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运作机理的浅析

2012-01-21 08:29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解建秀
财政监督 2012年8期
关键词:经理人会计准则准则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解建秀

一、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性质与分类

(一)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性质。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对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就需要了解公司经营的相关信息,而作为信息生产者的公司管理层,在公司信息方面相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着信息优势。公司管理层有可能比外部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方面的信息,其就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牺牲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即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在组织结构高度发达的公司制企业中,投资者很难观察到管理者的工作情况,于是管理人员就有可能偷懒或将经营状况的恶化归罪于市场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对信息的生产范围、传播力度进行规范。这样就产生了会计准则制订机构,通过制订各项会计准则来保证相关的和可靠的信息能够被发布。

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的会计准则,被制订的目的就是压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见,会计准则在本质上是一种管制工具。在William R.Scott 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准则的制定界定为中央权威对公司外部信息的生产决策进行管制。这一定义的表述也表达了会计准则的这种性质。作为管制信息生产的一种制度,它的运行也不例外地会产生一定成本,而对它实施效果的评价,也就转化为运行成本与运行收益的问题。执行机制的性质也就十分明了了。本文对执行机制的界定如下:执行机制是一个能使会计准则产生效益的各种规则与行动构成的系统。

(二)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分类。对比了以上所述的准则执行机制,就会发现,如果以企业的组织为边界,执行机制的成本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成本和企业外部成本。道德约束、公司治理结构等机制的运行成本存在于企业内部,而法定审计、法律、机构监管系统等机制的运行成本存在于企业外部。根据运行成本来源不同,就可以把执行机制分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种机制存在明显区别。内部机制的实施者也就是信息的生产者,他们执行会计准则具有主动性。外部机制的实施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对准则的执行具有被动性。内部机制的运行依靠市场、道德等因素,这些因素没有法律强力作保证,因此是非强制性的。外部执行机制以法律为依托,以国家政治强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从运行机理上来说,内部机制主要以激励—约束手段来实现,外部机制则以惩罚手段来实现。

二、执行机制的运行效率

(一)执行会计准则的收益。由于本文把执行机制定义为能够使会计准则产生效益的系统,那么为了分析执行机制的运作机理,首先要明确会计准则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的产生过程。为此,可以建立一个博弈模型,以此为例分析会计准则运行成本的收益的问题。

在博弈模型中,应首先假设这样的博弈环境: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经理人和投资者两种力量。市场中不存在如会计准则这样的管制力量。经理人和投资者都是非合作的理性经济人。公司所有的相关信息都由经理人来公布,投资者没有其他信息渠道。经理人在信息的传达上有“充分”和“非充分”两种选择。投资者也有两种选择:根据经理人表述的信息决定购买该公司股票或不购买。下表表示了双方的不同选择组合下的效用水平:

表1

表1中,行表示经理人的战略选择,列表示投资者的战略选择。当经理人充分披露信息时,投资者如果表达了乐意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意愿,投资者的效用(60)和经理人的效用(40)在此时达到了最大(100)。但是,由于理性人假设,经理人有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于是,投资者的效用就会降低(20)。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会拒绝购买股票。如果投资者拒绝购买该公司股票,经理人则会宁愿选择非充分披露战略。最后的均衡时投资者拒绝购买股票,经理人非充分披露信息。总的效用比最优选择时要低(-35)。

可以看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的关键在于经理人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为了达到总效用最高,必须出现一个第三方力量对信息进行管制。上文已述,这就是会计准则的由来。可以推知,由于有了会计准则的管制,信息不对称得到了遏止,最优结果可望实现。最优解下的总效用(100)大于无准则时效用(65)的量(35)就是会计准则的实施收益。

但是,对前提假设扩展以后会发现上述推断不成立。因为上例中假设为完全竞争市场,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在这种环境下会自动得到执行,会计准则的执行成本为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它的运行必然会存在交易成本。仍以上例为准,会计准则的收益是一定的(35),那么会计准则的效益也就由它的执行成本所决定。执行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效益),甚至是否能够被实施。

