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久咳的中医药防治

2012-01-22 04:20王孟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小儿患儿孩子

王孟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生导师

一、小儿久咳的原因

以下是小儿久咳不愈的常见病因。其他如慢性咽炎、精神性咳嗽、呼吸道肿瘤、呼吸道异物阻塞等也会引起小儿慢性咳嗽。

1.久咳不愈,鼻炎作祟

小儿咳嗽久治不愈,常与鼻炎有关。鼻炎患者的鼻腔内分泌物,常会下流到咽部,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如果鼻腔内分泌物流入气管、支气管,受长期刺激和反复感染影响,还会造成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还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诱发或加重哮喘,医学上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这些患儿除了经常感冒外,平时也常有鼻塞、流黄脓涕或黏性涕,有的患儿睡眠时还会打呼噜、张口呼吸、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咳嗽特征:咳嗽咯痰,时轻时重,尤其是卧床后和晨起时咳嗽咯痰尤甚,季节变换或气候变凉时咳嗽可加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反反复复,难以治愈。

2.小儿咳嗽,可能过敏

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且不限于冬春两季。孩子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以夜间和晨起的发作性咳嗽多见,运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这样的孩子常有个人过敏史,其中多数患过婴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支气管黏膜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外界任何刺激,如呼吸道感染、刺激性气体、飞扬的尘埃、寒冷、疲劳及某些食物过敏等,都可发病。过敏性咳嗽若不及时诊治,部分孩子可出现哮喘症状,甚至发展成哮喘。

3.久咳不止,当心哮喘

哮喘是引起小儿久咳的常见病因,患儿家属通常也有过敏性疾病。哮喘患儿常在晚上及凌晨咳嗽较重,呼吸有喘鸣音。平时孩子吸入灰尘、接触猫狗、进行剧烈运动或喝冰水时会引发咳嗽。若发现久咳不愈的患儿有上述情形时,要考虑其咳嗽可能是由哮喘引起的。

4.反复感冒,咳嗽不断

反复感冒引起的咳嗽常见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内时常会有小朋友感冒,他们之间可互相传染,有时孩子的感冒刚好又被其他小朋友传染,因此,家长常误以为孩子的咳嗽一直没有治好。这种反复感冒的情形,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半年至1年后会慢慢改善。感冒时因呼吸道脱落细胞、分泌物刺激引起咳嗽,可持续l~2周或更长,但多呈自限性,仅少数患者发展为慢性咳嗽。部分患儿当感冒症状消失后可出现反应性呼吸道疾病,对环境因素如冷空气、烟雾、灰尘、挥发性物质、某些药物产生反应,导致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反复痉挛性、持续性咳嗽。

5.感染因素,引起咳嗽

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引起咳嗽,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长期及复发性咳嗽常是支原体感染的唯一表现。临床表现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形式多样。

霉浆菌感染常见于2~3岁的幼儿及学龄期儿童。小儿感染霉浆菌后可引起气管炎及肺炎。此病初期,患儿可表现为干咳,几天后变为有痰的深咳,咳嗽可持续3~4周。此外,患儿还会出现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由于霉浆菌引起的肺炎不像典型肺炎那么严重,因此患儿的精神状态可能会很好。

现在,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均有慢性咳嗽,或仅表现为慢性咳嗽。故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应注意结核感染的可能。

6.胃食管反流,常有咳嗽

胃食管反流会导致胃酸反流至咽喉,刺激咽喉而引起慢性咳嗽。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被忽略,而以咽、喉、支气管症状为主要表现。主要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物(酸性)引起喉、气管后壁慢性炎症,溃疡及肉芽肿形成,造成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性咳嗽。患有此症的小儿可有干咳,夜咳为重,咽喉不适,咽痛、咽干、音哑,胸口有烧灼感。

7.小儿咳嗽,当心寄生虫病

蛔虫、丝虫、钩虫病、肺吸虫病等均可引起长期咳嗽。

二、治疗

1.常用单方

小儿久咳饮: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百部、款冬、紫菀、枇杷叶各10克。该方有益气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长时间咳嗽,咳而无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汗出较多,干咳痰少而黏,口渴咽干。用法:1岁以下,隔日1剂;1岁以上,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连服7~10天。注意:服药时注意小儿舌苔,一般要求舌苔比较干净,食欲尚正常,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由于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有补益作用,发热的小儿不宜服用。

石菖蒲饮:石菖蒲6~9克,加水250 毫升。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约100 毫升;第2次煎时加水200毫升,取汁100 毫升。两次煎汁混合,分数次饮服,每日1剂。咳嗽较甚,哭闹不安者,加蝉蜕3克;痰多清稀加白前5克。功效:化痰,止咳,主治小儿久咳不愈,咳痰白黏,量多等症。

柚皮饮:柚子皮适量,水煎服。用于痰湿咳嗽,症见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

2.久咳饮食疗法

鲜薄荷鲫鱼汤:取鲜活鲫鱼150 克,去肚杂洗净,加适量猪油、盐调味,水煮熟,再加葱白1根,生姜1片,鲜薄荷20 克,水沸即可。汤、肉一起吃。每天服1剂,连服3~5天。该方有扶正祛邪、疏风散寒、健脾止咳之功,用以治疗小儿体弱长期慢性咳嗽。

