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

2011-12-23 03:13钱雯
决策 2011年10期
关键词:魂灵重修贪腐

钱雯

反腐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当它映现到人心上,成为透视人心的一面镜子时,就具有小说学意义,转变为一个小说学问题。在《雁过留声》中,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陈竞明究竟出于什么心态,可以一面不动声色地收受贿赂,一面又重修昌德塔,在这个城市“画龙点睛”之处树立起反腐亦是腐败的标识?

公诸于世的修塔倡议与论证无懈可击。古塔为明初所建,塔下压着两个被朱元璋“剥皮实草”的贪官魂魄,此时重修,除开发旅游以外,“很大程度上与廉政建设有关系,可以视为一个反腐败教育设施。”易址重修,聚城市欣欣向荣之气,为老百姓辟出健身、游玩之所,所以,修塔属公益项目,民心工程。陈竞明“口吐莲花”,说服大小官员和献资修塔的房产商,修这座反腐塔、民心塔,导演了一出堂皇正剧。

但陈竞明心里明白,他是在为自己修一座断头之塔。刘贤平案发,贪腐线索向四面蔓延;作为更大的黑洞,他终究会被挖出。殷鉴在前,他的结局也似乎可以见到了,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他为什么还要大肆声张、雷厉风行地修塔?要赶在断头之前,把自己的魂灵也压在几百年后的昌德塔下?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就依然还是一出正剧,陈竞明不失为敢于担当之人。令人不安的是,胆大者如陈竞明,利用职权所干的这最后一件大事,却是对行政威权和反腐政治的有意识的“耍弄”,他所导演的,原来是一出“喜剧”。钱财已被收入囊中,权力已被私有化,后路也已安排好,他所不能满足的,是这被压抑的“荣耀”?在“雁过留声”的操作中,公权已完全丧失它的本性,甚至也不再是贪腐者聚敛钱财的工具,它像一架经陈竞明拨弄后自我运转的机器,搅动全城人的生活,转过来证明着陈竞明的存在和曾经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陈竞明在这个修塔游戏中,“纯粹地”演示着他对权力形式的理解。这个理解真是“既深且透”,他所做的一切,都从中得到了解释。

“但是出了意外。”他被自己拨弄出来的“雁过留声”的场面吓住了,“那么多人那么隆重场面”,终于逼出了一个没有魂灵之人的胆怯,逼问着他对修塔的理解、对权力的理解的正当性。

我倾向于把陈竞明的胆怯理解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比较于反腐制度的疏漏、思想防线的失守,贪腐者心灵的沦陷才真正惊心动魄。当腐败变成一个选项,意味着作出选择的心灵,已经失去了方向,而这,岂仅贪腐者所独有?或许,《雁过留声》所揭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包括了你和我。

猜你喜欢
魂灵重修贪腐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清明为父上坟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
树的美丽传说
以魂灵的名义(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