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2012-01-25 16:11商则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产仔数公猪哺乳

商则强

(江苏省睢宁县梁集镇农技中心,睢宁 221200)

母猪的繁殖力及其仔猪的成活率是与母猪的品种、年龄、胎次、体质、饲养水平、与配公猪和配种方法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弄清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对合理利用母猪,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及仔猪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猪场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从母猪开始抓起。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的一个重要生产指标,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母猪产仔数和产仔成活率除与所配种公猪有密切关系,还与母猪排卵数、受精率及母猪自身状况等有关。所以要根据母猪的繁殖生理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及母猪产仔成活率。

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到80 kg左右,在日粮中适当增加钙磷比例。同时,要控制母猪的膘情为7~8成膘,不能养的过肥或过瘦,更不能当成育肥猪来养,饲喂2顿/d, 2.5 kg/d·头,配种前11~14 d,日饲喂量提高到3.5 kg。最好小群饲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给予充足光照,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青年母猪与公猪保持适当的接触,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有助于母猪排卵数增多。同时,易判断发情出现时间。青年母猪第1次配种时必须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即年龄、体型要合适,而且要达到目标体重,体内有足够的瘦肉和脂肪沉积。后备母猪身体状况越好,终生的生产性能就越好。在200~230日龄,120~130 kg·bw,在发情期开始配种。

2 母猪饲养管理

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配种前的母猪要求7~8成膘,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发情时间、受胎率、产仔数。断奶母猪的膘情应从产房抓起,哺乳母猪很容易因带仔而掉膘,而且一旦掉膘恢复很慢。确保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是保证母猪奶水和母猪膘情的重要因素,在任何季节都要确保哺乳母猪采食量6 kg/d以上。断奶后,短期优饲可增加淀粉采食量,提高母猪能量摄入量,可调节刺激母猪生殖激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促卵泡激素、雌激素的水平,使母猪及时发情并增加排卵数。对断奶后1周仍然不发情的母猪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经多次采取措施后仍然不发情的母猪要及时淘汰。坚决及时处理生产性能低劣的母猪。

3 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母猪发情持续期为3 d左右。公母猪适时交配是决定母猪能否受孕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因素。种公猪或公猪精液在影响的繁殖效率方面与母猪同样重要。因此要选择外形、繁殖性能、经济形状等优良公猪或公猪精液进行配种。公猪与待配母猪尽量同养于同幢猪舍,每天上、下午把公猪赶到母猪圈附近,进行发情鉴定或配种,配种应在静立反射的稳定期进行,采用2次配种法,2次间隔12~14 h,本交最好在早晚进行,人工授精每次输精量30~40 ml,含30~50亿精子。一般采取“早配老,晚配小,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老龄母猪发情时,适当早配,青年母猪发情适当晚配,断奶后发情早的母猪其发情时间长,需晚些配种;发情晚的母猪其发情持续时间短,应早配。首次配种后8~12 h重复配种,3胎以上母猪采用重复配种。多年的实践证明,交配在早、晚饲喂前进行,可确保受胎率达85%以上。如果配种前给母猪1次注射750~1 500 IU的孕马血清,并配合使用500~1 000 I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配种效果更佳。

4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确定母猪配种受孕后,即可进入妊娠前期(妊娠的前86 d)管理阶段。妊娠前期尤其是配种后2~3 d采食量过大或采食能量过高可造成胚胎死亡,所以在妊娠前期应使用妊娠母猪料严格限饲,并适当增加糠麸等高纤维饲料在饲粮中的比例,使妊娠母猪料的粗纤维水平达8%~10%,以防止孕猪过肥或长期便秘。冬季气候寒冷,母猪抗寒能力差,喂料要适当增加,特别是怀孕1个月以后。妊娠后期(妊娠第86 d至分娩)是胎儿快速生长阶段,必须给母猪提供丰富的营养,以保证胎儿的快速生长。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的补饲,可明显降低弱、死胎率,提高壮仔率。

配种受孕后,在整个妊娠期都要合理饲养。饲料必须按照“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喂给,而且要求质优、清洁,禁喂变质饲料。喂料时要适当搭配些轻泻料如麸皮等,以防便秘。妊娠母猪进出圈时,要严防滑倒,并避免追赶惊吓。配种后要单圈饲养。妊娠前40 d和妊娠后100 d是胚胎或胎儿死亡高峰期,应减少各种刺激(不要打骂、惊吓、防止热应激、不与公猪接触),妊娠30 d内和产前10 d内避免使用疫苗。

5 接产和哺乳期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是一项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仔猪的高死亡阶段,母猪分娩必须有人在场,及时清除口腔里的粘液,实施断脐、断尾、消毒及助产工作。让新生仔猪及早吃上初乳。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与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断奶重、仔猪出栏时间关系密切。哺乳母猪应饲喂高蛋白、高能量 营养均衡的哺乳母猪饲料,每天饲喂哺乳母猪3次以上。哺乳母猪产后3~5 d内必须放开自由采食,8~10 d后母猪每日喂4次,一定要达到充分采食。

6 仔猪提前断奶

对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补饲,补料以“新鲜可口,量少勤喂”为原则,用高能蛋白料和全价颗粒料补料。仔猪21日龄早期断奶,断奶时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温暖,断奶后保持原料、原圈。仔猪早期断奶,母猪可以早发情、早配种、分娩次数多、产仔多。

7 严格执行科学防疫程序

严格执行科学的猪病免疫程序,才能有效控制猪场传染病的流行,确保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如及时给待配母猪注射细小病毒疫苗,可以预防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等。给产前2月内母猪注射红痢、黄白痢疫苗,可以预防产后仔猪下痢等。总之,养猪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环环相扣。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可明显提高母猪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给养猪场(户)带来可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1]赵增荣. 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J]. 陕西农业科学,1960,(4):30.

[2]孙玉柱,谷宝仓. 母猪冬繁的技术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08,(11):5.

猜你喜欢
产仔数公猪哺乳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会哺乳的树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LP5TM与窝产仔数和初生重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