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关系新变化及其前景

2011-12-23 11:42李军
现代国际关系 2011年7期
关键词:延坪岛天安南北

李军

朝韩关系近来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朝鲜不断向韩国释放善意,接连提出举行政府、军事、国会、政党、红十字会、开城工业园区、重启金刚山旅游等多项会谈建议;韩国政府亦积极回应,相应调整对朝政策。朝韩在此基础上恢复了部分交流与合作,南北关系显著缓和。但朝韩关系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其前景值得关注。

朝韩关系自李明博政府执政后出现严重倒退。2008年李明博政府执政后修正对朝政策,放弃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的包容政策,对朝奉行以“无核·开放·3000”为核心内容的对朝“正道政策”,即朝若弃核,并搞改革开放,韩将帮助朝在10年内使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然而,韩方“好意”遭到朝方质疑,南北和解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受到巨大影响。2010年“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的发生更使朝韩关系降至冰点。

但是,2011年以来,朝韩关系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一是朝韩互示加强南北对话合作、改善关系意愿。2011年年初以来,朝鲜积极谋求改善北南关系。朝新闻媒体以及多个政府部门通过联合社论、联合声明、发言人谈话、通知、信函、号召书等多种形式,频频向韩方提议尽快举行无条件对话,尽早解除对抗状态、改善北南关系。仅1月份,朝就向韩发出了11次对话建议。朝最高人民会议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致函南朝鲜国会”,[朝]《劳动新闻》,2011年2月4日。、人民武力部、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亚太和平委员会、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红十字会、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②“我方向南方发出通知”,[朝]《劳动新闻》,2011年1月11日。中央特区开发指导总局、名胜地综合开发指导局、地震局等分别向各自的对口单位韩国国会、国防部、统一部等建议举行会谈,就消除半岛紧张局势、离散家属团聚、开城工业园区和重启金刚山观光项目、共同研究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火山活动等进行磋商。③“我方向南方发出通知”,[朝]《劳动新闻》,2011年1月13日。

朝鲜的建议得到韩方的积极回应。李明博总统在其新年特别演说中表示,“对话之门尚未关闭。朝若表现出诚意,韩将与国际社会一道,与朝发展划时代的经济合作”。④“总统2011新年特别演说”,[韩]《朝鲜日报》,2011年1月4日。此后,在“三一节”纪念仪式上,他进一步表示,“当下正是开启朝鲜半岛新未来的最佳时机。随时准备与朝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⑤“李总统表示随时以开放的心态与朝进行对话”,[韩]《首尔新闻》,2011年3月2日。

二是朝韩部分恢复了高层接触与对话。2010年“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发生后,南北政府对话交流渠道彻底中断。但2011年的状况有所好转。1月朝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永春致函韩国防长官金宽镇,提议举行旨在缓解半岛紧张局势的高级军事会谈。①“朝鲜国防委员会人民武力部长向南朝鲜国防部长官致公开信”,[朝]《劳动新闻》,2011年1月21日。韩方接受了提议。而后,双方于2月举行了大校级军事预备会谈,磋商高级军事会谈事宜。5月9日李明博总统访问柏林时表示,“朝若与国际社会就弃核达成明确协议,将邀请金正日国防委员长出席明年3月在韩举行的第二届核安全峰会”。②“MB邀请金正日明年3月赴韩”,[韩]《国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接着双方以该讲话为契机进行了秘密接触。

三是民间交流与合作部分启动。3月31日韩统一部宣布恢复“延坪岛”事件后中断的民间团体对朝婴幼儿、孕产妇等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援助。4月韩朝专家学者们商定将就白头山火山的研究工作开展合作。③“为共同研究白头山火山,北南进行了工作接触”,[朝]《劳动新闻》,2011年4月14日。在朝韩两国努力下,半岛形势出现缓和势头。

朝韩关系之所以能从2010年的兵戎相见到2011年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正是朝、韩及相关大国等多种因素复杂互动、博弈的结果。

