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母细胞瘤26例临床分析

2012-01-24 02:54李彦格管玉洁邹旭凤李慧霞毛彦娜刘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1期
关键词:危组母细胞骨髓

李彦格 管玉洁 邹旭凤 李慧霞 毛彦娜 刘炜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26例临床分析

李彦格 管玉洁 邹旭凤 李慧霞 毛彦娜 刘炜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我院收治的26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NB以贫血、发热、骨痛或关节痛、腹痛为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确诊时多有转移。经骨髓细胞形态学、B超、CT及病理检查等确诊。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检查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升高。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尿VMA检测阴性不能排除NB,B超、CT可提高肿瘤检出率。

神经母细胞瘤;儿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10年我院共收治NB患儿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个月 ~9岁,其中 <1岁5例,1~3岁9例,3~9岁12例。

1.2 临床表现 贫血26例,淋巴结肿大18例,肝脏肿大19例,发热14例,骨痛或关节痛12例,腹痛腹胀5例,头皮肿物3例,腹部包块6例,颈部肿物2例,肿瘤原发于腹部23例,原发于纵隔3例。确诊时已转移22例,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髓(22例)和淋巴结(22例),其次为肝脏(6例),少见部位为肾脏(4例)、皮肤(3例)、脑实质(2例)、眼眶(2例)。

1.3 辅助检查 26例血常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升高3例,降低9例;血小板降低8例。乳酸脱氢酶检查26例,升高25例;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查17例,升高15例;血清铁蛋白检查20例,升高17例,尿液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检查20例,其中阳性12例,骨髓穿刺涂片26例,22例存在骨髓转移,病理组织活检23例,均证实为NB。腹部B超检查26例,发现病灶23例,CT检查26例,发现异常23例。全身骨扫描14例,发现骨转移7例。

1.4 确诊方法 26例中,23例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取肿瘤组织,病理确诊为NB;22例经骨髓涂片发现典型的菊花团样细胞,结合其他影像学、实验室及生化检查和临床表现而确诊。

1.5 治疗与转归 根据年龄及分期结果将患者分为高、中、低危三组。低危组:Ⅰ期。中危组:Ⅱ期或Ⅳs期,或年龄<18个月。高危组:其他Ⅲ期、Ⅳ期。高危组方案20例,中危组4例,低危组2例。1)低危组:先手术,术后OPEC(长春新碱1.5 mg/m2d1;环磷酰胺1 200 mg/m2d1;顺铂90 mg/m2d2;依托泊甙150 mg/m2d4)、OPAC(将OPEC方案中依托泊甙改为阿霉素30 mg/m2d4)交替3个疗程后停药随访。如年龄<18个月不化疗,密切随访观察。2)中危组: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时先化疗,约2~4个疗程经评估肿瘤可基本完全切除时进行手术,临床完全缓解后加用4个疗程停药。必要时行二次手术。3)高危组:明确诊断后化疗,应用A(长春新碱 1.5 mg/m2d1、8;环磷酰胺1 000 mg/m2d1、2;顺铂25 mg/m2d1~5;依托泊甙100 mg/m2d1~5)、B(异环磷酰胺1.5 g/m2d1 ~5、吡喃阿霉素30 mg/m2d1、卡铂450 mg/m2d2)方案交替约2~4个疗程经评估肿瘤可基本完全切除时进行手术,临床完全缓解后加用4个疗程停药。年龄<12个月者化疗剂量减少25%。高、中危组不超过12个疗程。化疗中病情进展时退出本方案行个体化治疗。全组26例患者,随访期为2个月至90个月,中位18个月。通过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获得CR 16例,获得PR 6例。16例CR病例于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肿瘤复发8例,因疾病进展或复发而死亡12例。

2 讨论

NB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肾上腺体质,也可起源于肾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经分布的部位。由于肿瘤原发灶不一,60%患儿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50%血液系统转移,其中绝大多数位于骨或骨髓[2]。是否存在转移灶及转移的部位决定了临床表现的多种多样,对婴幼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腹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NB因肿瘤发生的部位、分化程度的不同其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生物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NB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诊断时多为Ⅳ期。从本组看,NB原发于腹腔最多,其次是胸腔纵隔,其他部位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多样,主要有不规则发热且热程长,不同程度的贫血,关节痛,腹痛,腹部包块等。因首发症状多为发热、贫血、骨关节痛,故易误诊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类风湿病、骨髓炎。因此凡遇不明原因腹痛、发热、贫血者,应警惕NB,并作相应的检查如腹部B超和CT、骨髓检查、血生化、NEC、尿VMA检查等,以免误诊。若能同时进行原癌基因NMYC分析.骨扫描对估计NB预后有极大帮助[3]。NB的特征之一是发展迅速,早期即出现转移,且与原发灶大小无关[4]。以骨髓转移最常见,转移至颅顶骨和胫骨是NB的晚期表现,预后差[5]。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婴幼儿进行NB的筛查,如日本自1981年起用尿VMA试纸法,近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NB[6],若条件允许对婴儿可以作为常规检查,以早期发现。

综上所述,NB作为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等,诊断时多已经发展为晚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差,临床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小儿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此,NB的诊断和治疗是需要儿外科、儿童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多学科协作的工作。相信随着儿童肿瘤医疗工作的深入发展,诊断及治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恶性肿瘤患儿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开辟一个新领域。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80.

[2] Stevm GD.gathrlte IL Badiolaheled me.aioddaenzylguanidinc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blastoma.Nudear Medicine Biol,2008,31:35-48.

[3] 檀卫平,见须英雄,马渊理.神经母细胞瘤60例预后因素分析.中山大学学报,2003,24(1):92-96.

[4] 林艺能,刘巧丹,夏云飞.神经母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6(4):243-248.

[5] 柳雅玲,金岩,王琳.小儿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泰山医学院学报,1998,19(3):200-202.

[6] 符仁义,刘玉峰.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7.

Clinical analysis of 26 patients with children’s neuroblastoma

LI Yan-ge,GUAN Yu-jie,ZOU Xu-feng,et al.Dpartmendt of Hematology,Children’s Hospiatl of Zhengzhou,Zhengzhou 450053,China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s neuro blastoma(NB),so as 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tment.Methods 26 cases o f NB diagnosed by marrow morphology,bultrasonic,CT and pathology from 2003 to 2010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study.Results Its commonclinical feature in 26 patients were anemia,fever,ostealgia or arthralgia,and pain in abdomen.The most common primary fociof NB was found in abdomen.The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most patient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The positive incidences of urine VMA NEC and LDH.Conclusion Bone marrow examination is important for early diagnosis.NB can not be excluded if the result of urine VMA is negative.B ultrasonic and CT can improve positive incidence.

Neuro blastoma;Children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淋巴瘤之后居第四位,约占小儿恶性实体瘤的10%[1]。由于NB的恶性程度高,发生全身转移较早,预后差,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治疗而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来诊治的20例NB患儿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11.096

450053 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短篇论著·

猜你喜欢
危组母细胞骨髓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赞美骨髓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