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相关因素分析

2011-12-11 06:47徐中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亚布力训练营导师

徐中秋,张 欣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建立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相关因素分析

徐中秋,张 欣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以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南宁站、亚布力站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初期的实际需求,分析啦啦队训练营这一组织模式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索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的组织模式,使之成为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和发展的重要补充形式。为进一步推广与发展啦啦队运动及体育运动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相关因素分析

啦啦队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独立比赛体系的世界性体育竞赛项目。在我国开展的近十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项目学习认识到努力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过程。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联盟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队委员会合作,于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分别在中国广西南宁、哈尔滨亚布力举办了“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来自全国各地大、中院校的教练、教师、学生、啦啦队运动爱好者近800人次参加了训练营。啦啦队训练营带给学员们全新的参与型学习新体验,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训练营的成功举行引发了对啦啦队训练营这一全新组织模式的思考。本文以该两期训练营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啦啦队运动特点,探究分析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建立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进一步推广与发展啦啦队运动及体育运动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1 我国啦啦队训练营案例分析

由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联盟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队专项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分别于2007年8月7日-8月13日在广西南宁(以下简称南宁站)、2008年2月14日-2月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布力滑雪中心(以下简称亚布力站)举行。本文以该两站训练营为案例,探求、分析啦啦队训练营这一组织模式的相关影响因素。

1.1 训练营的界定

训练营是一种实践形式与组织方式,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专业人员带领,通过团队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专业化、针对性训练与学习,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团队凝聚力、激发个人潜能的体验式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它是以专项培训为主题内容,汇集专业的师资力量,结合丰富灵活的训练手段,以专项及综合素质拓展提升为目标的集中式培训形式。

1.2 训练营参加情况

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高校、俱乐部的教师、教练员、学生、啦啦队运动爱好者共计800多人次分别参加了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训练营南宁站与亚布力站。参加学员中教师约占总人数的36.8%,学生约占63.2%(见表1)。

表1 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训练营参加人员

训练营参加人员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35岁之间,反映出高校啦啦队队员、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参加训练营的主要团体。同时,有部分来自中学的学生在老师、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训练营。

1.3 学员反馈

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南宁站是啦啦队训练营首次在中国的举办,笔者针对训练营这一全新组织形式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共计99%的学员认为训练营形式非常或比较新颖。数据表明训练营这一组织形式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见图1)。

图1 训练营组织形式满意度调查

亚布力站训练营学员填答问卷表明:学员们希望获取啦啦队最新动态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通过参加训练营及网络查看排名前两位,是学员们希望获取啦啦队信息的主要手段(见图2)。由此可见目前啦啦队作为一个新兴开展的运动项目,相关媒体报道等信息还相对匮乏,学员通过训练营的学习,在提高技能、增进团队建设、提升自我的同时,非常注重最新啦啦队动态信息的汲取与收获。因而训练营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啦啦队项目发展动态的及时获取也是课程设置,教练培训等环节的重要内容。

图2 获取啦啦队运动最新动态的渠道

亚布力站训练营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参与啦啦队训练营的动机集中在体验啦啦队运动、掌握基本要领、明确规则、掌握教学方法、学会创编这些学习层面(见图3)。因而对于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啦啦队,从多方面学习啦啦队,满足对新兴项目的学习渴求也是今后啦啦队训练营的责任所在。

图3 参加训练营动机

训练营的组织是课程计划得以顺利有序实施的一系列工作总和,尤为重要。亚布力站训练营调查显示:食宿安排、物料发放与报到接待工作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许多学员建议加强训练营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扩大训练营的影响力(见图4)。

图4 训练营组织环节有待加强与改进的方面

2 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建立的重要相关因素分析

组织,即安排、整顿使成系统;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1]。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是指举办啦啦队运动专项训练营的标准化操作系统。

啦啦队训练营在美国等啦啦队运动强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在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建立初期,除了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广大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等相关因素,在内容和运行方式方面要有所突破,建立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

