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培养本科护生循证认知与信息素质的探索

2011-12-26 11:01何平平吴艳平欧阳新平周钰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2期
关键词:循证素质实验组

何平平 吴艳平 欧阳新平 周钰娟

交互式培养本科护生循证认知与信息素质的探索

何平平 吴艳平 欧阳新平 周钰娟

目的:探讨交互式培养本科护生循证认知与信息素质的方法。方法:将两届本科护生189名按班级分为实验组96名和对照组93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教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的主要方式,实验组护生评价实施循证护理对信息素质的影响、认为影响循证护理实施的主要困难以及对信息素质作用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的方式主要为网络数据库、期刊杂志,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P<0.01);90%以上实验组护生肯定了实施循证护理对信息素质的重要作用;认为影响循证护理实施的主要困难为不知如何查询信息;认为培养信息素质有利于终身自主学习以及提高实践循证护理的成功率,应该纳入本科护生的培养要求。结论:循证护理教学有利于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循证护理实践。这种交互式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循证认知;信息素质;交互式培养;本科护生

10.3969/j.issn.1672-9676.2011.22.043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人才的竞争早已归结于信息能力的竞争。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复合型的护理人才,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倡导从高等护理教育时期就开始培养护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IL)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其基本内容逐渐被完善,包括:有信息意识,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源,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融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能主动鉴别各类信息,获取所需信息并能评价和分析,具有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等[1]。这种素质对人才而言可谓受益终生,反过来亦是信息时代人才的评定标准。国外非常重视本科教育中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与评价,而我国高等教育对本科学生并未将信息素质纳入学生整体素质的构成中。笔者在前期课题《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构建模式的探索》(南华大学教改重点课题06Z14)及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以培养护生循证护理认知为平台,可以加强对本科护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而提高护生的信息素质又有利于护生们进一步实施循证护理实践,两者有着相辅相承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93名为对照组,男2名,女91名。年龄19~21岁;将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96名为实验组,男4名,女92名。年龄19~21岁。两届学生均为统招学生,学生入学条件、年龄、性别构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理论授课、见习、实习形式均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组在部分理论授课、见习、实习形式中循序渐进引入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2.1 建立循证护理实践指导小组,由熟知循证护理理念和知识、具备一定流行病学知识、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临床护理见习及实习带教的老师及护理教育领导者组成。

1.2.2 开设循证启蒙课,如专业讲座,通过老师的讲授过程了解循证护理的概念、具体实施步骤、实践循证的意义等。

1.2.3 督促学生学好学校开设的有助于循证护理实施的专业课程,特别是有助于收集证据(即信息)的相关科目,如《科研方法》、《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英语》、《临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

1.2.4 护生大三期间,在某些临床专业课的见习过程中,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数据库、期刊等查寻现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护理知识,找到现有的最好研究证据,尽可能在无风险情况下初步实施,如健康教育等,获取循证观察,使学生看到整个较为完整的循证护理实施模式[2]。

1.2.5 在大四的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继续指导学生根据临床所遇的真实情况提出问题→查寻现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护理知识,尝试用循证的方法,得出最佳的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优质经济的护理服务,并通过交流会共享经验。

1.2.6 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反馈实验组学生意见,并不断摸索适合本科护生水平的循证护理实践模式,重在树立学生的循证认知理念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并延续到今后的临床工作当中[3]。

1.3 评价 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开放性问答、信息反馈等对学生循证认知与信息素质方面进行分析。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方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实验组护生对信息素质作用的评价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的主要方式比较(表1)

表1 两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主要方式比较 名(%)

2.2 实验组护生评价实施循证护理对培养信息素质的作用(表2)

表2 96名实验组护生评价实施循证护理对培养信息素质的作用(名)

2.3 实验组护生认为在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表3)

表3 96名实验组护生认为影响循证护理实施的主要困难

2.4 实验组护生对信息素质作用的评价(表4)

表4 96名实验组护生对信息素质作用的评价(名)

