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调剂时应重视中西药联用的相互影响

2011-12-09 19:06石坚如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中西药中成药西药

张 亮,石坚如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240)

1 中西药的区别

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辨证,通过用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和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而西医是以祛除病邪为目的,其侧重点是在局部,与中医强调的整体是不同的。简而言之,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品。例如黄连在祖国医学中是一味中药,但其主要成分黄连素经提纯加工就成为一种西药了,学名为盐酸小檗碱。两者比较简单的区别就表现在说明书上。中药的说明书会有解表、除湿、补肾、活血、化淤等功能主治,这些都隶属于中医的理论体系,而西药说明书中会注明化学名、结构式等,计量也比中药更精确,通常是以毫克记,尤其是儿童的用药计量,通常是以每公斤体重计算的。

2 “中西药结合”的潜在风险

中西医结合,主要是指中医、西医治疗理念和制度在本质上相得益彰,发挥各自的优势。然而,有些人会理解错误,把中西医结合和“中西药结合”相混淆。例如在某些中成药中加入了西药成分,就是“中西医结合”了,这种现状非常令人担忧。据统计,目前在退热类中成药中,至少数百种加入了西药成分。去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存在的安全问题,据称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很多人不仅在质疑所谓的中成药品的安全性,更对其疗效产生质疑,都认为之所以要在中药基础上添加西药,是由于中药疗效的不确定性。所以,专家建议,在使用中成药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中是否含有西药成分,如果有,不宜与其他西药同时服用。但大多数人表示说明书繁琐的医学专业术语等都不能够理解,因此,要想在根本上杜绝中西药混用乱用的情况,避免重复用药的发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3 中西药结合的不良反应

中西药如果不合理联用可能会导致酸碱度的变化,影响药物的吸收,或者出现相互拮抗,降低疗效,严重者可出现中毒。例如:

(1)酸性中成药如山楂丸(片)、山楂冲剂、乌梅安胃丸、保和丸等,若与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氢氧化铝等同用,会产生酸碱中和而降低疗效。

(2)含生物碱的中成药如黄连上清丸、香连丸、附子理中丸等不能与酶类制剂如乳酶生、蛋白酶等合用,因黄连能明显抑制乳酶生中乳酸菌的活力,使其失去助消化的能力,或者合用时产生沉淀而导致毒副反应。

(3)含碘的昆布丸若与异烟肼合用,会使异烟肼失去药效,因为昆布内(包括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在胃内酸性条件下,碘与异烟肼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失去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4)含麻黄碱的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若与降压药合用会使血压升高,因为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药,能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血压升高,从而会降低降压药的治疗作用。

(5)含有生物碱的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等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从而引起药物中毒。

4 中西药如何合理联用

4.1 辨病辨证,相辅相成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西医的理论基础就是还原论及对症治疗,临床上我们在这两大理论的指导下,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做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从而达到标本兼顾、相辅相成之效。例如有研究称,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都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都可出现上喘、气短、乏力的症状,而中医理论中有“肾主纳气”,肾虚则纳气无力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所以,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温肾壮阳之品(如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可以起到补肾纳气、固本平喘之效。胆囊炎患者可出现心情抑郁、纳差等肝气郁结、湿热内蕴之象,所以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疏肝解郁、清化湿热之品(如枳实、柴胡等),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研究显示,这些中药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西药更好地发挥抗菌消炎作用。

4.2 相互协同,增强疗效

中西药合理联用,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如香连丸与四环素、痢特灵、氟嗪酸等联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可以起到清利湿热、止痢解毒之效,有协同作用。金银花亦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增强疗效。扶正解毒抗癌的中成药可较好地改善行化疗、放疗癌症病人的临床症状,防止癌肿的扩散,提高生活质量。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通过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增加氢化考的松在抗炎和抗变态反应方面的作用。

4.3 取长补短,降低毒性

西药的成分虽然明确且疗效显著,但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较多,如果配合中药使用,可以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达到更好的疗效。如大多数抗癌药物都有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表现为呕吐、恶心、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而海螵蛸含大量硫酸钙,白及含白及胶质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消肿生肌的作用;女贞子、石韦、补骨脂、山茱萸等有升高白血球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癌药物的同时配伍上述中药,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5 结语

总之,中西药联用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可协同作用、相辅相成,又可相互拮抗、增加毒性。所以,药剂师在药品调剂时,应加强中西药联用的监督管理,结合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尽量使中西药合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从而发挥其有利因素,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除此之外,药剂师的职能应尽快由药品销售向咨询服务转移,随时为患者更加合理地用药进行指导,尽量减少中西药联用中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1]朱孔亭,刘全峰.常用抗生素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的配伍考察[J].中国药业,2004,13(07):44.

[2]王玉芝.中西药配伍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医杂志,2005,45(06):476-477.

[3]秦希田.不宜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的中药[J].医学研究通讯,2005(11):53-54.

[4]王加秒.周权.张仲苗.处方审查时应重视中成药与化学药的相互作用[J].中国药业,2004,13(09):58-59.

猜你喜欢
中西药中成药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孕妇需要慎用的几类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