2.1 项目特征传递和技术传播应作为啦啦队训练营的重点

南宁站训练营是中国首期啦啦队训练营,有414名学员参与并切身感受啦啦队运动。在第二站亚布力站训练营的被调查学员中,出10%的学员曾参加过南宁站训练营,其余90%的学员是首次参加啦啦队训练营(见图5)。关于训练营的参加动机调查中,被调查的119名学员中,有48名学员选择了体验啦啦队运动选项(见图12)也说明了切身体会啦啦队运动了解啦啦队运动是参与训练营的重要因素。以亚布力站训练营90%的新成员比例不难分析,随着啦啦队训练营的大力推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成员来到啦啦队训练营了解与认识啦啦队运动。因而,通过啦啦队互动课程、影像资料赏析、啦啦队知识普及等一些列课程设置与组织为学员在训练营期间提供啦啦队环境与氛围,全面、准确传递啦啦队项目特征是现阶段我国啦啦队训练营课程设置、组织环节的重点之一。

图5 是否首次参加啦啦队训练营(亚布力站调查)

在对亚布力站训练营关于啦啦队运动最薄弱环节的自我评价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调查学员认为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是难度技巧的完成和舞蹈动作的掌握(见图6)。因而,除了传递什么是啦啦队之外,目前我国啦啦队训练营的另一重点任务是传播技术要领,教会啦啦队运动爱好者,如何掌握啦啦队运动,帮助他们开启啦啦队运动生涯。

2.2 啦啦队训练营导师团队建设

在美国,多名啦啦队资深啦啦队导师联合指导授课,是众多啦啦队参加训练营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训练营导师由蝉联多届全美冠军主力啦啦队员、全美冠军队教练、全美著名舞蹈队员、舞蹈教练、啦啦队编导、配合技巧教练、优秀翻腾技巧教练等组成,多方位导师来源汇集了啦啦队领域内最优秀的师资使美国啦啦队训练营导师确保行业顶级水平。

图6 啦啦队运动最薄弱环节自我评价

以美国啦啦队训练营学员与导师25:1为例,随着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的广泛推广将产生大量的啦啦队专业人才需求。2007年,广州体育学员中国首批啦啦队专业本科生毕业,其中大部分都曾在全国乃至世界级啦啦队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同时具备专业啦啦队技能与教学技能,符合啦啦队训练营导师的要求。与此同时,全国多支优秀啦啦队的教练、技能优异的啦啦队队长等都是发展成为训练营导师的潜在人群。要建立中国啦啦队训练营导师团队应先确立导师培训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更多的导师掌握啦啦队技术技巧,进而形成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的导师团队,为啦啦队训练营大规模开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2.3 招生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啦啦队训练营的内容组织形式

随着我国“体教结合”培养运动人才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参加运动队训练,充实到各个学校的代表队。这也决定了参加啦啦队训练青少年的多年龄段特征。同时参加训练营的学员既有初次接触啦啦队运动的初学者,也有己经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相当高水平的运动员,训练营的培养对象十分广泛,不同水平的学员有着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要求。

因而训练营内容安排与设置上应满足多样化需求。训练营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解、技术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和团队协作四大类。根据不同运动基础、参与年龄的学员,应合理安排各类内容的比重与级别,建立满足不同需要的多种类训练营。在训练营课程长度设置上,也可以根据学员需要,设置半天-两周时间不等的训练营,可以选择住宿,也可以不住宿。也使参加训练营有更多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

2.4 啦啦队训练营营销策略的实施

2.4.1 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参与动机

在对我国119名学员的调查反映出参加啦啦队运动的收获前四位依次是增强机体荣誉感,提高自我变现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顽强意志品质(图7)。影响学员选择的有运动员自身的愿望,青少年已经逐渐意识到啦啦队运动与提升个人品质的关系,并希望自己通过啦啦队训练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不乏家长和教练在日常的训练和生活中引导和熏陶。但是,要真正使广大学生热爱啦啦队运动,进而从事啦啦队运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才是至关重要的。

图7 参加啦啦队运动的收获

2.4.2 结合家长的需求是成功开办啦啦队训练营的关键

美国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成功。影响学生取得成就的因素相当复杂,其中家庭的影响不但开始得早,而且影响深远。青少年是参加啦啦队训练、竞赛和啦啦队训练营的主体,但是他们还不具备经济能力,随着有偿训练、竞赛的不断尝试和推广,对于家长的说服和引导就越发显得重要。因为这些费用都是由运动员家长支付的,因此,可以说家长在这个消费过程中扮演着顾客的角色。加强与学员家长的沟通,培养与家长的关系,可以稳定训练营的生源,建立长期的联系。在运动员参加训练营的期间,训练营还可以经常通过电话、e-mail等方式向家长汇报学员的情况。当训练营结束后,定期向学员和家长寄发有关啦啦队运动的普及性知识,啦啦队运动的新进展等资料,使家长掌握更多啦啦队方面的知识,更加了解啦啦队,给予孩子正面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更加支持孩子参加啦啦队训练。

