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总理身边的高参们

2011-12-25 11:30马国川
人民周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室时任

◎马国川 等

2011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向新聘任的8位国务院参事和5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同参事、馆员亲切交谈。

参事室的“说真话”传统

一直以来,“说真话”就是国务院参事室的传统。

1950年代,参事室的18位参事联名向周恩来报告,直言统战工作有偏差——“同非党人士接触,应方式多样,深入实际,个别访问谈心,容易听到尽情尽意的真话,而不是在台面上的‘官腔’;多在行动及事实上予人以鼓舞,以开新风;真正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多听意见,有错认错。”

这份报告,后来被称为“十八参事上书”,国务院参事室认为,“切中要害,实事求是,为党内纠错提供了参考”。

1979年,民主党派人士郭崇毅时任安徽省政府参事。他曾在农业合作化中因反对浮夸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刚平反不久,从劳改农场回家还不到两年。

当时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但郭崇毅经过调研后,写出报告支持“包产到户”,并尖锐地提出:“长期搞下去,怎么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

妻儿亲友都劝吃过大亏的郭崇毅不要往枪口上撞,但他依然赴京上书。

他的报告几经周折送到了中央领导人手中,中央领导人给安徽省委打电话支持安徽农民的首创精神——后来,中国的农村改革迅速拉开序幕。

而随着新聘参事从温家宝手中接过聘书,“能把建言建议直达总理案头”的现任参事达58位。此前,曾先后有200多位参事从历任国务院总理手里接过聘书,为国家直言献策。

参事室公务车牌:“京A-80880”

李烈无疑是这次新任参事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这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现任校长本以为,国务院参事一般“年龄比较大,层次特别高”,都是家庭有点背景的人物,或是某个行业非常突出的“国宝”。

“没人想到一个小学校长竟会成为国务院参事。”在参事室主任陈进玉找自己谈话之前,李烈觉得这是件“不可能的事”。

多年前,李烈曾当着一名中央领导人的面讲真话,直指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致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但这引起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熙的注意。在这之前程熙曾多次在实验二小调研,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折服。于是,她向温家宝总理推荐李烈为国务院参事。

按惯例,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后,李烈正式成为参事。根据规定,参事每一任期为5年,期满应工作需要可连续聘任。不过,其首聘年龄不得高于65岁,最高年龄也不得超过70岁。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座谈会上,温家宝对新聘参事们提出的要求。

座谈会场外,一辆车牌号为“京A-80880”的奥迪轿车静静停放着。这辆参事室的公务用车,已经在国务院参事室的院子出入了六个年头,是温家宝访问德国期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赠。

2005年春节前夕,温家宝把这辆国礼轿车转赠给参事室,以及与参事室联合办公的中央文史研究馆。

2009年11月9日,温家宝在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周年之际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这份工作条例,成为参事们直言献策的制度保证。

建议直达总理

一般说来,参事的建言献策,都需要交给参事室业务司,打印后以红头文件形式上报国务院。其所呈议题得到总理批示,最多不过10天,而一些敏感议题甚至不必打印成红头文件,就能直接上报总理。

2010年7月离任的参事郎志正就曾向中央“谏言”二十多条。

1999年11月,他和其他几个参事提出,在金融危机中,国家应向出口企业退让更多的税收,以扩大出口,渡过难关。这份建议以书面形式被直接递交到时任总理朱镕基的案头。

朱镕基看完后,在扉页亲笔批转给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吴仪、曾培炎等领导人,并要求主管部门落实,结合提高退税率尽快提出意见。

而2002年被聘为参事的任玉岭至今记得,他曾递交了关于免农业税的建议,并撰文提议实现农业上“三大战略、十大突破”。

彼时,在人们看来,“农业税征收历经2000多年了,皇粮国税,没有哪一个中央领导说可以免的”。但之后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却最终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郎志正和任玉岭的经历,在参事室屡见不鲜。

参事们的多个建议,随着一个个国家政策的出台得以实现。从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再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背后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

办公室曾距周恩来办公地仅几步之遥

实际上,参事的设立,还要回溯到1949年。

当时,毛泽东曾给邓小平等人发电报指示:“应成立类似参议室的咨询机构,以吸纳上层党外民主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

当年10月28日,时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送选任命了32位政务院参事。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参事。半个月后,11月11日,政务院正式设立参事室。

一时间,长袍马褂、西装革履与军装、中山装、列宁装一起出入于中南海。他们的办公室距周恩来办公地中南海西花厅只有几步之遥。

参事们真正的咨询工作始于1957年。然而,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风向悄然变化,参事室逐渐变成了一个安置党外人士和养老赋闲的场所。

这份宁静也很快被打破。“文化大革命”同样冲击了这个并不很为人瞩目的机构。这里成了上访群众的接待站,参事室机关几度搬家,最终只能在北海公园静心斋栖身。

这样的不平静直到“四人帮”垮台、改革开放后才结束。1979年的春节,国务院办公室举行了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春节招待会,时任副总理王震出席。一名参事说:“‘文革’前李先念副总理还请我们聚餐,已有十多年没有举行这样的活动了。”

当参事室为改革出谋划策的时候,改革也开始指向了参事室。1988年8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58号文件”,对参事委任做了重大改革,改任命制为聘任制。至此,参事室不再是“以养为主”的地方,而是一个服务于中国各项建设的工作机构。

猜你喜欢
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室时任
太行丰碑
——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承先启新
——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书画展
中央文史研究馆大事记(2011-2021)
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成功举行
省公务员书画展作品移交省档案馆收藏
80年代的国务院参事室改革
雨露滋润禾苗壮
——历届省委领导关心浙江老年大学发展回眸
孔祥喜遭公开谴责
《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职摄影》人物考
国务院“高参”们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