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消痞方对肝郁脾虚型FD大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影响

2012-01-25 03:52包海兰梁靓靓陈苏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消痞胃泌素胃窦

包海兰,梁靓靓,陈苏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1],以往研究表明,本病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性激素、遗传基因等诸多因素相关[2-3]。其中,“胃肠运动障碍”和“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改变”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的胃肠激素有40余种,其中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一直是研究热点。本实验研究胃痛消痞方对实验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GAS及SS含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择健康♂SPF级Wistar大鼠40只,12周,体质量180~220 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SK(辽)2003-0019。大鼠GAS及SS(ELISA法)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兔抗鼠GAS及SS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造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痛消痞方(中药)组,西沙必利(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改良夹尾刺激法制造FD肝郁脾虚模型,即每日用长海绵镊子钳夹大鼠尾巴末端1/3处,以令其尖叫挣扎但不破皮为度(如有抓伤破皮,则用0.5%碘伏消毒受伤部位,以防感染),使其暴怒并与其他大鼠撕打,每次持续30 min,2次/d,连续刺激3周。造模期间,各组大鼠自由进食及饮水。大鼠出现躁动等紧张、焦虑反应,且进食量明显减少,即为造模成功。

1.2.2 药物制备及给药 造模成功后,胃痛消痞方(柴胡、白芍、延胡索、炒枳实、炒砂仁、炒麦芽、焦山楂、炒鸡内金、党参、炙甘草、炒白术等中药组成),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局提供,每1 mL合剂相当于原药材1.125 g;西沙必利,上海沪源医药有限公司产品,5 mg/片,临用时加蒸馏水制成混悬液,每 1 mL混悬液含西沙必利0.25 mg。给药剂量依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进行计算,中药组给予胃痛消痞方9 g/kg,西药组给予西沙必利2 mg/kg,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灌服等量蒸馏水,1次/d灌胃,持续3周。

1.2.3 取材 在给药第21天,禁食不禁水12 h,麻醉处死全部大鼠,心脏取血,约3 mL/只,静置,4℃离心(3 500 r/min,20 min),收集上清,置于-20℃冻存待测,用于 ELISA法检测血清中GAS、SS的含量;每只大鼠取胃窦及十二指肠部组织约100 mg,将标本投入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 h后,石蜡包埋。

1.2.4 ELISA法检测血清中GAS、SS的含量ELISA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2.5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GAS、SS的表达 各组动物于造模及用药结束前1 d(第20天),禁食12 h(不禁水、药),第21天处死后,立即剖腹,定位于距幽门胃端、肠端各0.5 cm处,连同幽门一起取出。将标本投入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 h后,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依照试剂盒行GAS及S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 结果

2.1 各组干预对大鼠血清、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GAS的影响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组织中GAS含量见表1、图1和图2。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组织中GAS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均可显著增高血清及组织GAS表达,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GAS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

表1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组织中GAS的含量(ng/L)

图1 胃组织中GAS表达(400×)注: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西药组,D.中药组

图2 肠组织中GAS表达(400×)注: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西药组,D.中药组

2.2 各组干预对大鼠血清、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SS的影响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组织中SS含量见表2、图3和图4。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组织中SS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及组织SS水平显著降低,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组SS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

表2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窦十二指肠组织中SS的含量(pg/mL)

图3 胃组织中SS表达(400×)注: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西药组,D.中药组

图4 肠组织中SS表达(400×)注: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西药组,D.中药组

3 讨论

胃肠动力障碍、心理因素等对 FD影响较大[4-6],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在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直备受重视,并被认为是引起上消化道症状的主要原因,而胃肠激素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胃肠运动受到相关激素的影响和神经递质的调控。有学者从胃肠激素方面对F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FD患者存在胃肠激素分泌异常[7]。