朝鲜积极提议朝韩对话、谋求改善朝韩关系主要是谋求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2010年9月28日,朝劳动党继1958年、1966年之后召开了第三次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124名中央委员及105名候补中央委员,充实并完善了党的最高领导机构。金正恩同志当选为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委员。朝劳动党在加强党建、确立接班人的基础之上,新年伊始即提出“头等大事及最高斗争目标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当前紧迫任务是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强盛大国的高度”。④朝鲜元旦联合社论:“今年再次大力发展轻工业,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建设强盛大国中实现决定性转变”,[朝]《劳动新闻》,2011年1月1日。朝内阁还通过了“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电力、煤炭、炼油、金属等基础工业以及地区开发为核心的国家经济开发战略目标,确立了在2012年迈进“强盛大国之门”的框架,并展示了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景。⑤“朝鲜制定国家经济开发战略”,朝鲜中央通讯社,2011年1月15日,http://www.kcna.kp.(上网时间:2011年5月28日)

但是,朝要在2012年开启“强盛大国之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绝对不行的。正如金正日总书记强调的一样,“朝正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十分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⑥“胡锦涛同金正日举行会谈”,《光明日报》,2011年5月27日。因此,谋求缓和并改善朝韩关系是朝国家发展战略所需,也是朝营造稳定外部环境的必然举措。

同时,朝亦希望通过改善朝韩关系获取韩方援助。2010年“天安舰”事件发生后,韩政府对朝采取了严厉的“5·24经济制裁措施”,即2010年5月24日韩统一部宣布,除开城工业园区项目、针对婴幼儿、孕产妇等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援助之外,全面中断南北经济交流与合作。2010年11月“延坪岛”事件后,针对婴幼儿、孕产妇等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援助亦被中断。韩政府估算,实施已满1周年的该措施阻断了2.5亿-3亿美元流入朝鲜。以朝2009年的贸易赤字达12亿美元为基准,近3亿美元的缺失对朝经济无疑是一沉重打击。⑦“(5·24措施1周年)在美元压迫之中苦苦支撑的朝鲜”,http://nk.joins.com/news/view.asp?aid=5157750&cont=news_relat.(上网时间:2011年5月20日)韩政府一再表示,只要朝不改变态度,就继续实施“5·24经济制裁措施”。因此,为获取南方资本与技术以助推经济建设,朝需要改善朝韩关系。

另外,企求通过改善朝韩关系促朝美关系向好也是朝鲜谋求改善朝韩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朝美关系并最终实现朝美邦交正常化是朝外交的重中之重。奥巴马政府以“天安舰”事件为由全面中断了美朝官方及民间交流,拒绝朝第一副外相金桂冠和外务省美国局局长李根等高官访美,并始终坚持朝必须先采取措施改善南北关系,才能进行美朝对话,才能重启六方会谈。因此,想要打开对美关系,朝必须先行改善对韩关系。

韩展示与朝对话意愿,并松动对朝制裁政策,主要意在防止将来在对朝事务中陷入战略被动。“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后,韩认定朝为挑衅方、肇事方,要求朝必须就该两起事件赔礼道歉、处罚肇事者且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韩国的立场当时得到美国的首肯和有力支持。但随着半岛紧张形势的加剧,情况开始出现变化。美国内批评政府现行对朝“战略耐心”政策等于“无所作为、默认朝有核国地位”的声音逐渐增多,不少人主张不能再让韩国牵着鼻子走。韩国一些专家估计,美在对朝政策上不会一直迁就韩国,美韩围绕朝鲜问题的分歧可能会慢慢显现。①[韩]金言哲:“遭冷遇的卡特,风雨飘摇的南北”,《同胞21》,第859期,2011年5月9日,第28页。

另外,美朝民间及官方互动开始不断升温:2011年2月以来,朝科学家代表团、经济代表团、跆拳道代表团相继访美;3月下旬美阿斯彭研究所邀请朝外务省美国局局长李根赴德国参加研讨会,双方讨论了朝美关系正常化、无核化、削减常规武器、国际经济合作、半岛和平协定五大议题;4月美前总统卡特继2010年之后二度访朝;5月美对朝人权事务特使罗伯特·金访朝,实地考察朝粮食供需状况;美方还拟恢复对朝粮援。美国内围绕对朝政策的异动,以及美朝互动升温也引起韩国警觉,韩政府因担心美在对朝事务中搞“越韩外交”,遂松动对朝政策立场,以争取主动。

不仅如此,韩松动对朝政策也有国内政治因素的考量。随着南北紧张关系加剧,韩国内批评政府对朝政策,以及要求转换对朝政策思路、寻求南北关系第三条道路的声音增多。加之,2012年韩国将举行国会选举及总统大选,对朝政策的失分可能影响执政党大国家党的选情。为展示政府应对南北关系的灵活性,争取选民,韩适时调整了对朝政策。

