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犊牛腹泻

2012-01-25 16:11梁智睿李正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方剂茯苓白术

梁智睿 李正悟

(甘肃省华亭县畜牧兽医局,华亭 744100)

犊牛腹泻是犊牛临床常见病之一,以排粪次数频繁,便稀如粥状、液状或水样为主要表现,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犊牛常因腹泻时间延长而迅速消瘦,严重影响后天生长发育,病情严重者常造成脱水,甚至死亡。笔者在20多年临床实践中,在诊治该病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收效良好。

1 病因

1.1 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

(1)母畜体质。受生产过程影响,代谢发生紊乱,母乳品质不佳。(2)母乳分泌不足。犊牛舔食污物,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衡。不能满足犊牛哺乳而人工补饲不当,妨碍了消化腺正常机能活动。(3)犊牛自身免疫力底下。

1.2 病原菌感染

(1)外源性感染。犊牛舔食污物或饮用不洁之水等而受到病原菌侵袭。(2)内源性感染,多种因素引起犊牛应急反应,消化道菌群失衡。

1.3 寄生虫侵袭性腹泻

(1)犊牛哺乳时乳头或乳房因受带有寄生虫虫卵的粪便或污物污染。(2)犊牛在采食牧草的过程中感染虫卵而诱发寄生虫病性腹泻。

2 临床表现

犊牛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发生改变,即排白色或绿色水样及粘胨样稀便。一般轻症腹泻尚能饮食,重症腹泻则食欲下降或不食并伴有全身症状。如泻下黄色稀便时,稀便表面附着有粘胨样物或带血,粪便腥臭难闻,犊牛精神抑郁,哞叫不安,呼吸加深加快,心跳次数增多达85~100次/分,体温升高至39℃~41℃左右,被毛粗乱,皮肤弹性下降,眼眶下陷,眼神呆滞,鼻镜干燥变红,舌红或淡红少苔,口腔粘腻小便色黄而少。

3 治疗

3.1 西医治疗

轻度腹泻在治疗过程中以祛除病因为目的,以止泻为目标常采用以下药物治疗。(1)酶类助消化药,乳酶生、多酶片、鸡内金片等配合B族维生素及止痛药如颠茄片、胃得宁等。(2)水样便者可适当服用次碳酸铋或地芬诺酯,并加入抗生素如痢犊灵,磺胺脒或氯霉素等或肌肉注射痢菌净等。

3.2 重度腹泻

(1)粘液便或脓血便等热像显著者可加服三黄片或黄连素片,乙酰喹醇类药物并用维生素B6,颠茄片或胃得宁等,配合应用B族维生素及助消化药。(2)补液一般以静脉点滴为宜。多采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入适宜的静脉注射用抗菌药物。10%葡萄糖加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药物。补液原则:少量多次,每次补液视犊牛大小确定,每日可早晚2次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犊牛自然适应为宜。同时,视病情轻重及精神状况适当应用酸碱平衡药物和电解质平衡药物,如犊牛精神萎顿,口腔黏膜发赤,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步态蹒跚,食欲下降,适量加入碳酸氢钠注射液。犊牛精神抑郁,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腹泻,肠鸣音减弱,呼吸困难,尿量增多者,加入醋酸钾并先行输注。犊牛兴奋性增高,出现神经症状者可适量加入氯化钙或硫酸镁等药物。

3.3 中医治疗

犊牛腹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笔者根据犊牛腹泻缓急,新久及粪便性状及颜色及有无泡沫,粘液,血液及体温,心跳、呼吸,犊牛精神状况等综合辨析,将犊牛腹泻病分为以下几个症型辨证施治。

(1)寒湿泄泻: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化湿止泻。

方剂: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术、厚朴、半夏、大腹皮、茯苓、陈皮、白芷、甘草。

(2)湿热泻: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宽肠止泻。

方剂:葛根芩连汤,黄芩、葛根、黄连、木香。

(3)伤食泻:

