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的构建*

2011-12-27 00:58李美娟
广西民族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子系统经济社会

李美娟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的构建*

李美娟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它包括发展失衡预警指标的设计、预警等级的划分和预警信号的设置。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进行了实证分析。

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系统

一、引 言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 ,共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37个自治地方,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在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支系之间,同一民族同一支系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

造成这种不平衡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历史发展的初始条件薄弱,加上自然地理条件的恶劣和市场经济固有的要素集聚和财富累积效应等,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产生的负面效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共同边界,具有边境的开放性、社会发展的多层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产生失衡的灵敏度高,发展失衡容易形成不同于内地、发达地区的效应和反应机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念的摩擦、社会秩序的不确定、社会冲突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不进行有效控制,将引发地区性风险或社会危机。

本文在充分深入把握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社会预警系统,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科学的预警方法和技术,通过建立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信号机制,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情况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获得的警情、警兆发布警示,达到预警预控目标。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发展失衡监测系统、发展失衡评估系统和预报预警系统三部分。

(一)发展失衡监测系统

发展失衡监测系统主要是指对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把握各项指标变化的动态趋势,进行政策跟踪和反馈。在发展失衡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一系列科学方法,经过严密论证选择出来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通过这套指标,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判断社会发展运行的趋势。

(二)发展失衡评估系统

发展失衡评估系统是通过提取发展失衡预警指标,利用相关预警技术和预警方法,评估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况。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展失衡监测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进行估计,并将分析的结果传递到下一子系统。

(三)发展失衡预报预警系统

发展失衡预报预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建立的人——机智能互动的警报信号输出系统。在该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划分警限级别的阈值区间,要确定一个与预警指标体系相适应的合理刻度,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状态是否稳定正常的衡量标准,并以此来判别经济社会运行中是否出现警情及其严重程度。为了具体、直观地预报警情的不同级别,通常采取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绿灯、蓝灯、黄灯、橙灯和红灯的标识作为预警信号,直观地在电脑屏幕上反映出来。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或社会现象,而应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强调了生活质量提高以及资源环境改善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突出了资源环境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生活质量水平的保障。

表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评价指标体系

表1中第2列和第3列的权重是采用层次分析法①确定的。先是请100多位相关的专家对各指标按其在各子系统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再根据各指标的得分结果构造判断矩阵,最后由判断矩阵求得各指标的权重。

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信号的构成与设置

根据前面所设计的指标和确定的权重,首先计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值,以评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然后通过其评价值设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的预警信号,利用预警信号划分预警等级,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预控。

(一)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在用n个指标x1、x2、…、xn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时,这n个指标的单位可能有所不同,并且不同指标之间的数值差异较大,直接加权处理它们是不合适的,也无实际意义,因此,需要将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同时数值的大小规范在[0,1]之间,这种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数据的无量纲化 (或称数据的规格化)。根据评价指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指标可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其中,正向指标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该指标值越大越好;逆向指标则是相反。

1、正向指标无量纲公式:

2、逆向指标无量纲公式:

上面两个计算公式中,zi为指标xi的无量纲值,zi越大,指标越好。

(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的界定

首先计算各子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值,然后根据评价值的大小界定发展失衡程度。1、各子系统发展状况的评价值Vi:

其中,wij为评价指标在各子系统中的权重,zij为子系统中各指标的无量纲值。

2、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V:

其中,wi为各子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Vi为第i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评价值。

通过 (3)和 (4)式,可计算出Vi和V的值,根据Vi和V的值可对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做出界定:

(三)预警信号的设置与预警等级的划分

根据发展状况的评价值所在的区间对其赋予不同的信号灯,并由信号灯的不同划分预警等级。主要确定五个信号灯,分别为:绿灯、蓝灯、黄灯、橙灯和红灯;相应地划分五个预警等级,依次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如表3所示:

表2 发展失衡程度的界定

根据信号灯所显示的颜色,政府与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行动,实施恰当的预控措施,达到科学预警的目的。当信号灯出现绿灯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社会呈稳定状态;当出现蓝灯,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较轻,社会较稳定;当出现黄灯,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严重,社会开始出现动荡,各种危机有可能发生。此时,政府与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开始注意分析,检讨相关的政策决策,对一些敏感性指标给予高度关注,寻找到发展失衡的原因所在,并采取措施努力排查发生社会危机的隐患,把社会导向良性运行的状态;当出现橙灯,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很严重,社会处于混乱状态,由发展失衡带来的社会风险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应该立即采取有效行动,控制好那些已经出现失衡的指标;当出现红灯,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非常严重,社会处于极度混乱状态,随时都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风险。政府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控制事态,扭转社会动荡的局面。