2.4.3 啦啦队训练营的广告策略

啦啦队训练营的目标市场定位十分明确,面对的是所有啦啦队运动爱好青少年学生、教师、教练,而其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调查显示,学生了解啦啦队训练营并选择啦啦队训练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教练。因此,教师、教练作为啦啦队训练的权威,对此也最有发言权。其次,我国在啦啦队专业网络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杂志仍是空白,还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从训练营主办单位的角度看,训练营的受众范围毕竟比较小,在电视和报纸这样大众的传播媒介上进行宣传,花费大,但收益未必理想。因此,训练营的主办单位一方面要加强与教练员的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加速对专业网站和杂志的培育,通过专业网站和杂志进行宣传,通过有效方式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使家长获得更快捷、更有效的信息,为学员选择适合的训练营提供参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针对我国目前啦啦队训练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队训练营,使之成为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的主要形式,在逐步具备规模基数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啦啦队运动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啦啦队运动整体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合国外啦啦队训练营与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举办经验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啦啦队训练营应开设:策划部、市场推广部、宣传部、后勤部、财务部、销售部、导师部七个组织部门依照以下程序进行组织与筹备:

(1)训练营主题设计

(2)训练营举办地选取

(3)设置训练营课程

(4)训练营师资人员配备

(5)推广与宣传

(6)训练营监控与实施

(7)训练营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运用

(8)训练营后期工作完善

3.2 建议

目前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的组织与实施应注意以下方面:

(1)中国啦啦队训练营导师团队建设是目前训练营组织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开展初期可以采用聘请国外专家同时积极培育国内啦啦队领域的专家,使我国啦啦队领域专业导师成长能够满足啦啦队训练营发展步伐,完善组织部门建设。

(2)我国啦啦队训练营作为一种全新模式,较以往培训班等,组织环节应该更加注重营销策略的运用。加强训练营的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的力度,重视教练员和家长在选择和参加训练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各队啦啦队员、教练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成功举办训练营的关键。

(3)鉴于啦啦队运动的项目特征,需要充分考虑参加啦啦队训练营学员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关的保险条例,以减轻事故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4)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战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生的事物。与其它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是否可以获得成功,还有待于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1]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27-31

[2]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9,(4):49 -52

[3]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迷[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3-4

[4]熊斗寅.熊斗寅体育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460-463

[5]周爱光,柴红年.美国体育保险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9-13

[6]洪清华,沈越.市场经济中体育的广告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23-25

[7]周丽君.关于影响中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3):14-17

[8]鲍明晓.200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2001年走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8):2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力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9-111

[10]金逵.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11]王丽娟.论我国开展竞技啦啦队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7 -118

[12]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85-87

[13]刘洁.高校健美操运动竞赛及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06,3:101 -103

[14]李鸿.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89 -91

[15]董春华.优秀体操教练员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91 -93

[16]严蓓.建立我国青少年游泳训练营可行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17]严蓓.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3

[18]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19]http://www.cheerleading.net/

[20]http://www.usacf.com/

Inter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of Establishing Camp Organization Mode of Cheerleading in China

XU Zhong-qiu,Zhang Xin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 survey,comparative study,taking the all star training camps in Nanning and Yabulias research object,combing the country situation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eerleading,this paper analysed the interrelated factors of camp organizationmode of cheerleading in China.This paper tried to explore organizationmode of Chinese Cheerleading camps and make it the substitute format in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erleading activities.

cheerleading camp;organization mode;inter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G812.6

A

1007-323X(2011)03-0028-05

2011-01-02

徐中秋(1973-),男,陕西咸阳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社会体育、休闲健身

猜你喜欢
亚布力训练营导师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致敬亚布力20年
V eraW an g
亚布力狂想曲
2016中国·亚布力冰雪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