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2012-01-25 16:11陈淑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猪群病猪红细胞

陈淑艳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林南仓镇动物防疫监督站,玉田 064106)

猪群经过夏季高温的影响,特别是2012年气温高,降雨大,大部分猪只受热应激影响,造成脾肾功能失调,生长缓慢,免疫器官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忽冷忽热,猪群健康水平将明显波动,猪只个体或猪群容易发病。针对以上情况及多年夏秋防病经验,总结出夏秋季节猪群常发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1 病原体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数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附红细胞体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淡蓝色。在红细胞上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值。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性

附红细胞体寄生的宿主有鼠类、猪、绵羊、牛、狗、猫和人等。资料表明,国内已经检查到多种动物感染附红细胞体,包括马、驴、猪、牛、羊、兔、鼠等。

2.2 传染源

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免疫防御功能健全的猪,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相对低的水平,猪受强烈应激时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清学阴性的猪仍可能携带猪附红细胞体并传给其他动物。

2.3 传播途径

本病多发生于各种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高峰季节,如虱子、蚊蝇等可能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对一个被感染的猪群来说,附红细胞体病只会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低下的猪,许多应激因素可引起猪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分娩后易发病。如同时发生其他慢性传染病时,猪群可能暴发本病。(1)吸血昆虫和节肢动物传播。夏秋季节和雨水较多时节,吸血昆虫活动和繁殖的高峰期,直接通过血液传播。(2)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长期或短期接触可发生直接传播。(3)垂直传播主要指母猪经子宫感染胎猪。

3 临床症状

3.1 哺乳仔猪

5日内发病症状明显,新生仔猪出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黏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死亡。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3.2 育肥猪

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3 d。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42℃。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腹泻,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2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7 d,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3.3 母猪

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达42℃,厌食,偶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眼结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伴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4 病理变化

猪可见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全身肌肉色淡,皮下脂肪黄染,肝脏、肾脏、脾脏肿大,并且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不整齐。有粟粒大小的结节,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心包积液,心肌苍白,心内外膜及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灰红色的坏死灶,出血点,胃底部出血,坏死较严重,十二指肠黏膜脱落,肠管出血,膀胱积尿,颜色深黄色如浓茶样,胸腹腔有大量积液。

5 诊断

本病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液学指标变化。其中,实验室检查多以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染色血液涂片观察以及鲜血直接压片,所需设备和药品较少,且操作简单、快捷,检出率也较高,一般在半个小时内即可作出确切诊断。

5.1 相差显微镜观察法

从可疑病猪的耳尖采血,用玻璃棒蘸取血液1小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血液压片(也可制成悬滴标本),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在许多红细胞上都发现有猪附红细胞体,即可作出确切诊断。

5.2 鲜血压片镜检

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5.3 血片染色镜检

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细胞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

6 防治

6.1 治疗

(1)血虫净(或三氮眯、贝尼尔)。剂量5~10 mg/kg·bw,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2)咪唑苯脲。剂量1~3mg/kg·bw,1次/d,连用2~3 d。⑶ 四环素、土霉素(剂量10mg/kg·bw)和金霉素(剂量15 mg/kg·bw)口服,或肌注,或静注,连用7~14 d。

6.2 预防

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加强猪场的卫生防疫,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在温热夏秋季节应定期喷洒杀虫剂,以杀灭蚊、蝇、蜱、牛虻、体虱、跳蚤等吸血昆虫,消除传染媒介。发病猪只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应及时进行淘汰,以清除传染源。阳性猪群,饲料中可添加四环素等,以消除隐性感染。购入猪只要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可在饲料中添加上霉素或金霉素添加剂,或添加阿散酸90 mg/kg饲料,或添加洛沙砷45mg/kg饲料,连续使用30 d。

猜你喜欢
猪群病猪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