表3 发展失衡预警评估表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体系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即以发展失衡预警信息采集为起点,以发展失衡信息监测、失衡程度评估和分析警情警兆为重点,以信息反馈系统为终点,政府管理部门根据警情警兆进行合理调控和决策。

图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的运作流程

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实证分析

根据发展失衡预警指标的设计和预警等级的划分,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当前发展失衡的程度及所取的警级阶段,以利于政府制定相应对策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立。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总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汉族主要集中于滇东北昆明、昭通、曲靖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于滇南、滇西地区。表3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分布状况。

表4 云南各州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

本文把少数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的地区划分为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此规定,从表4可以看出,除昆明、曲靖、保山和昭通外,其它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都超过了32%,因此,本文所指的少数民族地区包括玉溪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和迪庆州等12个州市。下面计算各子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值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

由公式 (1)、(2)、(3)和 (4),可计算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如表5所示:

表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值和预警警级

根据表2中的发展失衡程度界定标准,可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给予评价,如表6所示:

表6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

从表6可看出,云南12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存在失衡现象,但各地区失衡程度不一样,引起失衡的原因 (即警源)不相同。警级为轻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玉溪和西双版纳,它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4和0.61,表明发展失衡程度较轻,预警信号灯显示蓝灯,社会较稳定。但丽江的资源环境子系统和西双版纳的经济子系统、生活质量子系统的警级都为中警,即发展失衡程度严重,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警级为中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丽江、楚雄、红河、德宏、迪庆,它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51、0.402、0.49、0.50和0.46,表明发展失衡程度严重,预警信号灯显示黄灯,社会开始出现轻微的动荡,各种危机有可能发生。下面寻找引发危机的警源,丽江、红河和德宏的4个子系统的警级都为中警,楚雄的经济子系统、迪庆的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警级都为重警,因此,政府部门应对这些敏感性子系统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努力排查发生社会危机的隐患,把社会导向良性运行的状态。警级为重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普洱、临沧、文山、大理、怒江,它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39、0.24、0.29、0.36和0.33,表明发展失衡程度很严重,预警信号灯显示橙灯,由发展失衡带来的社会风险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其中临沧的经济子系统和怒江的生活子系统的警级为巨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立即采取有效行动,控制好那些已经出现失衡的指标。

六、结 语

综上所述,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能够对发展失衡现象进行实时评估,随时监控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使政府部门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况,在各种信号显示失衡将要发生时,及时地发出警报,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发展失衡预警系统除了能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失衡进行评估、预警以外,还能用来分析各子系统的失衡预警情况,及时发现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为使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况,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做好预警指标体系的维护工作。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机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研究领域,在社会转型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各种突发性与伴生性问题,它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因此,随着社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社会形势变化,已建成的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深度开发和修正完善——对指标的数量、内容及其权重进行适当的修正,必要时甚至会对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进行调整。

2、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制度。预警系统的运作仅有完整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等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安排,特别是预警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和最终做出确切判断,是建立预警系统的关键,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预警信息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建立信息监测制度。政府部门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失衡问题,建立健全失衡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制定相应的信息监测制度;二是建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应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报送,以便准确掌握、及时了解可能引发失衡的各种因素,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只有通过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保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转。

注释:

①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它们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对同层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每一层次各项因素的权值。

[1]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2]徐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3]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2002(11).

[4]阎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J].社会学研究,2005,(3).

[5]叶缤.试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0).

[6]周长城,谢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7]乌兰图雅.加快通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与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

[8]陈远章.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9).

[9]陈贻娟,吴映梅,胡秀玉.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以德宏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10]熊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J].经济纵横,2009,(8).

[11]李美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10).

[12]李美娟.电力市场中市场力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8).

Constrcu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Yunnan Minority areas

Li Meijuan

Because the mainly economic and social indicators are lower than the provincial average in Yunnan minority areas,there is imbalan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which easily leads to regional social risks.Tak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s the goal,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Yunnan Minority areas,which includes 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 imbalance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division of early warning levels and setting of early warning signals.By the builted early warning system,it con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in Yunnan Minority areas.

Minority Areas;Development Imbalance;Early Warning System

【作 者】李美娟,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昆明,650092

F127.8

A

1004-454X(2011)04-0170-007

*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HZ201124)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俸代瑜〕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子系统经济社会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一种基于NB-IoT的公路雾灯自动指示系统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