(二)执行会计准则的成本。首先从信息的生产方—企业开始分析。为方便分析把信息生产者抽象为经理人。作为信息产生的源头,如果在经理人这个环节便得以充分执行无疑是最佳状态,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由各个环节的管制而产生的成本,保证了信息有效率地传递。假如投资者拥有充分理性,可以识破信息被歪曲的情况,经理人为了保证其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便会自觉遵守会计准则。于是准则得以被执行,而并没有产生其他成本。按照本文对执行机制的界定,这应被看做准则执行的一种机制。类似如经理人为了让本公司的股票获得更多认可而主动按照准则充分披露信息。这些执行机制依赖的是道德或市场,没有强制性力量起作用,因此是最廉价的执行机制,也就是效益最高的执行机制。

不过,这些机制运行的前提是投资者拥有充分理性并且市场是有效的。这种条件十分苛刻,因此上述执行机制实际作用有限。尤其是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环境下更是如此。因此投资者为了促进准则的实施会设计各种激励或惩罚机制来促进经理人严格遵照会计准则行事。这些机制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内部审计、年薪、股份期权等。例如独立董事的设立、其作用就是在经理人和董事会之间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内部审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对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日常审查也是重要的准则执行机制。这些制度设计在各国都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例如英国法律《公司治理综合条例》(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而且审计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应当由独立人士担任,并应至少包括3 名独立董事。美国的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也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独立性进行了类似的详细规定。激励机制也是保证准则执行的有力机制。以股份期权为例,经理人通过股价的浮动实现自身的利益盈亏,为了自身利益,经理人会尽量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供给,以此促进股价上升。这种制度设计把信息不对称的社会成本内部化,有力促进了会计准则的被主动执行。

从前文博弈论的分析可见,会计准则是外部力量给予公司管理层的一种管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经理人拥有的信息优势仍可以使他们有动机不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行事。仅依靠内部控制和激励手段不足以保证会计准则得以实施。因此需要强制手段来保证会计准则的执行。强制手段包括法定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机构监管系统等。这些制度不依赖市场和道德等非正式因素,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效果最强。但是,由于这些执行机制的实施者并非公司相关利益者,也不是公司内部人员。并且在信息传播链条上处于末端,虽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但要实现其目标却需要较高成本。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这是效益最低的执行机制。

三、执行机制在不同企业环境下的运行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内部执行机制的效益要大于外部执行机制。似乎可以说,内部执行机制就是最好的执行机制了。可现实中往往是外部执行机制占据了主导地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是执行机制的运行环境决定的。内部机制的运行的条件包括道德因素、市场需求等。但道德因素的制约作用在实施者个体之间有巨大差异,投资者设计的激励约束机制受制于股权结构等制度因素,例如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那么小投资者就无法有效制约管理层的违规行为。以上原因造成内部机制的运行失效。外部机制的运行需要大量成本,也无法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但是外部机制不存在激励问题,并且相对于企业来说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外部机制的地位在现阶段是无法被替代的。

对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说,市场上存在的企业可分为两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这两类企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当前准则的执行仍主要依赖于外部执行机制。上市公司的特点在于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售本公司证券来进行融资,因此会拥有大量的投资者。这就造成了股权的分散化。小投资者如果投入大量精力去监督管理层是否遵照会计准则发布信息就会得不偿失。因此对于经营者的监督有赖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另外,我国的大型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它们的国有性质也决定了国家机构将对它们进行监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显然是外部执行机制。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如果依赖内部机制来保障会计准则的执行会受到更多因素制约。由于非上市公司的证券不公开发售,因此市场因素在会计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几乎无法起到作用。而且非上市公司中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非常高,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其管理层来说,几乎没有主动执行会计准则的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会计准则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外来强制制度。限于企业规模和企业技术水平,执行会计准则对于中小企业会造成更多成本。例如人员培训、会计规章的更改、内控重新设计等等。因此,如果要求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外部执行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1.李磊.2006.我国会计准则内部执行机制探析——基于公司制企业.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10。

2.张踩峰.2009.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猜你喜欢
经理人会计准则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