银耳雪梨膏:银耳10 克,雪梨1个,冰糖15 克。梨去核切片,加水适量,与水发银耳同煮至汤稠,再加入冰糖溶化即成。每日2次,吃梨耳饮汤。该方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小儿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及肺虚久咳之证。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为补益肺胃之上品;雪梨清肺止咳;冰糖滋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之证者颇佳。

小儿八宝粥:芡实6克,薏苡仁6克,白扁豆6克,莲子肉6克,山药6克,红枣6克,桂圆肉6克,百合6克,粳米100 克,白糖适量。先将以上8味去杂质,入锅煎煮40分钟,与淘洗干净的粳米、白糖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连服数天。具有健脾补肾,润肺止咳,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久咳体弱,口干喜饮,咳嗽痰少,夜不能眠等证。

三、护理

1.家庭护理

①适寒温,慎起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温、湿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削弱孩子的免疫力,影响咳嗽的恢复,所以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28℃。污浊不洁的空气是幼儿咳嗽的诱因,要避免室内人员过多。厨房油烟,室内烟雾,都可使小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加重咳嗽;父母应禁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定的湿度有利于呼吸道黏膜活动,利于把气管内壁的尘埃排出,但幼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当室内空气干燥时黏膜变干,痰液不易咳出,导致咳嗽。及时调整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常用的办法是在室内放盆水,或直接在地上洒些水。

要根据气候变化给孩子适当增减衣服,不宜穿得过多。因为保暖太过,会使孩子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反而不利于咳嗽的恢复。要谨记“若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小儿日常的衣着应以活动时微汗出为宜,切忌厚衣重帽。宋代医家陈文中在《小儿病源方论》中指出:“要暖背暖肚,足暖头凉,心胸凉”如果小儿夜间睡眠不好,经常因踢被子而致受邪咳嗽,家长可为他们自制一睡袋。

②护脾肺,强体质。小儿时期虽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因此,易患咳嗽的小儿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通过加强锻炼达到改善患儿体质,增强免疫功能,使脾肺强盛,减少发病的目的。隋代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中指出:“天和暖风之时,令母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体质太差者,可给予免疫制剂,如注射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但应合理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把药物当作日常保健品使用,以保护小儿自身的调节能力,减少发病的机会。

③调饮食,护脾胃。养成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不好正餐千万不给零食,饮食勿过饥过饱,少食生冷辛辣之品,以免损伤脾胃。我国古代医家历来重视调理小儿的脾胃,明代医家万全尤其指出:“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故在治疗小儿咳嗽时,注意顾护脾胃,杜绝“痰之源”,则对于咳嗽的治疗和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畅情志,利咽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小儿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养成讲道理、合群的性格,少发脾气,不大声喊叫,减少或避免过度发音讲话。少食辛辣香燥和刺激性食物,多吃富有营养,以及有清润作用的食物,以利咽喉的发育和保护。

2.久咳饮食宜忌

饮食疗法对久咳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小儿容易接受。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食物,可助湿生痰,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这些食物应减少食用。辣椒、胡椒、生葱、芥末等辛辣之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使咳嗽加重,应避免食用。因此,孩子长期咳嗽要慎食海鲜类食物,也可少量试食,如咳嗽不加重,才可放心选用。过甜的瓜果和糖果最好也不要吃。

当咳嗽伴有发热时,应给患儿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助排毒和解热,其形式可有多种,如凉开水、米汤、鲜橘汁、西瓜汁、金银花露、绿豆汤等。还须给患儿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等。

咳嗽伴有咯血时,可选择含维生素C较丰富的水果给孩子食用。避免酸味过浓的果汁和香辣调料,食物不宜过热,以免诱发咯血。

咳嗽伴有呼吸急促、憋气时,应选择无刺激性的饮料给孩子食用,如凉开水、米汤等,少饮用含碳酸的饮料如可乐,以免频繁嗳气加重呼吸困难。此时忌食炒蚕豆、炒瓜子及花生等,以免呛入气管中。

咳嗽伴有食欲不振时,在烹调法和食物品种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以清淡、爽口、适应孩子口味为宜。菜肴要避免过咸,尽量以蒸煮为主,不要油炸煎烩。

中医辨证为肺虚咳嗽时,食宜补肺之品,如山药、薏苡仁、百合等;忌食甜腻不消化食物,如油煎食品、巧克力等。如为痰热咳嗽,食宜辛凉甘寒食品,如竹笋、西瓜、荸荠、甘蔗等;忌食辛辣食品,如葱、姜、茴香、花椒、大蒜等。

总之,虚证与寒证咳嗽,忌食生冷瓜果等寒凉食品;实证与热证,忌食辛辣厚味等热性食品。如风寒咳嗽,宜选用葱、姜、桂皮等,辛温散寒和滋补食品,此不仅有助于药力,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在服药期间有些药物忌食某些食品,反之某些食品又可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说明服药忌口非常重要。如:在风寒咳嗽期,常用药物多是辛温散寒药。如果此时服用生冷瓜果等寒凉食品,就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在服用桔梗、甘草时,应忌食猪肉,否则容易产生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影响疗效。

猜你喜欢
小儿患儿孩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