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全身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2012-01-23 19:21王经天龚家顺陈功杨红明普云霞王兴宏王艳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期
关键词:飞利浦后处理造影剂

王经天 龚家顺 陈功 杨红明 普云霞 王兴宏 王艳玲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实用、无创的检查方法,可同时显示血管腔内、腔外及血管管壁的病变,全身各大脏器血管均可行CTA检查。本院2010年7月~2011年10月利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机,成功检查全身大血管CT成像(CTA)51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9例中男296例,女223例,男女比例1.33∶1。年龄21~83岁,平均52岁。

1.2 仪器 飞利浦64层螺旋CT机,飞利浦8G内存后处理高级软件,飞利浦心电监控仪,美国EZEM双筒高压注射器。

1.3 造影剂选择 选用非粒子型造影剂碘佛醇,碘浓度320 mg/ml。

1.4 操作方法 嘱患者仰卧,于肘部粗大静脉置入19号留置针(也可事先留置),并与双筒高压注射器连接,检查心脏及冠状动脉时必须配有心电监控,期间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训练好患者的屏气动作。扫出CT定位像后,设置扫描范围、扫描条件。选择120 kv管电压,250~350 mA管电流,层厚0.6~0.8 mm。球管转速为每圈0.35 s。设置手动调节扫描或自动触发扫描程序,根据检查的部位不同造影剂用量为30~90 ml,造影剂流速为4~5 ml/s。注射造影剂前先试注生理盐水30 ml,观察有无外漏外渗现象,CT扫描与造影剂注射同时进行,造影剂注射完毕后追加注射生理盐水30 ml,以便让造影剂得以充分利用和减少静脉伪影。当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达到一定峰值时即进行CT扫描。

CT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利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AVA),进行图像后处理,根据不同部位、不同血管及临床需求,笔者常用的后处理技术是多平面重建(MPR),包括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C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重组(VR)。通常是多种重建技术的结合,最终得到所需要的图像。

2 结果

519例CT血管成像均顺利完成检查,血管显示好,图像清晰,分辨力高,成功率100%。其中头、颈部血管成像389例,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51例,胸、腹主动脉成像30例,肺血管成像14例,门静脉成像14例,肾动脉成像10例,髂总动脉成像5例,双下肢动脉成像4例,锁骨下动脉2例。阳性359例,总阳性率69.1%,其中钙化及硬化斑块287例,狭窄92例,动脉瘤34例,闭塞29例,主动脉夹层5例,血管畸形及变异31例。

3 讨论

3.1 概述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来的一门技术,是以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为基础,通过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后扫描,以达到显示所需血管为目的的一项检查技术,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应用,更让人类可以常规使用无创技术使血管成像,为血管病变的检查开创了新的篇章[1]。

3.2 造影剂的选择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已不主张做碘过敏试验,因为碘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影响真实性及医生的判断[2],笔者采用非粒子型造影剂碘佛醇,碘浓度为320 mg/ml,所有病例无一例出现造影剂所致的不良反应。注射过程中需严防造影剂外漏,因含碘造影剂外漏进入软组织后肿痛明显,消肿慢,甚至有坏死的可能。本组病例中有4例出现造影剂外漏现象,笔者的处理经验是立即用地塞米松1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用纱布浸泡后敷贴患处,患者肿痛程度明显减轻,2 d左右恢复正常,效果较好。

3.3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训练好患者的屏气出气动作,特别是心脏冠脉成像及肺动脉成像尤为重要。设置好扫描速度、扫描延时时间、层厚层距、电压电流等,选择好造影剂的浓度、剂量、注射速率等。图像后处理的图像质量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关系很大,有时会出现“假阳性”表现,所以在进行图像后处理时,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尽量回顾性分析原始图像,对图像重建质量有很大帮助。

3.4CTA与血管造影(DSA)的比较 血管造影(DSA)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在造影的同时还可进行介入治疗,但对血管壁、血管周围组织病变的显示不如CTA;对于很多血管如头颈部血管造影,DSA需要分别进行,造影剂用量大,且操作复杂,有创伤性,检查费用高,不易让患者接受。而DSA的劣势恰好又是CTA的优势所在,CTA操作简单、无创、安全实用,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可同时显示血管腔内、腔外及血管管壁的病变,对含钙化的病变显示明显优于DSA,从而成为很多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及介入术前的筛查手段。CTA在很大程度上可替代有创性的DSA检查。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实用、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可实现血管的精细解剖图像,对血管壁及血管以外的病变显示也有其独到的优势,对血管病变程度和范围显示效果已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是血管病变介入术前的最佳筛查手段。在临床应用的选择上,与血管造影(DSA)相比,CTA以更小的危险性而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更容易普及,从而成为很多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所以,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1]梁长虹,赵振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106.

[2]张兆琪.心血管64排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0.

猜你喜欢
飞利浦后处理造影剂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尖端科技打造精彩视听体验 飞利浦电视/Soundbar品鉴会实录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飞利浦Hue Play渐变光带发布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飞利浦“不达标”,羽博有效放电量低
飞利浦开启全新“汽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