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炒房族”口述实录

2011-12-25 11:30姜智鹏
人民周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华星楼盘买房

◎姜智鹏

“每当有人问我,在美国有别墅是什么滋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贵。”黄鑫说。

2009年,黄鑫在美国南加州买下了一幢独栋别墅,前有花园,后有泳池,“总价才50万美元。”黄鑫说。用在上海市区买一套两居室的钱,买了一套“和美国大片里富豪住的一样”的别墅,让温州老家的亲戚们啧啧称赞了好几天。

直到接到代理公司要钱的电话,黄鑫才发现,在美国养一套别墅,绝不像在中国那么容易。

从“以房养学”到纯粹投资

黄鑫的经历,在2008年前后的“海外炒房热”中并不鲜见。

2009年初,上海人柳擎也曾以半观光的形式,加入过一个美国炒房团,那也是柳擎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只不过,相对于5万元的高额团费,收获实在是太少了。14天的行程里,柳擎们都是上午看房,下午观光。但问题是,对于一路上所看到楼盘,柳擎并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一大群人涌进去,东看看西看看,很多东西都没问清楚,导游就催着上车了。”

即便如此,“这样的高价看房团还是火了一年多,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个团从不同城市出发去美国,季节适宜的时候,还要排队才能报上名。”在上海开办了一家海外购房中介公司的陈志敏说。他说,这段时间也是一个转折点,“以前中国人在海外买房,绝大多数都是以房养学或者为移民做铺垫,但从2008年以后,单纯的投资成了海外买房的主要目的。”

所谓“以房养学”,主要是指富有的中国家庭在子女出国留学时,在当地购买一套大的住房,再将多余房间出租,用租金来抵销在当地的生活费。

陈志敏介绍,“以房养学”在澳大利亚最为普遍,“留学澳洲的中国人,很多是从高中就出去了。从高一到大学毕业一般至少要5年,房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于是有条件的家长,就会在澳洲买一套公寓,除了自住,还可以将多余的房间出租。”一般情况下,中国家长都是一次性付清房款,“租金收入基本就能抵销生活费。”

由于选煤厂入洗原煤泥化现象严重,降低了设备处理能力,洗水浓度达300 g/L,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而大部分留学生学成后都会移民澳洲,所以在当地买房也不存在急于脱手的问题。

那时候,中国人在海外买房,准备工作做得还是非常细致的。“特别是在区域上,很多人指定要哪个州的哪个区域,原因很简单,就是附近有知名的中学或者大学。”但这一切,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而迅速改变了。

“抄底良机”并非良机

在2008年的上海秋季房展上,来自美国佛罗里达、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等地的楼盘一度占据了相当大面积的展区。300万元,在上海市中心连一套像样的两居都买不到,却可以在美国买下一套带泳池的别墅,这一度在上海引起了轰动。

在2009年的北京春季房展上,又有70多家美国开发商组团参展。按照他们的宣传,彼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调整了一两年时间,平均房价从最高峰回落了三到六成,正是中国人抄底的好时机。

而在当时,这样的宣传还不算是最具诱惑性的。“当时,温州民间最流行的还是去买美国的‘法拍房’(银行没收后再拍卖的房产)。”李华星告诉记者。李华星也是温州人,曾在上海炒房多年,因为有移民的打算,是圈子里在美国置业最多的人。

不过,李华星没有参加看房团,而是托朋友找了几个在美国的独立房产经纪人。而经纪人推荐的几套“法拍房”,也的确有让人心动的理由。

“2006年的估价还要20多万美元,2009年银行挂牌才2000多美元。而且,这不是经纪人随口说说的,而是法院对外拍卖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很高。”

在强烈的抄底冲动下,李华星一次就买下了3套“法拍房”。多年来只能仰望的西方发达国家,此时却成了房地产的“价值洼地”,让中国投资客开始躁动起来。

但在那一波的海外买房潮中,找到个结局完美的故事却很难。

就连以一折价买下“法拍房”的李华星,也对自己的投资后悔不已。“买房子的时候,其实只去看过一次,后来才慢慢发现,房子比较旧,地段也偏僻,为了用租金抵销日常维护费用和税费,只好重新翻修,花的钱和买房子的钱就差不多了。”

更让他胸闷的是,由于房子是在“穷人区”,他的租客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支付租金了。“委托管理的当地中介公司也无可奈何,让我亲自去一趟。可难道还真飞过去打官司吗?”对于房屋被“白住”,李华星颇为无奈,“如果倒手卖掉,还要6%的中介手续费,那就亏大了。”

李华星说,在买下房子很久之后,他才知道,美国房价虽然已经下跌了很多,但也只是回到了2003年前后的水平。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实是2000年开始的,那时候的房价,还不到2003年的2/3。“当然,这些数据美国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为中国人设计楼盘”已是全球现象

因为成功案例太少,2008年开始的海外买房热,在2009年中开始就逐步退烧了。但随着2010年以来国内楼市调控的加强,特别是限购令在全国的大范围铺开,海外买房热又再次兴起。

2010年10月,上海搜房网和上海电视台组织了一次澳洲购房团,短短3天内,一行10多人的购房团买下了10多套别墅和海景公寓,其中,还有一名投资客豪掷4000万人民币,一次买下1幢别墅和4套公寓。

在海外媒体眼中,中国的炒房者也到了让他们“惊呼”的程度。

据海外媒体报道,2010年3月,一名中国女老板以近1.2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墨尔本一套900平方米的高级公寓。一个持学生签证的中国女孩,不懂英语只会不停举手,却以约1143万元人民币拍得一套三居室房产。

实际上,“为中国人设计楼盘”,如今已是个全球化的现象。

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宣称“大厅小卧、封闭式厨房、超强抽油烟机、全不锈钢厨具”的楼盘就比比皆是。“这就是针对中国人的特点设计的,因为西方人做饭没什么油烟,用不上封闭式厨房,南亚人则习惯于小厅大卧。”美欧置业顾问公司李明义说。

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抄底”。李明义说,据他了解,2010年以来,中国投资客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德国都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猜你喜欢
华星楼盘买房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我要读书啦(下)
我要读书啦(上)
写话,一点都不难
番禺:江景“楼王”+全城热卖 TOP1+“巨无霸楼盘”齐登场!
“鸟”和“乌”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孩子,我为什么不帮你买房
幸福里(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