治疗原则:消食化积,健脾止泻。

方剂:食积轻者用保和丸,山楂、健曲、半夏、茯苓、莱菔、枳实、陈皮、连翘、黄连。

重症者可选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3.4 脾虚泻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薏苡仁、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肉。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者可选用附子理中汤,久泻不止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3.5 脾肾阳虚泻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剂:四神丸合理中汤,附子、肉桂、干姜、白术、党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甘草。

3.6 气阴两伤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

方剂:人参乌梅汤,人参、乌梅、木瓜、莲肉、山药、炙甘草。

4 典型病例

病例1:湿热泻。

199 7年5月马峡镇赵庄村李某,2月龄犊牛已腹泻2日,诊见粪便色黄臭尿赤,眼结膜潮红,鼻镜发红,口色红且粘腻,泻下不爽,食欲下降,嗜卧,辨为湿热泻。治宜清热利湿,宽肠止泻。方药葛根苓连汤:葛根15 g、黄连10 g、黄芩10 g、木香10 g、炒薏米30 g、炒扁豆30 g、二花15 g、连翘15 g、白头翁15 g、厚朴10 g。同时,给予西药:(1)黄连素、磺胺脒、痢特灵、颠茄片。(2)维生素B6、地酚诺酯、乳酶生。(1)、(2)2方交替内服,静脉滴注,5%糖盐250 ml加黄白血痢康20 ml,10%葡萄糖200 ml加安钠咖10 ml,维生素C10 ml,肌酐10 ml。2日后腹泻止病愈。

病例2:寒湿泻。

200 3年4月上关乡王沟村杨某,3月龄犊牛腹泻数日,粪便色白且稀,便中带血,血色淡红,粪便不臭,腹胀痛,后肢踢腹、肠鸣、舌苔淡白,耳尖、鼻镜发凉,鼻流清涕,体温37.6℃。辨为寒湿泻,用藿香正气散。藿香20 g、紫苏10 g、大腹皮15 g、炒白术20 g、厚朴10 g、半夏10 g、茯苓15 g、陈皮10 g、白芷10 g、焦三仙(各)20 g、炮姜15 g、鸡内金30 g、炒扁豆30 g、炒薏米30 g、阿胶珠20 g、灶心土(适量)。肌肉注射痢菌净20 ml,注射2次/d,中药煎服,2次/d。

病例3:伤食泻。

200 9年6月山寨乡刘河村马某,3月龄犊牛已腹泻2日,粪便如水而白,气味酸臭有凝乳块,舌淡黄,体温38℃,辨为伤食腹泻。用保和丸加西药痢特灵,痢菌净粉,并配合服用维生素B6,乳酶生,地酚诺酯,肌肉注射痢菌净20 ml,2次/d。3周后又发生腹泻,粪便色黄清稀,腹痛不安,时轻时重,体瘦,腹泻2次/d,步态蹒跚,辨为脾气虚弱兼气阴两虚症,用参苓白术散和人参乌梅汤加减。人参20 g、炒白术20 g、茯苓15 g、甘草10 g、炒薏米30 g、炒扁豆30 g、山药20 g、砂仁15 g、乌梅30 g、莲肉20 g、木瓜15 g、麦冬20 g、五味20 g、厚朴10 g、陈皮10 g,煎服。同时,口服以下药物:颠茄片、乳酶生、维生素B6、痢特灵、氟哌酸、地酚诺酯。静脉滴注,5%糖盐250 ml加黄白血痢康20 ml,10%葡萄糖200 ml,加维生素C 20 ml,安钠咖10 ml,肌酐10 ml,地塞米松10 ml,滴注醋酸钾100 ml,肌肉注射痢菌净20 ml,2次/d,连用2 d,3 d后腹泻已止,因久泻伤阴继服人参乌梅汤1剂善后。

5 体会

犊牛脏体娇嫩,形体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服药比较困难。犊牛这种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要求我们在犊牛腹泻一症的诊治过程中始终遵循“精、准、稳”的方针。即对犊牛腹泻表象到实质必须认真细致,全面分析,做出比较“精确”的诊断。在选用药时力求药症对应比较“准确”,方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地。

猜你喜欢
方剂茯苓白术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云茯苓
云茯苓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