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2012-01-25 18:10雷世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鼻镜牛场公牛

雷世福

(贵州省惠水县鸭绒乡农业服务中心,惠水 550600)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丹麦、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带入我国。牛、羊、鹿、猪均可感染本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毒量较高,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新疫区急性病例较多,发病率5%,死亡率高达90%~100%,发病牛以4~18月龄居多。老疫区急性病例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而隐性感染率达50%以上。冬末和春季发病率较高。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7~14 d,多数隐性感染。分急性和慢性2种表现。急性症状: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4~7 d,随后下降,有的出现第2次体温升高。随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持续1~6 d,继而白细胞数量又会增多,有的会发生2次减少。病畜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3 d内可能有鼻镜和口腔黏膜表面溃烂,舌表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伤之后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后带有黏液和血液。有些病牛出现蹄叶炎,皮肤溃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通常1~2周死亡,少数病例可拖延1个月。慢性病例很少有发热症状,体温出现轻微波动。主要表现鼻镜溃烂,甚至连成一片,眼常有分泌物,口腔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具有明显的跛行,腹泻出现不定。多数病例死于2~6个月内。

2 剖检变化

尸体消瘦,脱水。皮下组织充血,鼻腔黏膜潮红,充血,肺炎。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尤以肠道变化最严重。真胃弥漫性出血、水肿、有溃疡;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增大为枣样;小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出血,有的溃疡;心内外膜出血;脑膜充血,脑膜下积聚大量水肿液。

3 预防

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是关键。

3.1 无病牛场

要加强兽医防疫制度建立。

(1)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不要从病牛区引进奶牛;严格检验进场牛,血清中和试验阴性者,方可进入场内。

(2)公牛及其精液可传播本病,故应加强公牛检疫,不使用有病公牛及病牛的精液。定期对全群牛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本病在牛群中的流行状况,如发现有少数牛抗体阳性出现,应将其淘汰,以防病情扩大。

(3)病牛场与健牛场坚决隔离,严禁病牛场人员进入健牛场,防止将病带入。

3.2 发病牛场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用收敛止泻,强心补液,可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及时隔离发病牛,可使用以下方法对症治疗:(1)痢倍灵(牛羊三效)肌注;(2)舒它林(强效头孢)五毒通灭 碳酸氢钠静注。(3)本病高发区可接种疫苗预防本病。

猜你喜欢
鼻镜牛场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鼻镜清洗固定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橡皮筋在五官科鼻镜清洗中的运用
一种新型装载方式对复用鼻镜清洗效果的影响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