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护理

2012-01-24 11:36倪晓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脊髓颈椎水肿

倪晓敏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自贡 643000)

颈椎骨折多由高处坠落或车祸伤所致,多合并有颈脊髓损伤,临床上表现为四肢瘫或不全瘫痪。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35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治疗,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l7岁,平均53岁。患者入院后均在局麻下采用颅骨牵引术,完善术前准备后,择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及脊髓减压术。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颈椎骨折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或瘫痪,丧失生活工作能力,患者常表现为绝望、焦虑、恐惧等。我们应加强沟通,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点,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绝望情绪,逐步的向患者讲解病情,使其配合治疗护理工作。鼓励家庭成员参与,介绍成功病例,增强信心。

2.2 牵引护理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在局麻下采用颅骨牵引,使脱位的椎体复位及避免颈髓的继发性损伤,牵引重量为3~5kg。对行牵引术的患者要注意:①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随时检查有无牵引对抗、移位或脱落,检查牵引的方向和重量是否正确,使牵引力的方向与身体长轴保持平行,避免造成颈椎错位,牵引重量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增减,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②严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活动感觉、循环情况。③保持针眼部位的清洁干燥,针眼处滴注75%酒精2次/天,针眼处如有结痂,切勿去除;针孔处纱布渗血渗液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2.3 颈椎骨折手术的护理

本组患者均先行颅骨牵引术再行择期手术治疗。

2.3.1 术前准备

①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备血。②颈前路手术,术前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使患者对术中的牵拉具有适应性。③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吸痰装置,负压吸引器等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

2.3.2 术后护理

①患者术后回病房搬运时需固定头部,使头颈随躯干在同一平面上,切忌颈部旋转、伸屈、侧偏。术后取平卧位,颈部应制动,保持中立位,颈部两侧用砂袋固定;24h后可改为颈围固定制动。尽可能避免活动颈部,以减少出血,防止植骨块的脱落移位。患者清醒后可翻身,应小角度转动体位,翻身时1人固定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头部,采用2~3人保持轴线翻身,防止脊柱扭曲。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特别是呼吸情况。颈前路手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伴颈部增粗,多为颈深部血肿压迫所致;颈后路手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多系局部血肿压迫或水肿反应所致;术后发生呼吸困难不伴颈部肿胀的,多为喉头水肿引起A。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术后24h要特别注意伤口局部出血情况,短时间内出血多伴有生命体征改变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保持创腔引流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确保引流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若24小时引流量超过400mL,色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如引流液颜色淡,量多,伤口局部渗出多,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发生。严密观察四肢活动感觉、肌力情况,与术前比较,并详细记录。如出现局部、单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加重,活动感觉减弱甚至消失,应及时报告医生。颈前路手术,由于术中对咽、喉、食管及气管的牵拉,术后可出现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术后早期易因各种刺激诱发喉头水肿或痉挛,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应注意观察。

2.4 饮食的护理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逐步过渡到普食;多吃水果及蔬菜,多饮水,加强营养。颈前路手术24~48h内可嘱患者多食冷饮,以减轻咽部充血、水肿。24~48h后,随着咽部水肿消退,疼痛减轻,吞咽与进食饮食情况应逐渐改善。如疼痛反而加重,应警惕植骨块脱落的可能,应及时采取措施。

2.5 并发症预防护理

2.5.1 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因颈椎骨折压迫颈脊髓容易导致呼吸肌麻痹,血液循环减弱,无力咳嗽,痰液瘀积难以排出,而发生肺部感染;手术插管易损伤呼吸道,致喉头水肿。因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多饮水;帮助患者叩背排痰,;可予庆大霉素针、糜蛋白酶针、地塞米松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出现呼吸困难,可早期行气管切开。

2.5.2 预防泌尿系感染

留置导尿管易引起感染,因此每天行尿道口护理2次,每天更换尿袋1次;男性患者每2周更换尿管1次,女性每周更换1次。在更换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以达到冲冼的作用。还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有无混浊、沉淀。

2.5.3 积极预防压疮

患者睡气垫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柔软,无皱折;要做好皮肤护理,对易受压部位行局部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用体位垫垫空骨突部位,避免受压形成压疮;每2h给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采取轴线翻身法,侧卧位要用枕垫将患者垫好,防止脊柱扭曲,两膝间垫软枕。颈椎骨折患者要注意防止枕部受压,可用棉圈垫空,使用颈托的患者要观察边缘有无压迫。

2.5.4 预防四肢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肢体,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按摩肢体,应用肢体气压治疗仪,促进血液循环。

2.6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功能锻炼。为了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避免关节僵硬,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远端小范围的关节运动、股四头肌有节奏地收缩与放松活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按摩,按摩时手法应轻柔,缓慢。晚期则鼓励患者进行撑臂,伸、屈膝关节等方面的功能锻炼。每日不定期活动数次,每次15~30min,被动活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准,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与时间,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适应。经过拍片植骨间隙融合后,可行颈部锻炼,如颈部的屈伸以及左右旋转的锻炼。患者出院后瞩其继续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3 结 果

本组35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除1例因呼吸衰竭于术后2周死亡外,其他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24例颈髓部分损伤患者有15例恢复行走能力,11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感觉功能部分改善。

4 讨 论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治疗;手术前后对患者给予了正确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指导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降低了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脊髓颈椎水肿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