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山车”猪价的成因及对策

2012-01-25 18:10王丽娜李秀军张相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低谷过山车猪价

王 双 姜 富 王丽娜 李秀军 张相君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农牧局,宽城 067600)

近年来,我国猪价多次出现暴涨和暴跌,就象“过山车”一样,多次在波峰、波谷间大幅徘徊。“过山车”猪价有哪些危害?什么原因导致猪价出现“过山车”现象?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调查和分析。

1 “过山车”猪价的危害

猪价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人们对猪肉的选购量。

1.1 亏本伤农,低价难养

当猪价处于低谷时,猪存栏供过于求,养殖户几乎全线亏损,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许多养殖户不得已停繁仔猪,甚至大量淘汰可繁母猪。

1.2 消费叫苦,高价难求

当猪价处于高峰时,往往猪只存栏不足,看着价涨,养猪户却无猪可卖,消费者又叫苦连天,难以满足人们物美价廉猪肉的稳定需求。

1.3 产业不稳、资源浪费

猪价处于波谷时,猪存栏不足,不仅造成了猪源、圈舍的浪费,同时也给饲料、药械、肉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企业的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2 “过山车”猪价的成因

猪价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市场供需矛盾决定的,当猪只供大于求时,猪价下跌,当猪只供不应求时,猪价上涨。在这一供求关系中,社会对猪只总体需求是相对稳定的,而市场供应不稳,直接导致了供需失衡,引起了猪价的大幅波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2.1 缺乏未来价格预期信息引导

虽然社会对猪只总体需求相对稳定,但猪只供应却带着自主盲目性,缺乏整体社会供应情况及未来价格预期的信息引导,大多数养殖户只受当前价格因素影响,价高时一哄而上,价低时又一哄而下,直接导致了供应的大起大落,进而引起猪价的起落,这是导致供应不稳的最主要原因。

2.2 亏损无助,导致供不应求

当猪价处于低谷时,猪只本来供过于求,但随着猪价的持续低迷,养殖户几乎全线亏损,亏损无助的养殖户不得以只能采取停止繁殖或宰杀母猪的方法来自保,直接导致了供应的锐减,直至发展到供不应求价格出现反弹,随着供应数量的持续紧张,价格会持续高涨,直至供应止跌,价格又高位趋稳,这是从低谷向高峰的发展过程。

2.3 过度打压,供过于求

当猪价处于高峰时,在高价刺激下,各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会持续高涨,会刺激供应的稳定增长,直到达到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养殖户又有利可图的平衡状态。但如果高峰时大量进口,势必迅速打压市场,降低养殖积极性,不利于抗供应波动风险能力的增强及自身“造血”能力的恢复。而一些地方在高峰期对养猪业的优惠政策会过度刺激养猪积极性,养殖规模盲目扩大,甚至出现供大于求,加大猪价下行风险,甚至出现新一轮低谷,这又是从高峰向低谷的转变。

2.4 疾病因素导致繁殖率、成活率及出栏率不稳定

气候突变猪只呼吸道病、血原虫病、仔猪腹泻、母猪不孕、产前便秘、产后无乳、产后瘫痪及其他突发疾病严重影响猪只繁殖率、成活率及出栏率,是导致猪只供应不稳的又一重要因素。

2.5 饲养成本因素

饲料、兽药、人员工资等因素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猪成本,进而影响猪只的供应和猪价的起伏。

3 防止“过山车”猪价的对策

3.1 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猪

继续鼓励推进养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打实养猪产业稳定供应的可调可控基础,增强抗供应波动风险能力。

3.2 增强市场化、信息化引导

相关部门应建立生猪、仔猪期货平台,鼓励引导供需各方,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买卖标准化远期生猪、仔猪期货订单的方式,预测未来生猪、仔猪价格信息,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引导养殖户自主合理调整养殖规模,稳定生产,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3.3 制定前瞻性、常态性的扶持政策

发展养猪产业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公益性产业,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对物美价廉猪肉的稳定需求,但价廉是不应建立在养殖户亏损基础上的。当猪价处于低谷时,养殖户成本高、收入低,几乎全线亏损,他们满足了人们物美价廉的猪肉需求,理应得到相应扶持,这时若给予扶持,既能减少养殖户损失,又能防止养殖规模的迅速减小,从而继续满足人们物美价廉的猪肉需求,这样的扶持是积极的、常态的、具有前瞻性的。

3.4 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各地突发、常发、危害严重的疫病及时确诊防控,做到疫病防控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综合系统管理,对猪病及时做好防控,从而提高猪只繁殖率、成活率及出栏率,对防止“过山车”猪价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低谷过山车猪价
过山车靠什么『翻山越岭』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越在低谷时,越不要闲着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2019平淡不平静 2020低迷非低谷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善待低谷,才能迎来翻盘
疯狂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