达43~44℃,精神委靡、打瞌睡,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腹泻,粪呈白色、绿色或血样稀便;呼吸急促,口、鼻有黏性分泌物;火鸡冠和皮瘤呈青紫色肿胀。

3 剖检变化

对50余只病死火鸡进行解剖检查,发现大部分突然发病死亡的火鸡无明显特征性病变,只见嗉囊积液,肌胃积食。病程稍缓的发病火鸡出现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明显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表面布满灰白色坏死点;肾充血、肿大;肺充血、出血;肌胃内膜极易剥离,肌胃出血,尤其是肌胃和腺胃交界处;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严重,呈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有血液;个别火鸡出现胰腺坏死,脾脏出血肿大,外观如葡萄状;产蛋鸡输卵管、卵泡充血和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病料涂片镜检:采取病死鸡肝、心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革兰氏染色阴性,瑞氏染色见一定数量的两极着色深、中间着色浅的球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将病料(肝、脾)接种于鲜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结果在麦康凯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在鲜血平板见光滑、隆起、灰白色、半透明呈露珠样不溶血的小菌落。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发现细菌形态、染色特征与病料涂片相同。

4.3 生化特性试验:应用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本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蔗糖、麦芽糖、鼠李糖、卫茅醇和枸橼酸盐,尿素、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不液化明胶,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化特征。

4.4 动物致病性试验:取分离培养菌皮下接种6只小白鼠,24~48小时内全部死亡,取血液涂片、染色和镜检,发现细菌形态、染色特征和病料涂片相同。通过对分离的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说明所分离的细菌为有致病性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4.5 药敏试验:避开该火鸡场发病后曾使用过的治疗无效的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所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链霉素都敏感。尤其是对头孢噻肟、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呈极高的敏感性。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诊断该传染病是禽霍乱。

5 防治措施

5.1 深埋病死的火鸡,隔离发病火鸡,用百毒杀进行带鸡消毒,并对火鸡养殖场地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5.2 用高敏药氟本尼考(氯霉素的结构同系物)按每千克饲料加入200毫克,每日投喂1次,连喂5天。对隔离的病火鸡以每1千克体重20毫克药量进行肌肉注射,每48小时注射1次,连续用药2次。此外,在饮水中添加多维。

用药1天发病火鸡的症状出现缓解并消失,用药3天后疫情基本控制,第5天后全群火鸡恢复了正常。

6 讨论

6.1 禽霍乱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鸭和鹅,其中以火鸡最易感。近年来,国内禽霍乱的病例主要见于鸡和鸭,而关于火鸡发生禽霍乱的报道非常少。

6.2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禽霍乱发病急速,死亡率高,所以一旦禽群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禽,同时加强饲养场地、用具的卫生和消毒,减少病原的污染。

6.3 该场刚开始发病时,用过磺胺甲氧嘧啶和恩诺沙星进行抗菌药治疗1周,但由于不能做到继续用药,使病情不间断,并转入急性和亚急性型感染状态,因此建议治疗期间不应过快停药,应等到病情得到完全控制后再考虑停药,同时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6.4 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在临床上普遍存在耐药现象,所以对发病禽群用药前应做好药敏试验,选取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S858.39

B

1008-3847(2011)08-0036-02

曹伟胜

猜你喜欢
病料广西大学涂片
2020年贵阳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富源某养殖场猪链球菌病诊断体会
一例混合感染猪病病原的实验室检测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