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科学使用

2012-01-25 16:11苏艳杰李志强张智炜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畜主病畜霉素

苏艳杰 李志强 生 浩 张智炜

(1.吉林省梅河口市兽药器械管理站,梅河口 135000;2.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局,通化 134003)

抗生素在基层兽医医疗单位使用频率较高,突出表现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诊所、兽药店以及规模畜禽养殖户滥用现象比较常见,以至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时,抗生素作用不佳。这不仅造成药物浪费,甚至导致耐药菌株扩散,而发生二重感染,形成合并症,延长病程。

1 滥用抗生素表现

1.1 第1类抗菌药与第3类抗菌药联合应用

临床将抗菌药物分为4大类:第1类:繁殖期杀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第2类:静止期杀菌药物: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类;第3类:速效抑菌药物: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第4类:慢效抑菌药物:磺胺类。其中,第1类药物作用强,且只有在繁殖期才能发挥作用,而第3类药物可致病原菌迅速抑制,从而影响第1类药物的疗效,出现拮抗作用,应避免联合应用[1]。如青霉素与螺旋霉素联用、阿莫西林与阿奇霉素联用等。

1.2 配伍介质溶液的酸碱度不合理

配伍溶液的酸碱度应近似,防止酸性或碱性增强,2者均可使抗生素加速分解,降低疗效或失活。例如:青霉素在近中性(pH为6~7)介质溶液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如溶于葡萄糖注射液(pH=3.2~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降低疗效。

1.3 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联用

这2种具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2]。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螺旋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的作用机制相同,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延长而影响蛋白质合成。但后者与核糖体的亲和力较强,后者在作用靶位上可置换克林霉素,拮抗克林霉素作用。

1.4 病毒性疾病应用抗生素治疗

而常用的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性感染无效。

2 抗生素滥用原因

2.1 诊疗条件的限制

基层兽医诊疗单位医疗设备简陋,不能做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兽医只能凭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缺乏使用抗生素的可靠依据和种类,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盲目性。

2.2 临床诊断不正确

基层诊疗单位多数兽医临床经验不足,对病情不能做出正确诊断,又担心漏诊误治,往往采取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和超剂量用药。对一般感染发热,动辙2~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或2 d更换2种以上抗生素。

2.3 兽医无原则顺从畜主要求

任意听从畜主点药,不做任何解释,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滥用昂贵和进口抗生素。

2.4 畜主不遵从医嘱使用抗生素

为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浓度,兽医给畜主规定每日用药次数,畜主不按医嘱随意更改给药次数,达不到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2.5 畜主随意性停药

部分病畜(禽)感染较重,应用1~2 d抗生素后,病畜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以至病情反复,追加剂量或改用新药,甚至联合用药。导致抗生素越用越好,剂量越用越大。

3 科学使用抗生素

3.1 严格掌握适应症,不盲目乱用抗生素

任何一种抗生素都只对部分细菌有抗菌作用,因此有严格的适应症,只有用的合理、准确,才能发挥作用。应根据临床诊断,估计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条件时,还应做药敏实验,并根据病畜病情轻重而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的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对病毒性感染、不明原因发热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除病情十分严重外,一般不宜应用。

3.2 剂量和疗程要恰当,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引起复发

一般开始剂量要大些(但不要超过规定剂量),以便集中优势兵力给病原体以决定性打击,以后根据病情适当减量;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时,剂量也宜稍大。药物的疗程要视疾病的类型、病畜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传染病和感染症应连续用药3~5 d,直至症状消失后再用1~2 d,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3]。

3.3 适当选择给药途径,注意不良反应

严重感染时多采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以内服为宜,但严重消化道感染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时,应选择注射法与内服并用。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障碍等),以便及时停药或改换用药或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病畜,应用抗生素要特别慎重,以免发生意外。

3.4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应结合临床经验控制使用

联合应用的指征是: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和混合感染(如创伤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者;病灶处抗菌药不易渗入者(如脑炎)。

3.5 防止影响免疫反应

据报道,某些抗生素在治疗疾病时能抑制免疫功能,如庆大霉素、金霉素等。此外,抗生素对某些活菌苗的主动免疫有干扰作用,这是由于菌苗中的微生物被抑杀,影响抗体产生。因此,在进行各种菌苗预防注射前后数天内,以不用抗生素为宜。

3.6 防止产生配伍禁忌

抗生素之间以及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相混合时,有可能产生配伍禁忌,带来不良效果,应设法避免。

3.7 预防性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应严加控制

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及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3.8 必须切实执行休药期的规定,保障人体健康

食用动物在上市和屠宰前应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应严格执行休药期,准确计算屠宰前停药时间,这一时间以最后1次用药开始计算。奶牛在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所产的牛奶和停药后3 d内的牛奶应废弃,不得供人饮用。

4 建议与对策

抗生素虽有消炎作用,但它不是万能药,抗生素治疗的成败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致病菌,滥用抗生素只会使越来越多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应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慎重准确地使用抗生素,确保用药安全、高效。

4.1 改善基层兽医诊疗条件

基层兽医诊疗单位应加大医疗设施的投入,购买一些临床常用的检查设备,改善诊疗条件,提高诊断符合率,正确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临床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2 提高基层兽医业务技能

基层兽医对病畜(禽)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熟悉抗生素的抗菌谱,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及使用指征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对把握不准的病畜,应邀请专家会诊,明确诊断,合理用药,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和联合用药。

4.3 加强对畜主用药知识宣传

农村多数畜禽规模养殖户,认为抗生素包治百病,畜禽稍有发热或食欲不振,就使用广谱抗生素,随意加大剂量不考虑后果,导致畜禽耐药性不断增加;不注意休药期,导致畜禽产品药物残留量超标,直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基层兽医对畜主应多作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讲清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使畜主主动配合用药,将合理使用抗生素变为自觉行动。

4.4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执法

各地兽药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兽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利用现有条件和设备积极开展抗生素残留检测工作。对销售药物残留超标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违法者要依法予以严惩。

[1]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贾公孚,谢惠民.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自然,闫正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J],畜禽业,2003,(3):23

猜你喜欢
畜主病畜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兽医临床问诊方法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对一例输入性布病阳性羊的处理体会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D-柠檬烯对衣霉素诱导的胰腺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对昭通市畜禽引进现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