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冷应激的危害及预防

2012-01-25 18:10刘军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品系家禽雏鸡

刘军骅

(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沈阳 110161)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对家禽饲养管理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冷应激对家禽的危害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家禽的最适温度为13℃~25℃,当温度突然降低l0℃以上时,常会产生寒冷应激,并且产生应激的程度与温度变化范围成正相关。如天气突然转冷,秋季日夜温差很大(往往可达10几度),或外界温度降到或低于4℃时,即可引起家禽发生冷应激。在北方,尤其是冬天,长期保持寒冷的天气(4℃以下,尤其是-l0℃以下),家禽常常会产生冷应激,造成很大危害。因环境低温所导致的冷应激通常表现为机体抗病力减弱、生长缓慢、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均增高等,给养禽场带来经济损失。

1 冷应激对家禽的危害

1.1 冷应激对家禽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低温使家禽饲料消耗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生产水平下降;低温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冻破禽蛋及冻死种用蛋;低温产生的冷应激可使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引起家禽胃肠炎、下痢、冻伤、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等,使雏鸡对沙门氏杆菌的抗病力下降,雏禽容易发生消化不良;低温较有利于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的存活,增加家禽感染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的几率。

1.2 冷应激对家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伊朗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低温诱导的腹水肉鸡右心室与总心室的比率和总死亡率增大(P≤0.05),空腹血糖升高(P≤0.05),血液总蛋白降低(P≤O.05)[1]。邳静伟等[2]测出贵妃雏鸡血清葡萄糖(GLU)、谷氨酰转肽酶(GT)和乳酸脱氢酶(LDH)在急性冷应激过程中活性明显上升;钙(Ca)在急性冷应激过程中活性显著下降;磷(P)和尿素氮(BUN)在慢性冷应激过程中活性逐渐上升;肌酸激酶(CK)在急性、慢性冷应激时活性均上升。

1.3 冷应激对家禽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应激可以促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活动的加强,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且也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反应。其过程为下丘脑接受神经和体液途径传来的应激原刺激,其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颗粒沿神经纤维到达垂体后叶,或通过垂体门脉送至垂体前叶,从而调节垂体及其有关的生理活动。动物试验证明,急性寒冷经皮肤感受器通过传人神经将寒冷刺激信息传到下丘脑,促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增加,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一般TSH对急性寒冷反应迅速,在10 min内即可出现血清TSH水平增加,引起血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升高。同时,伴有下丘脑内侧基底部TSH含量增高[3]。实验认为,在急性冷应激下,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促进糖的异生,抑制肌肉和脂肪组织由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升高。低温中鸡的雌激素水平和孕酮水平降低。

2 冷应激的预防措施

2.1 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在现代化养鸡中,用标准化育雏舍、标准化温度来育雏时,雏禽不受冷应激,可以正常的进行生长发育。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肉、蛋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山地鸡、放养土鸡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此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北方地区冷应激的问题凸显。因此,做好禽舍防寒、保温工作是冬季饲养管理的头等大事。(1)增加禽舍保温隔热层,舍顶棚用干稻草或塑料薄膜加盖;(2)禽舍北壁导热性也很重要,应增加保温吊棚,用塑料布增加隔温层,堵北窗设挡屏风以缓解寒风袭击,并保持适宜的通风换气量,使气流均匀、稳定,及时将有害气体、水汽排出舍外,又不使舍内气温下降太多,必要时用取暖设备加热升温。

2.2 改善饲养管理,加强营养调控

对家禽研究表明,在冷应激下机体内合成的维生素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可促进机体生长,提高产蛋量和蛋壳强度;维生素E可通过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的耐寒力。I、Fe、Cu、Zn、Mn、Cr、Co、Ni、Se和F等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冷适应过程,其需要量增加。当动物在碘、硒的双重缺乏状态时,T4合成不足,同时T4不能转化为T3,甲状腺代谢异常,雏禽的抗寒和生存能力会严重降低。

另外,添加抗冷应激制剂也可有效提高家禽的御寒抗病能力,缓解应激。冷应激发生时,抗冷应激制剂能削弱应激因子对机体的作用,降低家禽对冷应激的敏感性,减轻反应症状,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如琥珀酸盐是一种用法简单、价格便宜、效果良好的抗应激制剂。按0.1%的浓度拌药,能使处于应激状态的鸡较快恢复正常的产蛋水平。延胡索酸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集约化养禽业的一种应激保护剂,它可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及成鸡的生产力。使免疫反应增强.可按0.2%拌料饲喂。国外已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的速补-14、畜安338、赐益等复合抗应激剂,可使家禽生产性能平均提高10%~20%,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5%~10%,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40%~50%。

近年来,中草药抗冷应激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热点和趋势。杨凤微等研究表明,附子可使冷应激雏鸡NO含量、GSHPx活性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抗冷应激作用。

2.3 培育耐寒品种

不同品种、品系和个体应激的敏感性不同,培育耐寒品种或品系对家禽的养殖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北方高寒地区。通过应激敏感性试验进行品种选育和消除应激敏感基因,可提高整个群体应激能力。如利用基因筛选出抗腹水品系,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抗腹水且生长速度不受影响。在鸡群中根据血浆皮质醇水平高低,可以培育出高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品系和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品系,后者被证实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且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较好。

总而言之,冷应激的产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是通过人们积极的努力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则可把损失降到最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周琼(译).冷应激可诱导腹水肉鸡血液指标变化中国家禽[J],2009,31(ll):65

[2]邳静伟,崔继良.冷应激对贵妃雏鸡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牧业通讯,2010(15):44

[3]杨焕民,胡钟明,李士泽,等.雏鸡在冷暴露下体内相关激素的动态变化[J].中国兽医学报,2001,21(6):600-602

猜你喜欢
品系家禽雏鸡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