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医三因学说

2012-01-25 15:01泽翁拥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胃火时令培根

泽翁拥忠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藏医药学具有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藏族人民长期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对人民的繁衍生息和防病健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藏医药学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史书记载最早的藏医药理论典籍是西藏本土宗教雍仲本教始祖鄧巴辛绕米沃切 ()口述其长子杰布赤西()编纂记录的《本教四部医续》,随着时间的推演加强同周边民族、地区学术经验交流,使得藏医药理论体系逐渐得以完善,先后有《医学大全》、 《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典籍问世。公元八世纪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在前贤们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的整理编纂了举世著作藏医《四部医典》,是藏医药理论典籍中的权威之作,该典籍涵盖了藏医基础、临床及实践技能的全面内容,是学习藏医学的必修科目。三因理论从基础到临床、生理到病理贯穿了藏学理论体系始终,是藏医学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1 三因间的相互关联

藏医理论认为正常的人体是由三因、七大物质、秽物相互依存而构成,七大物质、秽物与三因之间是依存与被依存关系。三因即是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总称,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之下这三种本质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三因的依存即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典籍《蓝琉璃》记载“三因任意一个发生危机时,其它两者即刻紊乱,这是互为依存之故”阐明了三因的依存关系是机体器官功能的依存关系。赤巴觉久的食物腐熟作用主要是在培根疟及的搅拌磨碎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培根疟及的磨碎分解环节出现问题时,那么赤巴觉久的食物腐熟作用也受到影响。同样当赤巴觉久发生变化时,也可影响其它两者。三因的制约不是任意而定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位的关系。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中以“隆之定量满膀胱,赤巴之量满精囊,培根所需三捧量”阐述了三因的一定的量的关系。《月王药诊》:“三因量与位之变,危体安神与健康。”三因之间量和位的制约关系发生变化时打破了三因的平衡系统,则会导致疾病。

三因具有二十个性质,其包括隆具有糙、轻、寒、微、硬和动的特性。《太琉·无垢普明》中道:“隆的性质不太热,于是定为寒,但与其他二因 (赤巴和培根)相混合时,则显不寒不热的性质”。《词义·太阳》中道:“所谓寒是针对性质不热,表现出冷的症状,用热性药物治疗而言的。”赤巴具有热、锐、臭、轻、泻、湿、腻的特性。《月光》中道:“赤巴的腻指稍有油腻之意”。《大疏·无垢普明》中道:“赤巴属火,因而被火溶化后的精华、糟粕易下泻。被火溶化的精华、精液、汗等湿性物质从体内渗滴,将这种特性称之为泻,泻和湿等特性是针对赤巴的作用而言的,不是赤巴的本质特征;培根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的特性,宏观三因的动态平衡与微观的三因二十性间的平衡息息相关,三因二十性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性质平衡失态均会导致三因平衡紊乱,是肌体发生病变的根本因素。”

2 三因的分类及功能

2.1 三因的分类 三因隆、赤巴、培根主要居于人体的下、中、上部而功能遍布于全身维持着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功能,由于三因各自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将三因细分为十五个种类。隆分为索增隆居于囟门部、紧久隆居于胸部、麦娘姆隆居于胃部、吐塞隆居于肛门部、恰不欺隆居于心脏。赤巴分为赤巴觉久居于胃部、赤巴当己居于肝脏、赤巴朱谢居于心脏、赤巴同己居于眼、赤巴多塞居于皮肤。培根分为培根登及居于胸部、培根疟及居于胃部、培根娘及居于舌、培根寸及居于心脏、培根局尔及居于关节。

2.2 三因的功能 隆是主导人体全身各部位的一种动力,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具有“气”的性质。 “赤巴”是主导人体各内脏的机能活动,促进消化、吸收及热能和智慧的产生,具有“火”和“热”的性质。 “培根”具有人体运化食物与调节水液等重要作用,可以调节消化及水分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具有“水”和“土”的性质。三者虽然各有特点自具职能,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机能。

3 三因对人体性格特征的影响

根据构成人体三因成分的多寡将人体类型分为七种(单一型3类、混合型3类、聚合型1类)。精液和经血含隆的成分偏胜或者孕妇食轻、糙的饮食过多,行轻、糙的起居过剧,此时出生的人属隆型人其特点是消瘦、面色灰黑、畏寒、爱说唱、性格开朗、体格较小;精液和经血含三因赤巴的成分偏胜或者孕妇食、行诱发赤巴的饮食、起居过多,此时出生的人属赤巴型人其特点是易饥渴、多汗、体臭、面色发黄、性格倔强、体格适中;精经含培根成分偏胜或孕妇食、行诱发培根的饮食起居过多而出生的人属于培根型人其特点是身体肥胖、面色发白、嗜睡、性格温和、体格高大。混合型、聚合型的性格特征是单一型特的综合体。