大国促和行动也是推动朝韩关系缓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朝韩关系的发展变化直接关乎东北亚乃至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亦直接关乎周边大国的战略利益与地区政策。总的来看,周边大国均希望半岛维持和平稳定大局,不希望南北矛盾激化,更不希望局面失控。

针对半岛的紧张局势,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坚持不懈地积极做南北及有关各方的工作,以防止朝韩关系因处置不当而导致矛盾升级、局面失控。中国方面从国家主席、总理、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到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发言人均一再强调有关各方应冷静而理性地应对,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问题,坚决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延坪岛”事件后,戴秉国国务委员先后紧急访韩、访朝,与两国领导人深入沟通,敦促双方保持冷静克制,以半岛人民安危为重,开展对话接触,不要激化矛盾。2011年4月,中国还通过接待朝第一副外相、六方会谈朝方代表团团长金桂冠访华,派遣中国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访韩,传达中方希望南北对话早日启动并取得积极成果的愿望。

同时,俄罗斯也强调必须缓和地区局势,必须通过和平的政治外交手段解决朝韩争端,并提议通过实施连接俄、朝、韩三国的铁路、天然气输送管道和输电线路等三方经济合作计划来帮助朝韩改善关系。②“朝鲜外务省不反对在六方会谈中讨论铀浓缩问题”,朝鲜中央通讯社,2011年3月15日。

尤其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防止朝韩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及冲突扩大化、推动南北改善关系上保持了高度一致。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首脑在华盛顿敦促朝韩开展对话、改善关系,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中美一致认为,保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双方对近期事态发展导致半岛局势紧张表示关切。中美强调改善半岛南北关系的重要性,都认为朝韩开展真诚和建设性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声明》第18条,http://www.fmprc.gov.cn/chn/gxh/zlb/smgg/t788163.htm.(上网时间:2011年5月15日)这当中的“至关重要”、“重要性”及“非常重要”足见当前半岛形势的严峻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以及中美两国认识的一致性。在5月9-10日召开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两国重申了上述《中美联合声明》中有关朝鲜半岛问题达成的谅解。

朝韩关系当前虽呈缓和之势,但有限的交流与合作意味着缓和基础的脆弱。南北关系要进一步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首先,“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形成的政治障碍短期内难以消除。“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后,朝韩立场对立。韩强调朝应就“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道歉,这是改善南北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确保诚意的最低要求”,①“MB邀请金正日明年3月赴韩”,[韩]《国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并将其作为重启南北对话的前提条件。

朝方则认为韩国坚持“先道歉、后对话”的做法是“不愿对话而要同朝鲜对抗到底”,②“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回答”,[朝]《民主朝鲜》,2011年5月12日。并坚称“天安舰事件是韩在美操纵下,为进一步与同族对决而捏造的‘特大阴谋剧’”,③“执意同族对决的疯子们的发作症”,[朝]《民主朝鲜》,2011年3月26日。“天安舰事件是韩企图对朝进行全面军事压制的第一次挑衅,而延坪岛炮击事件就是旨在点燃侵朝导火索的有计划的第二次挑衅”,④“为何纠缠于天安舰事件”,朝鲜中央通讯社,2011年3月26日。并要求韩政府和军队停止继续借“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进行反朝活动。朝韩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目前看,双方也几无调整彼此立场的可能。韩方若调整或做出让步,势必招致国民指责,进而可能影响执政党2012年国会及总统选举的选情。朝方也一样,若承认有错,既无益于自身国际形象,也不利于国内稳定。“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造成的政治障碍短期内恐难有突破。

其次,南北经济发展不对称将严重阻碍朝韩扩大并深化交流与合作。朝韩分裂至今的63年里,经济总量、对外贸易额、教育保健、社会基础设施等主要指标显示南北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且差距在不断扩大。据韩统计厅最新数据,韩国民总收入(GNI)约为朝的37.4倍;人均国民收入是朝的17.9倍;贸易额是朝的201.9倍;朝经济总量仅相当于韩光州市的经济总量。⑤[韩]韩权熙:“分裂66年,南北发生了如此变化”,《北韩》,2011年3月刊,第109-111页。而且,朝韩经济差距在朝外部安全环境改善之前,即半岛停战机制被和平机制取代、朝与美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之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经济实力相差悬殊造成朝危机感上升、防范心理加重。朝担心与韩开展大规模交流与合作可能引发内部不稳,进而危及政权安全。朝还担心在实力远逊于韩的情况下,与韩交往过深或过密将使韩掌握更多对朝政策杠杆,进而增大韩对半岛事务的影响力,削弱朝在半岛的“正统”地位。

