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圈养模式的思考

2012-01-25 16:11吴永中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养羊业秸杆东乡

吴永中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畜牧兽医站,六盘水 5535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羊肉正以品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而备受青睐,从而带动了养羊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就盘县珠东乡发展山羊圈养的情况进行分析,供读者借鉴。

1 珠东乡养羊业发展的现状

珠东乡现存栏羊7 890只,全乡各村均有饲养。其中,钟山、左坡、法土、海子等村饲养量较大。饲养品种主要是本地黑山羊。目前,珠东乡养羊业发展的饲养方式仍然是以放牧为主的粗放饲养,投入少,技术含量低,风险小,经济效益较好,群众饲养积极性较高,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珠东乡山羊存栏4 879只,通过2年的发展,达到现在规模,现在还有继续增长之势。主要原因:经济效益高、见效快。一方面,放牧养羊具有饲养成本低的特点。另一方面,羊繁殖快,2年3胎,3~6只羔;生长快,羔羊6月即可出栏,养羊也就成为部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想项目。全年羊肉生产量可达125 t,市场潜力大。如,珠东乡养羊较多的钟山村,也是珠东乡养羊业发展最迅猛的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山羊饲养业,致使钟山村山羊饲养量与日俱增,从2009年的337只到2012年的986只,增长3倍。

2 存在问题

养羊业的蓬勃发展,使许多饲养户发了“羊财”。但由于传统放牧饲养方式的长期存在,养羊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珠东乡属山区,林地较多,乔林茂密,没有天然牧场,野生杂草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养羊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量羊群上山,易造成过量采食野草,啃食林木,破坏山林植被,野草生长退化,林木植被被毁,山体裸露等现象。

2.2 养羊业与其他各业的矛盾突显

珠东乡原有集体山场有的卖掉;有的承包;有的分给村民自行管理。村民们纷纷在自己的山场上发展林果。但因不能长年看管,出现了放牧羊群经过庄稼地时,路旁庄稼被啃,出现了一家益,多家受害的现象。

2.3 规模上不去,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主要以分散饲养如小规模生产为主要模式。以山羊饲养为例:80只以上规模户有2户,规模达不到一定量,则不能达到预期的规模效益,从而制约了山地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2.4 饲养不科学,技术含量低,影响经济效益

放牧养羊虽然简便易行,饲养成本低,但也存在饲养不科学,缺乏技术,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发展等弊端。由于放牧养殖,不利于管理,导致饲养水平低,放牧养羊增肥慢;放牧的羊群易交叉感染疾病;放牧中的自然友群退化,降低产量。饲养管理水平低,动物防疫如畜产品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养羊业生产要得到最佳效益,则要以最短时间,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畜产品。而珠东乡各农户、专业户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低,饲养周期长,品种良种化程度低,动物防疫观念薄弱,效益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差。如在山羊的养殖上存在着早配和近亲繁殖等问题,导至品种退化严重,加上以放牧为主的粗放型管理,使羊个小、营养跟不上,效益较低。另外,对疫病的防病意识不强,在疫病防治上大多数饲养户没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的先期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后果严重。

2.5 影响村内卫生环境,影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近2年,珠东乡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村级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道路整洁,村路平坦,然而,由于放牧,羊群过后粪尿满路,膻臭味弥漫,路边的花、草、树木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3 实行圈养的可行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养羊业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养羊业与林、果、农业的冲突,保证养羊业的稳定发展,推进圈养、半圈养势在必行。

3.1 养羊户的圈养积极性较高

山羊中毒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迫使养羊户不敢轻易上山放羊,而养羊的经济效益可观,又不愿舍弃养羊业,许多饲养户都在摸索圈养的经验,个别养羊户进行了圈养的偿试,效果很好。

3.2 丰富的秸杆资源是实行圈养、半圈养的物质基础

珠东乡有耕地面积7.72万亩,生产的各类秸杆达19 300 t。其中,玉米秸杆15 000 t,其他约4 300 t,如此多的秸秆资源,大部分遗弃田间,少部分烧灰用,白白浪费秸秆资源,如把秸秆经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处理制成粗饲料,则可饲养山羊达1.6万只,应广泛推广青贮、氨化、发酵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羊是耐粗食的反刍类动物,农作物秸杆是山羊圈养、半圈养不可缺少的饲料。乡内玉米、豆类、谷类等秸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秸杆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乡里每年可作饲料的秸杆拥有量1.93万 t,秸杆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有利于圈养的推广落实。