4 三因与胃火、腹软硬度的影响

胃火是消化饮食的热能。胃火具有促使人体保持健康无病、增强容泽、、延年益寿、增强七精华等功能。根据三因成分的多寡导致人体类型偏差从而影响了胃火的功能,隆类型人的胃火大小失衡,赤巴类型认的胃火锐利,培根类型人的胃火较小,三因聚合型胃火大小均匀,导致了不同类型人的饭量食欲大小的差异。

藏医学根据胃肠道对外部饮食药物刺激的敏感度的强弱将划分腹部软硬度,隆型人的腹部硬对水、土性质的食物、峻泻药的敏感度较低难以泻下;赤巴型的人腹部软(赤巴具有锐、泻下、湿特性的缘故)饮食及药物的敏感度较强,不仅服用缓泻药要泻下,而且不习惯、不洁饮食均可引起腹泻;培根型的人腹部软硬适中 (具有水源、土源钝的性质之故)饮食及药物的敏感度适中,服用药量泻药会腹泻而食一般食物时不腹泻。

5 三因与时令环境变化的关系

因世事无常之故生理状态下三因在常量范围内刹那与刹那间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当受到时令、邪气、饮食、起居等因素影响时即刻会扰乱了三因素的动态平衡关系,继而扰乱三因、七大物质与秽物之间的平衡导致人体疾病的产生。三因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这种动态平衡时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健康),因时令等因素破坏了三因的动态平衡扰乱情志不舒时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 (亚健康),过度的饮食、起居和异常的时令邪气打破三因间的动态平衡 (内平衡)和三因七大物质秽物间的平衡 (外平衡),侵害七精华及秽物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在时令邪气饮食起居的干扰下,三因间的动态平衡 (内平衡)和三因七大物质秽物间的平衡 (外平衡)逐渐失调下人的肌体渐由健康—亚健康疾病转变。针对这一现象的变故《四部医典·论述部》专门记载有饮食和起居行为篇章,主要记载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养成保健预防的方法。时令季节的变化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是人们无法干预的自然现象,但是由于时令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处在这一整体中的人体三因的波动,当时令发生变化而波动人体三因间 (内环境)的平衡时需用季节性的饮食和起居行为去调控平衡。

藏医学理论将一年分春季、热季、夏季、秋季、上冬、下冬六个季节,根据人体三因素刹那间变化规律,热季、夏季、秋季依次为隆蓄、发、息的时令,由于热季轻浮和粗糙的外界环境与人体三因中隆的性质较温和,但由于热季气候炎热的性质抑制隆的寒等性质,故隆蓄积而不能发作,到了夏季风雨增多,寒冷势力增强,随即隆便发作起来,秋季由于热腻滋润之故,隆随即平息。夏季、秋季、上冬依次为赤巴蓄、发、息的时令,夏季环境的腻润性质促使赤巴潜伏,但是风邪寒凉的抑制下便不能发作,秋季湿润温热之故导致赤巴病发作,上冬气候寒凉,赤巴病平息。下冬、春季、热季依次为培根蓄、发、息的时令,下冬由于气候出现寒冷、湿润、沉重之故,培根病潜伏,由于高寒凝固下培根不能发作,形成一个团状,春季由于气候温暖,凝固的培根被解冻而培根病发作;热季轻浮粗粝的气候,使培根病平息。一日中的清晨和傍晚是隆升发的时间段,正午、午夜是赤巴升发时间段,上午、下午是培根生发时间段,三餐中的早餐时间段即是三因中隆升发的时间,那么此时应食用重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平息轻、糙等性质的隆升发,午餐时间段即是三因中赤巴升发时间,由于赤巴属热具有促进消化和腐熟食物、易饥渴等的功能之故此时需要食用大量的钝、凉等食物平息热、锐等性质的赤巴升发,晚餐时间段属于培根升发的时间段,由于培根升发导致胃火即能消赤巴的功能处于低谷状态,消化腐熟食物的功能减弱,故此时应少量食用轻、糙的食物平息培根生发,综上述应提倡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良好饮食习惯。

6 结语

维持三因间正常的平衡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由于内外因素发生变化,三因平衡失调导致三因素、七大物质及秽物在互相不断矛盾继而产生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一切疾病均需用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等办法来进行调整,使其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使其肌体达到健康。

[1]玉妥元旦贡布.四部医典[M].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12.

[2]第司桑吉加措.蓝琉璃》[M].民族出版社,2004.08.

[3]玛哈雅纳,等.月王药诊》[M].民族出版社,2006.01.

[4]土登次仁.藏医学百科全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1.

[5]尼玛次仁.藏医学概论[M].民族出版社,2011.08.

[6]桑木旦.藏医人体学[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09.

[7]桑木旦.藏医药史[M].西藏人们出版社.

猜你喜欢
胃火时令培根
春季时令尝鲜
时令湖——艾尔湖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如何去胃火
Jerry&Judy:苏州印象是彩色的,四季分明时令如期而至
胃火大怎么解决?5种食物帮你有效降胃火
如何去胃火
一首春季时令菜 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阅读培根,图像深度的可能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