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肿头综合症的诊治

2012-01-25 16:11王世英于新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火鸡综合症病鸡

王世英 于新萍

(1.吉林省敦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敦化 133700;2.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敦化 133700)

鸡肿头综合症(SHS)又称粗头或面部蜂窝组织炎,是由禽肺病毒引起并继发大肠杆菌等病原感染的一种多因素传染性疾病。本病以头部肿胀、打喷嚏及其他呼吸道症状为特征。一旦发生,其传播非常迅速,可在1~2 d内使大多数鸡发病。肉用仔鸡及成鸡都有发生,且成鸡症状较幼鸡严重。该病南非首先于1980年报道。随后在英国、荷兰、法国、巴西、日本等都陆续有报道。我国在广西、广东、山东、河北及台湾等省区都发现了类似的病例。此病多发生于大型养鸡场,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养鸡大国,随着全球贸易及国内流通增加,该病发生机率增加。所以,各地区应特别重视该病的防制工作,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1 病原体

该病原是禽肺病毒,属肺病毒亚科火鸡肺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多形性,直径大小为80~200 nm。从火鸡分离的禽肺病毒株对脂溶剂敏感,在pH3~9之间稳定。置放于4℃12周,20℃4周,37℃2 d或50℃6 h即丧失活力。季胺化合物、乙醇、次氯酸钠等常用消毒剂均可有效杀灭病毒。不同地区的禽肺病毒毒株间存在抗原性差异,但从鸡体中分离的毒株与从火鸡中分离的毒株间有极高的相似性。

2 流行病学

本病常见于4~7周龄的商品肉鸡,也见于成年蛋鸡,传播迅速,2日内可波及全场各群。根据饲养管理和治疗情况的不同,发病率一般为10%~50%,病死率1%~20%不等,病程为10~14 d。最近的研究和现场观察证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或其他尚未鉴定的病原所引起的免疫抑制,能使鸡对鼻气管炎病毒的易感性升高,进而削弱鸡体对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的抵抗力。某些地方肿头综合征的发生具有季节性,表明恶劣的环境应激在本病的发生上有某种作用。不正确地接种呼吸道病活毒疫苗,过于频繁地接种或喷雾免疫接种不当,均可诱发肿头综合征。

3 临诊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喘气、打喷嚏,鼻腔流泡沫性分泌物,可听到呼吸磨擦音,羽毛被眼、鼻和耳的分泌物所污染。病鸡眼周围、头部及肉髯水肿,精神沉郁;眼结膜发炎,因泪腺肿大,内眼角呈卵圆形突出;严重病鸡眼完全闭合,下颔和颈上部也出现水肿。有的出现斜颈,脑定向力障碍,头部抽搐等神经症状。个别鸡出现角弓反张状,无法采食和饮水。

4 病理解剖

首先出现的病变是伴随打喷嚏而出现的鸡鼻甲骨粘膜轻微的瘀血,后发展到不严重的广泛的红色至紫色变化。在组织病理上,明显表现上皮变平,纤毛逐渐消失,上皮下充血和淋巴组织增生。上皮下充血与淋马组织增生还见于浆细胞增多的泪腺。尽管上呼吸道可能观察到轻度瘀血斑点和纤毛运动性降低,但气管在急性期一般没有影响。病鸡肿头是由于眼眶周围皮下水肿并扩张所致。在一些严重病例中,还出现肉髯的发绀与肿胀,肿大的头,剥离皮肤后,可看到皮下组织黄色水肿至化脓,眼睛肉眼病变仍保持正常,但眼睑由于水和结膜炎而关闭。疾病可发产生气管炎,有时发生肺坏死,组织学检查发现,水肿部位有淋巴细胞和异嗜白细胞集结。

5 诊断

鸡肿头综合征在临床上表现、头肿胀、特征性神经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助于该病的初步诊断,但要确诊此病有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等。

5.1 鉴别诊断

本病与大肠杆菌病的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本病很少有昏睡和下痢症状,大肠杆菌病一般到后期才出现肿头症状,且有明显的心包炎、肝周炎等病变。本病与传染性鼻炎的区别是:传染性鼻炎鼻腔内有大量鼻液,且有黄色结痂阻塞鼻孔,而肿头综合征无此现象。以颈部皮肤肿胀为特征的疾病还有巴氏杆菌病、支原体病、葡萄球菌病、新城疫等,而这些病同时见眶下窦的炎症;而鸡肿头综合症一般是眼球周围发生水肿和皮下组织炎,但鸡肿头综合症的自然病例中也存在眶下窦的病变。

5.2 病毒分离

采集鼻腔分泌物和从鼻窦刮下的组织、肿胀部位的组织,放于约4倍体积含有抗生素的PBS中置于室温1~2h,1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用450 nm过滤器过滤,将此病料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尿囊腔、气管环培养物(TOC)和单层细胞培养,观察相应的病变。但由于APV生长要求高和继发感染等原因,临床上很难分离到病毒。而无菌取水肿液或渗出物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作生化鉴定,可分离到大肠杆菌或嗜血杆菌、支原体等。

5.3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有ELISA法、病毒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其中ELISA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5.4 RT-PCR检测

M.Mase等采用RT-PCR法从数个病鸡群中检出7个阳性病鸡群,从其中2个阳性病鸡群中分离到APV。证明该法非常敏感,这给SHS的快速诊断带来了希望。

5.5 动物接种

取病料接种敏感鸡和火鸡可复制出相应的肿头症状与病变。

6 防治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要搞好环境卫生,排除该病的诱发因素。如高密度饲养、通风不良、鸡舍内氨气浓度高、粪便处理不及时等。

6.2 药物治疗

可用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及抗菌素进行治疗,控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继发感染。如庆大霉素1万U/kg·bw,肌肉注射,2次/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盐酸环丙沙星,1.25 g/kg水,2次/d,连用3 d,疗效显著。

6.3 病鸡隔离

搞好病鸡隔离和鸡舍消毒,对病鸡要及早隔离,鸡舍用0.4%过氧乙酸带鸡消毒,1次/d。

6.4 防止创伤感染

注意网上平养设备易造成鸡的创伤。

6.5 疫苗免疫

用大肠杆菌苗免疫时,剂量要掌握准确,剂量过大时可能引起该病发生。

猜你喜欢
火鸡综合症病鸡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读《小火鸡与狗妈妈》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梦游综合症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火鸡和牛屎
教你克服考试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