4 圈养的优势

4.1 保护生态环境

圈养保证了山林植被不受啃食,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水充失,农业也不受损害。

4.2 易管理、效益高

实行圈养后活动范围缩小,管理方便,能按时添加草料,育肥快,出栏早,效益高。

4.3 投资少

实行圈养,养羊户可就地取材,以泥土、秸杆为原料建造简易、舒适的羊舍。因此,建造羊舍投资很少。

4.4 充分利用家庭剩余劳动力

珠东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动力较多,实行圈养可充分利用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参与饲养劳动,减少雇人放牧的成本,从而增加收入。

4.5 易于疫病防治

圈养使不同的羊群相隔离,不易感染疫情。圈养也易于观察羊群的整体健康状况,便于发现疫情及时防治。

4.6 增加农作物产量

圈养可大量积肥,节省农业投入,又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4.7 为农户解决燃料问题

羊粪是生产沼气最好的原料,结合珠东乡沼气池建设较多的优势,可以通过羊粪生产沼气,为珠东乡农户解决燃料困难的问题。

4.8 发展山地养殖业迎合市场发展的要求

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将发生大的调整,动物蛋白食品将成为人们膳食构成的主题,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等特点,是理想的保健佳品,又是绿色食品,因此,倍受现代人的推崇。据调查,在盘县的几个工业乡镇及县城对商品羊及其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在这些地区随着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养羊业的比较,养羊效益低,放养空间要大,农户养羊积极性不高。而在珠东乡,由于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多,增加收入出路少,农民的收入除种烤烟收入外,主要靠畜牧业收入。山地养羊投入少、周期短、效益好,很容易被农民接受,是珠东乡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另外,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将发生大的调整,动物蛋白食品将成为人们膳食的主题,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等特点,是理想的保健佳品,又是绿色食品,倍受现代人的推崇。因此,珠东乡发展养羊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 建议

珠东乡养羊业推广圈养是养羊业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大力推行。

5.1 抓好圈养、半圈养的示范

使养羊户看到圈养、半圈养的优点和效益。

5.2 宣传培训

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广泛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圈养的好处,让广大养羊户充分认识圈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具体实施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5.3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羊户的饲养水平

圈养与放养相比,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畜牧、科技等相关业务部门应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重点提供先进的饲养技术、管理技术及疾病防治方法,尽快使广大养羊户全面掌握圈养的先进技术,提高圈养水平。同时,针对珠东乡绝大多数养羊户对优良品种重视不够,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开展好优良品种的宣传、引进、推广、普及工作,提高羊群质量,进一步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

5.4 加强市场引导和服务,保护广大养羊户的既得利益

养羊户对市场供求关系及供求信息知之甚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珠东乡推行圈养时相关部门应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职能,着力作好对养羊户的市场引导、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工作,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养羊户走出原有封闭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自闯市场,打开产品销路,寻求最优惠的产品市场价格,实现养羊的最高效益。

5.5 推广牧草种植,实行科学喂养

饲草饲料是发展养羊业的基础。珠东乡虽有较丰富的秸杆资源,但随着养羊户增多,不能完全满足圈养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号召养羊户根据自己的耕地面积及饲养数量,有计划地种植高质牧草大力发展饲料基地,加快饲草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的种植,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增加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即由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向三元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转变。加强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饲料作物的青贮、氨化、微贮技术,促进种草养畜的产业化进程。

5.6 将养羊业作为一种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市场对羊产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通过利用投资、信贷、价格和税收等经济手段,调整畜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要多渠道增加对养羊业的投入,做到统筹兼顾,可通过政府补助形式对新发展50头以上大户给予适当补助,大大提高养羊户的积极性。使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养羊业秸杆东乡
东乡记忆
一个我从未抵达过的地方——东乡
快乐东乡娃
海南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琼海文敬村为例①
践行“真教育”“大教育”的八年蜕变
——东乡三中发展掠记
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
“贷”动秸杆走四方
浅谈湖北省农村养羊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疆养羊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思考
太和县科学发展养羊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