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思的会议

2011-12-23 03:13洪声
决策 2011年10期
关键词:大智若愚风范主办方

洪声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领导艺术,这就是“胸有成竹”的领导水平,这就是“滴水不漏”的领导风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民群众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

记得有段相声,说县长小姨子难产,也向老百姓征税,美其名曰“万民催生税”。至于说到共产党会多,我想是针对“文革”时期经常召开群众大会或各种政治学习会、斗私批修会、公审公判会说的。

如今,开会都提倡少开会、开短会了。

上次我有幸参加了一个重要的会、务实的会、非开不可的会。说这会重要,因为上至市领导,下至各主要部门一把手都是与会人员;说务实,因为直奔主题;说是非开不可,因为不开这会,下步工作就无法推进。

这是一个地区开发与建设规划论证会,下午3点准时召开,开到6点准时结束。开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会还要加上一句定语:有意思!

“有意思”之一在于:会的主办方没有实现他们的预期希望。主办方是想大家为他们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修改完善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他们把精心策划制作的规划课件,在会上通过多媒体生动具象地展示出来,并让设计部门派员现场讲解。让我们看了很震撼,听了很激动,因为设计理念新颖,课件制作先进,所展示的美好前景呼之欲出,令人向往。

只是,给我们看的规划课件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六件七件,不是一个类别的课件,而是五花八门的课件。有些是纯技术的课件,包括路怎么修、水怎么引、多少万伏高压线怎么扩容。

他们会前的准备工作不可谓不细,但忽略了一个细节:这些课件一口气放下来需要多长时间?一个下午的会议除去放课件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而且连续近三个小时的课件看下来,没有几个不头昏脑胀的。

我算了下,哪怕只给与会的每个人十分钟发言时间,这个会也要开到半夜。这显然是个无法收场的会,因为会议还没有进入主题,就已经到结束时间了。但是,会议意想不到地峰回路转!

这就是“有意思”之二:这次会议得到了比预期还要高的收获。快到6点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会议已经不能按原定议程往下进行了,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会场职位最高的市领导身上。让在场人都没料到的是,如此重大的议题,这位领导在谈笑间只用三言两语就使它得到了升华。

他看似不经意地表达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领导者不要被所谓专业规划蒙住唬住,或者说牵着鼻子走。有些地方需要专业规划,有些地方则不一定。像简单修条路,爬树上望望就能决定的事,为何还要兴师动众、费尽周折地搞个规划呢?

第二是一切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从眼前能动手能达效入手,与其规划个方圆几十公里、耗费大量资金百年以后才能实现的规划,不如缩小范围,集中精力把几公里的核心区域先做成做精。

第三,一个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要找到与众不同或不同凡响的切入点,不能移花接木、照抄照搬。

这位领导这番话不可谓不重,不可谓不一语中的。针对一个考虑欠周全、内容欠精炼、层次欠分明,甚至本不该请他来参加的会议,他没有简单地批评指正,更没有简单地敷衍塞责,他耐心地陪着下属进行完会议流程,然后果断地掌控了会议,让这个会有始有终。

他谈吐自如,谈笑风生,一再表明自己“不懂规划,是瞎说”的。而且三个多小时的会议,这位领导自始至终充满兴趣、不厌其烦地在看在听在问,其间还推掉原定5点半召开的另一个会,以示重视。

这是什么?这就是“大智若愚”的领导艺术,这就是“胸有成竹”的领导水平,这就是“滴水不漏”的领导风范。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大智若愚风范主办方
主办方寄语
领袖风范
名家风范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师者风范
艺术学科教师的“表演”之路
维权赢回征文奖
真假聪明
只要干得好
坦荡胸怀 将才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