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

2011-12-24 18:28段俊平
决策 2011年8期
关键词:富者贫富差距董仲舒

■段俊平

董仲舒的调均也不是将财富平均分配,他指的是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做到“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即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发现中国历史上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往往是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例如中国的西汉时期,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在总结秦朝亡国教训的基础上,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政策,使人民获得了一定休养生息的时间,经过文景两朝的努力,国力在几十年的时间得到很大发展。对内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库充足,人口兴旺,老百姓基本上安居乐业。到汉武帝时期,对外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屡败匈奴,国土面积不断扩大,汉王朝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但在这种局面下,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也突现出来,土地兼并严重,财富和土地流向了少数人,而广大付出劳动的农民却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贫富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儒董仲舒写出了《春秋繁露》,并提出了“度制”思想。

“度制”思想的提出

“度制”就是制度的意思。在《春秋繁露》的《度制》篇中,董仲舒引用孔子关于“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一大段论述,并且要“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富不均。所以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就会导致其他地方不够充实。财富太多就会骄纵,财富太少就会忧虑,忧虑便想去做盗贼,骄纵则会容易变得暴虐,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圣人从众人的常情上可以看到祸乱的根源,所以制定社会的规范以使上下之间有所差别,让富人可以显示他们的尊贵而不至于骄纵,让穷人得以生存又不至于担忧。拿这个标准来调配均衡,就可以使财货不匮乏,社会上下得以安宁,这样就容易治理了。这就是董仲舒“度制”思想的主要论述。

董仲舒的“度制”思想有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杜绝两极分化的现象,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节制人们的物质欲望,并且还要建立一套符合天人合一的道德伦理体系,从人性上加以教化。这样从制度与文化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富人不骄,穷人不忧的目的。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要调均,通过调均使贫富有差但有度,以此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董仲舒认为当时的社会没有制度约束,从而使人们各从其欲,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下,官员和富人就会丧失做人的底线而贪婪无度地掠夺财富,穷人则会因为贫苦为了生存而犯禁令,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和难于治理。

董仲舒这里的调均也不是将财富平均分配,他指的是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做到“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即可。他认为“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这是董仲舒实行度制思想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人性的特点,董仲舒提出制度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制度,董仲舒还指出:“谓之度制,谓之礼节。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所以一之也。”董仲舒还希望用教化礼节来为制度作保证的。他在后边也说道:“将以贵尊贤,而明别上下之伦,使教亟行,使化易成,为治为之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明教化可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而制度保证了社会的安定。

穿越历史的启示

虽然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来研究董仲舒的“度制”管理思想时,对我们或多或少有许多启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小到家庭,中到企业,大到国家和社会,要想达到和谐共生,长治久安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一套道德伦理的教化体系作为制度的保证。

另外,我们面对当前贫富两级分化日趋严重的情况,制定制度时一定要以“调均”为出发点。因为调均贫富也是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表现。当社会少数人,企业领导者和为政者的收入与广大民众相差超过一定的“度”后,我们就要重新评估,习以为常的金字塔薪酬结构是否合理?

无论是在一个企业或社会,政策的制定应该以民为本,合理的缩小贫富差距是我们制定制度的出发点,包括全民热议的的税收、房地产调控政策、垄断性国有企业工资过高,以及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其实都是人们期待的调均的心理愿望。

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董仲舒在西汉政权的巩固期看到了社会蕴含的深层次矛盾,提出了“度制”思想和“独尊儒术”的道德伦理体系,他的这一管理思想从后来的历史证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董仲舒构建的“度制”思想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应为当代中国人打开一扇管理智慧的大门。

猜你喜欢
富者贫富差距董仲舒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金马驹
紫砂壶与知己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