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辽宁省采暖散热器行业健康发展

2011-12-29 16:34沈泉兴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1年1期
关键词:散热器现代化经济

沈泉兴

(作者为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在今年 “两会”上达成共识,这是一次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20世纪以来,中国已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30年前,我们以 “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 “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三次变革,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源于不同历史环境,反映了我们党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说第一次 “政治制度”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创造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的辉煌成就;第二次 “经济体制”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 “发展方式”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对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个转变和八项重点工作。三个转变是: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八项工作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8个 “加快”关涉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深刻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战略意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然也包括我们采暖散热器行业,我们行业如何转?我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式。

辽宁省目前散热器行业的发展水平低于其它一些省市,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创新能力不强,生产低端产品,依靠低成本优势,压价竞争,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对企业来说,一是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以及本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做好产品的结构调整。一方面对外开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自己的技术、产品、品牌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力度,要培养好、用好人才,争取突破更多关键技术,能够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苦练内功,实现精细化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每个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都要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施工安装、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逐步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希望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逐步实现科研设计、制造、安装一体化发展。中、小企业可与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技术研发、工程协作等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打破企业目前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

(二)转变重数量、轻质量、轻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

我们以前的发展方式注重企业的年产量、年产值、年利税的增长,而对散热器的设计、加工制作、工程施工的质量重视得不够,或者说下的功夫不够,没有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我们大家都知道散热器是属于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但散热器质量不好,使用年限不长,同样达不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这里公布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质量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地产建筑业的碳排放占了人类活动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30%~50%。据统计和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率占新建建筑面积的40%左右。按照我国的强制标准,普通建筑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是50年,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美国房产寿命约为80年,欧洲超过80年,英国达132年。中国建筑的 “短命”,恰恰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头。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城市垃圾的30%~40%,构成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和碳排放源头。另外,建筑 “短命”加大了建筑业整体的碳排放量,不管采用任何公式计算建筑物的碳排放量,都要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造、安装、拆除过程的生命周期计算,而其基本的分母是使用年限。撇开居住的排放不说,建造的排放年限越长,年均的排放就越低。所以提高建造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无疑为整体减少建筑业的碳排放。那么我们散热器也一样,只要将设计、制造、安装施工质量把好关,下大功夫,提高使用年限,那么散热器也能做到低碳、绿色环保,就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优化结构,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建立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葫芦岛五个散热器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带动其它地区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散热器制造业,同时要抑制高消耗、低效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解决好行业内低水平、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的问题。

二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十强企业、定点生产企业为主导,推进散热器行业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扶优扶强,兼并重组,发展为散热器生产、安装服务的服务业。通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扩大产业链,逐步形成既有利于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分工协作,实现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

三是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保为方向,组织企业搞好散热器和与之配套产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推广、应用。企业要特别注重引进先进和精密的制造设备和精密的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努力实现装备的现代化和集约化生产。尽快实现工艺装备调新、产品结构调优、技术含量调高、企业实力调强,处理好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否则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

四是搞好企业形象建设和实施品牌战略。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企业的形象要靠企业文化来体现,希望每个企业把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中。企业的品牌的塑造要抓好 “三品”,即要有一个好产品,要有一个好品质 (质量能保证),企业要有一个好品行,要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心,能为用户着想,提供优质服务,品牌建设这“三品”缺一不可。协会可提供多方面服务,搞好辽宁省散热器名优产品评选,质量合格证的审定,优秀企业家评选,明星企业的评选,授予辽宁省低碳、节能、环保生产基地等服务,为企业增加知名度、形象建设、品牌建设服务。

(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一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散热器人才队伍培育。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解决行业内技术人员少、管理人才少、技术工人少的突出问题;树立人才是最大竞争力的观念,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对师、员级人员和技工进行轮训。

二是树立大散热器概念,拓展行业发展空间。1.在原有散热器的制造安装的基础上,进行两头延伸,形成设计、原材料加工生产、加工制作、施工安装、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产业链。2.拓展国内市场。不能只把目光盯住辽宁的散热器市场,而要放眼全国,抓住东部沿海经济大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振兴,中部经济大崛起,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抢占国内市场。3.实施 “走出去”战略,采用承揽国外工程、对外加工、与国外企业合作,出劳务、来料加工等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做好优秀企业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对外打造辽宁散热器的良好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融入国际经济技术大循环。

(五)坚持物与人的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职工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概括为转向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的是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职工利益。一要进行公司内部员工薪酬体系改革,致力于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增强薪酬制度的外部竞争力,使员工的薪酬与市场定位相符。二是保证内部公平性,以岗定薪、同岗同酬、能者多酬、以岗位价值和在岗能力来定薪。三是落实以绩效定薪酬为主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根据员工能力、素质和经验的不同而体现出适当的差别。真正实现企业的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有信心。二要按国家政策,使员工享受三险等待遇。三是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生活、文体、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是企业长久不衰的根本。

猜你喜欢
散热器现代化经济
◆ 散热器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 散热器
边疆治理现代化
散热器
◆ 散热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经济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