3 讨论

3.1 信息素质的培养对本科护理教育至关重要 护理本科生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体,是未来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的主力军,也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成立,其核心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领域的60项能力要求,其中在所制定的基本能力中,特别强调信息管理方面的能力。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对护理本科素质教育的培养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专业思想素质等,但并未将信息素质纳入学生整体素质的构成中。美国教育家Weaver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高等护理教育者们应该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在校课程所教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护生今后的需求。只有对本科护生的要求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依靠我们全体教育者齐心协力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学生才能主动关心信息动态,有意识地去获取并选择有用信息为己所用,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研究以循证护理教学作为平台,让95.8%的护生发现信息素质对自己很重要,既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个人综合判断能力,故86.5%的学生认为应该将信息素质的培养纳入对本科护生的素质要求。

3.2 循证护理教学有利于信息素质的培养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3,4]。在美国的护校这一模式非常盛行[5]。其实际强调的是任何措施要掌握实证,并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EBN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证据的再评价。在此过程中,摒弃传统经验护理模式,培养更新护理专业信息意识;通过检索临床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并整合;有效地利用信息;对信息进行评价等信息素质得以体现。换而言之,实践循证护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前期课程的准备,对本科护生信息素质的反复培养。研究显示,实施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护生对老师的授课深信不疑,专业教师成为74.2%的对照组护生获取护理专业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也是长期以来“灌输式”教育惹得祸,同学们从来不怀疑书本,不怀疑老师,也没有关注临床最新动态和专业最新进展的意识。通过开放式问答方式,我们了解到,尽管很多同学有时间、有条件通过图书馆查阅期刊或上电子图书馆查询数据库,也可以用网络引擎收索,但大部分同学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认为问老师比其他方式要来得快。实践了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后,超过70%的护生已经开始主动转为查阅数据库和专业期刊来获取专业信息,他们发现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能够通过更加科学的途径获得最佳答案。研究还显示,护生发现实践循证护理的过程实际上也加强了他们对信息素质的重视,提高了她们主动查询信息的意识,护生开始主动关注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动态,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了护生检索专业信息的能力及护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3 信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循证护理实践 在循证护理的实施过程中,查询最佳证据是关键性的一步。我们在做课题准备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本科护生课程设置中设置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如何正确评价国内、国外的医学文献;如何快速、有效地查阅相关文献;如何应用网络等快速、有效地获取资源信息。我们亦选择了有一定计算机水平(如通过省计算机二级水平)、英语水平(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然而,研究中仍然发现,92.7%的学生认为实践循证护理最大的困难是不知如何查询(例如如何确立主题、如何使用高级检索、如何确立关键词等);89.6%的学生认为信息渠道仍然不足,尤其是外文文献全文难以免费获得;还有超过70%的同学认为对获取的信息不知如何来选择,如何来综合分析利用。而也有67.7%的学生认为在指导上还需专门教授《信息检索》的老师进行指导。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深思和探索的方面,如何将技能老师和专业老师的指导衔接紧密,通过扫除这些困难更好地培养护生获取信息以及实践循证护理的能力。尽管遇到了阻力,但同学们通过老师指导和咨询他人,能够完成预定的循证护理过程。勿庸置疑地,研究中88.5%的护生认为信息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提高实践循证护理的成功率。

4 小结

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和学习化的时代,传统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需要。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将信息素质的培养纳入对本科护生的培养目标当中,为学生开设培养环境,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培养(如以实施循证护理教学开始)帮助学习者建立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学习模式刻不容缓。我们这种交互式培养模式取得了确切的效果,既提高了护生的循证认知,又培养了护生的信息素质,值得进一步探索。

[1] 柯 平主编.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1.

[2] 何平平,欧阳新平,蔡曼波,等.临床带教中循证护理模式的探索[J].现代护理,2008,14(1):97 -98.

[3] 何平平,欧阳新平,周钰娟,等.帮助在校护生树立循证工作新理念[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91 -92.

[4] 吴桂梅,陶连珊,陈 萍.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脱出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90 -91.

[5] Susan Adams.Use of evidence - based practice in school nursing:survey of school nurses at a national conference[J].The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2009,25(4):302 -313.

421001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外护教研室(何平平,吴艳平,周钰娟),南华大学医学院(欧阳新平)

何平平:女,硕士,讲师

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009SJT06);南华大学教研科研课题(2009YY024)

吴艳平

2011-02-18)

(本文编辑 崔兰英)

猜你喜欢
循证素质实验组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