与此同时,自身经济优势又使韩优越感膨胀。这种优越感体现在对朝政策上就是韩力求掌握半岛事务的主导权,不受朝支配。具体而言,即坚持“互惠互利、不搞单方面赠予”的原则,纠正朝行为模式,引领朝改革开放,使朝融入国际社会,使韩朝关系摆脱“开始对话、达成协议、部分履行协议、对话中断、协议无效、陷入僵局、重开对话”的轮回,⑥[韩]崔完圭:“南北韩关系的展望与课题”,庆南大学北韩大学院编:《南北韩关系论》,Hanwoul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最终确立正常的朝韩关系。

朝韩经济发展不对称引发的负面影响使双方在交流与合作上难以深化与扩大,以致双方即便有合作,其规模也将是非常有限的,南北社会经济的融合进程也将随之被推迟。

再次,相互敌视与军事对抗也将阻碍朝韩关系取得进展。朝韩敌视与军事对抗自半岛分裂以来就一直存在。但随着双方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与政策实践的不同,双方敌视与对抗的程度或改善,或加重。李明博总统执政以来,南北敌视与对抗关系未有改变,“天安舰”及“延坪岛”事件后双方相互敌视更是进一步加深。韩政府认为,朝在不断提升核武能力,很可能已完成核弹头的小型化;朝鲜国内形势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大,出于巩固接班人地位、加强内部凝聚力等内政考虑,朝今后动用多种手段挑衅韩的可能性增大;朝对韩安全构成了直接而严重的威胁,而且只要这种威胁存在,朝政权及军队就是敌人。鉴此,为应对朝方的不对称威胁,谋求对朝绝对优势,韩在军事上多管齐下:2011年4月与美达成协议,将合作研究构筑“韩国导弹防御系统”(Korea Air Missile Defense·KAMD)应对朝弹道导弹威胁;①“韩美着手讨论构筑KAMD”,[韩]《首尔新闻》,2011年4月16日。6月15日成立西北岛屿防卫司令部,以加强防卫延坪岛、白翎岛等西海五岛,并强调根据“先打后报”原则即时还击朝方挑衅;在前线部署射程覆盖朝鲜首都平壤的地对地战术导弹,以加大对朝威慑;继续与美举行联合军演,或单独进行大规模军演,提升韩军以朝为假想敌的战斗力。

在朝看来,韩政府进入执政后半期以来,反朝活动日益加剧,所以朝在军事上也是针锋相对,朝国防委员会、人民军、政府接连发出严重警告。2011年5月30日,朝声明其军队和人民“将不再接触”韩政府,并将切断朝韩东部军事通信线路,关闭金刚山地区的通信联络所。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发言人声明”,[朝]《劳动新闻》,2011年5月31日。6月3日朝表示“将对韩军在军事训练中挑衅朝最高尊严的行为逐级提升军事报复级别,直至韩严惩事件主谋并正式道歉为止”③“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声明”,[朝]《民主朝鲜》,2011年6月4日。。6月28日朝称将“以坚决的惩罚来回应挑衅,以无情的报复来回应战争”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言人声明”,[朝]《民主朝鲜》,2011年6月29日。。

南北军事对抗增加了朝韩擦枪走火进而引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加剧了半岛紧张。这无助于促进南北和解合作,也无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6月17日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当日驻守乔桐岛的韩士兵误将韩亚航空班机当作朝战机而进行射击,幸未命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互信严重缺失、军事对峙、大规模经济交流与合作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朝韩和解合作进程,如何促进朝韩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或突破是当前朝韩共同面临的课题。为实现这一前景,南北双方应相互尊重,从战略高度、长远视野认真思考半岛未来发展方向;应以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以宽容之心发挥政治智慧,把握机遇促使南北关系中的消极面向积极面转化,并进一步扩大积极面,从而增加互信、化敌对为友好。

猜你喜欢
延坪岛天安南北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盛世华诞70周年!
天安门前看升旗
天安新罗舒泰酒店正式开业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丑人林南北
绿色的天安迎接ESWC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