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2-01-25 18:10曹运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防疫站养殖户养殖场

曹运明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后勤基地,太原 030021)

目前,生猪养殖已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1 概念

生猪规模养殖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管理生猪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猪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其特点是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既要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清洁生产工艺,从而达到生产优质、无污染和健康的猪肉产品。

2 意义

生猪规模养殖意义有5点:(1)是做大做强生猪品牌的重要举措。(2)是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3)有利于生猪产业化的现代化建设。(4)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5)是助农增收的重要保障。

3 存在问题

3.1 栏舍规划、布局不合理,选址随意性大

栏舍建设未统一标准,选址不当,环保设施不健全,无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等。

3.2 养殖场内部建设不合理

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有的养殖场未砌围墙,有的大门口未设消毒池,也有的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

3.3 养殖户防疫制度不健全,动物防疫站监管力度不够

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未进行定期消毒。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有的认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有的养殖户图省事,该防的病不防,造成疫情扩散。动物防疫站有时不能及时监管到位。

3.4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养殖场环保设施投放力度不够,饲养户对粪便随意堆放,致使污水乱流,数里外散发出一股臭气,严重污染了环境。

3.5 贷款难影响规模扩展,极少数规模缺乏长远意识

养殖成本高,风险大,农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养殖贷款难,而养殖户自筹流动资金有限。有些养殖户图省钱,成批的猪都不阉就流入屠宰市场,也有的病死猪肉同样在市场销售,还有个别养殖户在饲料中加入国家严禁使用的瘦肉精,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及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4 改善生猪规模养殖的对策

4.1 科学规划规模猪场,统一标准

选择的规模养殖场场址应远离居民区、远离国道,应选择地势干燥的地方建场,远离沼泽地区。可先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规划或请专家设计,栏舍尽可能选择南向,舍内要创造一个与生猪生长阶段相适应的温度、湿度、通风、阳光条件及科学的饲养工业流程。

4.2 建场布局

养殖场内生产区与生活区应隔开一定的距离,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消毒池,清洁道与粪污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要能与雨水分开。每个饲养场在建筑设计时可将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分成若干个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以独立单元式为单位轮流使用,同一单元“全进全出”,彻底空栏消毒。

4.3 防疫制度要健全

每个规模养殖场要配备专职兽医技术人员指导,严格定期免疫和消毒,并要配备相应医疗设备和消毒治疗药品。场内谢绝参观,人员车辆进入要严格消毒,饲养人员发现病死猪及时检出,做无害化处理,有疫情时及时上报兽医人员,而动物防疫站的监督管理力度也有待加强。

4.4 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以实现规模场可持续发展

最普遍的方法是制取沼气,将场内粪便统一集中后与水混合,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大量沼气,并用于烤火、煮饭等,其沼气液又是营养丰富的肥源,是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的保障。再是实行粪尿分离,除臭减污,可用塑料簿膜做顶盖,利用太阳光和风蒸发粪中水分,干燥后做肥料;也可以采用好氧生物堆肥处理技术减少污染,就是将粪便堆肥使其发酵后作为农用。另外可在规模场外种植高大树木做防护林,在养殖场之间种植隔离林带,也可种植果树等经济树木,地面空隙可种植灌木和草坪。

4.5 充分利用政策性扶持,推进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生产的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而养殖户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动物防疫站应加强检疫,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规模场提供更及时、全面、到位的服务,并要做到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进行,对饲喂瘦肉精的养殖户与相关部门一起严厉处罚,发现一起,处罚一起,决不手软。

4.6 开通贩运生猪的绿色通道势在必行

生猪销售对养殖户而言,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而贩运生猪的商人,在运输过程中,开通绿色通道,无言是大快人心。因为贩运商只要持有生猪产地检疫证明、消毒证明以及瘦肉精检测单等相关证明,在运输途中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天气炎热的夏天,为保证生猪的健康,越早运到目的地越好。另外生猪价格各地存在偏差,造成本地的猪运出去,外地的猪运进来的非良性循环。所以主管部门在生猪流通这个环节,要打通绿色通道,并做好宏观调控,提高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总之,在生猪规模养殖建设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当前生猪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站在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用顺应自然而不是对抗自然的方式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改变农民甚至领导干部传统经营观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效统一,从而达到建设生猪规模养殖,提升产业优势,并且成为畜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贾春华.浅谈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08,(6):08

[2]任启明.浅析莱茵鹅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1):25

[3]常宏,陆军.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02):20

猜你喜欢
防疫站养殖户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虚惊一场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