GAS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和营养黏膜的生长,能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加胃肠道的运动[8-9]。SS以旁分泌方式调节G细胞GAS的分泌,并对胃肠道的分泌、吸收、运动功能有普遍的抑制作用[10],对胃黏膜有直接的保护作用。SS可抑制许多细胞因子的释放,其作用表现在对胃肠道具有广泛的直接和间接调节作用[11],它对多种生理功能具有抑制作用。GAS和SS的平衡对保持胃黏膜胃酸分泌和维持正常胃肠道功能有着重要作用。GAS和SS的分泌失调可以导致疾病,病理状态下又可导致其分泌失调。胃黏膜G细胞主要分布在胃窦部,D细胞在胃窦、胃体和胃底均有分布,而以胃窦部较多。胃肠黏膜内G、D细胞的比值相对恒定,这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胃肠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FD模型组大鼠血浆、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GAS水平下降,而SS水平升高。表明胃痛消痞方及西沙必利可能促进GAS的分泌,抑制SS的分泌。两组血浆及组织中GAS及SS分泌量差异显著,表明胃痛消痞方优于西沙必利。而唐海英等[12]研究发现,SS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排空,还可以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途径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可见胃痛消痞方及西沙必利通过促进胃泌素的分泌,抑制生长抑素的分泌来刺激胃泌素分泌,进而对FD大鼠协同起到体液和胃肠道动力调节作用。

FD属中医“痞满”[13]、“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不仅与胃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肝脾密切相关。虽然导致FD发病的因素较多,但脾胃虚弱是根本,肝郁是关键。治疗上着重调理情志与脾胃,复其升降。胃痛消痞方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炒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助运;砂仁、枳实化湿行气,散结消痞;焦山楂、炒麦芽,炒鸡内金疏理中焦以醒脾,健脾消食以化积[14]。肝郁则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延胡索行气止痛,炙甘草调药缓中,全方将疏肝解郁与健脾消食两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木达土旺。共奏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之功效。在FD与GAS、SS关系方面,SS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主要影响胃及十二指肠间的协调运动,并通过实验发现SS升高与胃排空迟缓呈显著正相关。刘松林等[15]研究发现,FD大鼠血中GAS的含量降低,通过用药提高GAS含量,通过其效应而发挥促胃动力作用。SS对胃肠道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抑制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对胃肠其他激素分泌也有广泛抑制作用。目前,西医治疗FD采用的是药物治疗,首选促胃肠动力药,常用5-HT4受体激动剂[16-17],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但西沙必利疗程较长,停药易复发,且其不良反应也有较多报道。我们根据FD的临床表现及病机使用胃痛消痞方治疗,结果表明,FD可以引起大鼠GAS、SS水平改变,胃痛消痞方可促进FD大鼠胃泌素的释放,降低生长抑素的释放。

[1] 李文花,史立宏,潘兆宝.沙棘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09,4(8):577-578.

[2] 张伯恒,姜敏.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37-140.

[3] 李易,韩盛玺.胃力康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09,4(2):111-112.

[4] 李锋.心理社会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404.

[5] Van Oudenhove L,Vandenberghe J,Geeraerts B,et al.Determinants of symptom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gastric sensorimotor function,psychosocial factors or somatisation[J].Gut,2008,57(12):1666-1673.

[6] 李岩.中药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6):377-378.

[7] 罗金波.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22):3432-3433.

[8] Xu L,Gao S,Guo F,et al.Effect of motilin on gastric distension sensitive neurons in arcuate nucleus and gastric motility in rat[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1,23(3):265-270.

[9] 徐辉,李蓓蓓,吴杰,等.大鼠实验性胃炎中PGP9.5、C-kit及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观察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49-52.

[10] 陈淮军.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1,6(12):1504-1505.

[11] Corleto VD.Somatostatin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1):63-68.

[12] 唐海英,王英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4.

[13] 金丽敏.四磨汤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09,4(7):554-555.

[14] 史业东,梁靓靓,陈苏宁.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一氧化氮和胃泌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86-88.

[15] 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等.疏肝和胃汤对消化不良大鼠血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4):198-199.

[16] Chiba T,Tokunaga Y,Ikeda K,et al.Effects of itopride hydrochloride and ranitidine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comparison between prokinetic and acid suppression therapie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8):1878-1881.

[17] Zeng J,Zuo XL,Li YQ,et al.Tegaserod for dyspepsia and reflux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an exploratory open-label study[J].Eur J Clin Pharmacol,2007,63 (6):529-536.

猜你喜欢
消痞胃泌素胃窦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疗效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