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宫角妊娠的诊断及处理

2012-01-26 21:38王艳霞廖予妹杜洁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宫角刮宫宫腔镜

王艳霞 廖予妹 杜洁华

1.河南省项城市妇幼保健院(466200);2.郑州大学二附院妇产科

宫角妊娠多在妊娠3个月内发生流产或破裂,一旦破裂出血,将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如果未得到早期诊断,将延误治疗[1]。本文对本院收治的宫角妊娠病例进行临床总结,以期提高宫角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11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宫角妊娠妇女18例,年龄23~43岁,孕1~8次,产0~2次,其中未产妇女4例。

1.2 临床表现

1.2.1 停经或停经后阴道出血 停经时间为36d~18+4周。有阴道流血史11例,其中2例无停经史,因反复阴道流血而就诊;3例停经42~51d开始阴道少量流血;2例为药物流产后反复阴道流血;4例流产手术或清宫后反复阴道出血,有1例清宫达4次。

1.2.2 人工流产术失败 2例,其中1例人工流产2次,仍有早孕反应。

1.2.3 持续性腹痛 2例,其中1例停经18+4周,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引产后,出现持续性腹痛及休克,于服药24h后行腹部彩超检查,见一侧宫角隆起和盆腔积液,隆起宫角内有不均质回声病灶,立刻行剖腹探查术,因胎盘植入行宫角切除术及修补术;1例停经48d时,出现类似异位妊娠破裂时的腹痛症状。

1.2.4 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11例,宫颈举痛2例,一侧宫角明显突起5例,宫旁包块2例。

1.3 辅助检查

1.3.1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阴道B超检查明确诊断13例,其宫角妊娠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①一侧宫角隆起,其内可见胚囊回声(即胚囊型)7例,其中2例可见到胚芽及胎心搏动,1例子宫角部破裂;②宫角部包块型,隆起的一侧宫角内有不均质回声病灶,周围有肌层环绕,本组5例,其中2例病灶外周肌层菲薄,3例血流丰富;③宫角胎盘植入型1例,中期妊娠引产后腹痛,B超检查宫角部胎盘植入并子宫角部破裂。余下5例超声诊断为间质部妊娠1例,异位妊娠1例,宫腔内容物3例。

1.3.2 宫腔镜检查 行宫腔镜检查13例,镜下患侧输卵管口不能显示,宫角部被妊娠组织占据5例;患者病灶侧输卵管口明显抬高或异常扩大,扩大的输卵管口被孕囊占据且与周围内膜界限清楚8例。

1.3.3 hCG检测 均有尿hCG阳性或血β-hCG升高,手术或刮宫取出组织,病理检查为绒毛组织。

1.4 治疗

B超及宫腔镜引导下行定位刮宫术10例,其中3例术前联合甲氨蝶呤化疗,2例为服米非司酮后手术。剖宫手术5例,其中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角妊娠行阴道刮宫术困难2例,甲氨蝶呤化疗后行宫角切开妊娠物清除;1例术前确诊为异位妊娠而行宫角切开妊娠组织清除术;2例宫角破裂行宫角切除及修补术。药物保守治疗3例,均停经<42d,其中阴道B超提示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1例,在严密观察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成功。

2 讨论

2.1 宫角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1.1 诊断 目前,多数学者参照 Jansen等[2]的诊断标准,但根据该诊断标准,较早期的宫角妊娠不易被确诊,且部分病例需经腹手术后确诊,但停经>50d宫角妊娠、子宫穿孔、休克的可能性增加,常需经腹手术治愈,同时流产时因胎盘滞留,刮宫无法止血,也需手术治疗。所以术前或子宫破裂前确诊非常重要,可以得到适宜的治疗和理想结局。目前超声尤其是彩色多普勒或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保守治疗成为可能。本组资料18例中有13例在超声诊断中确诊,超声提示宫角胚囊型可确诊,若超声图像为不均质包块型,需结合病史及血β-hCG变化综合考虑,有条件者行宫腔镜检查,一侧宫角内有胚胎组织存在即可确诊。

2.1.2 鉴别诊断 宫角妊娠的患者常有停经、阴道出血,需与流产鉴别,部分患者伴有腹痛又需与异位妊娠尤其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宫角妊娠时超声检查见胚囊位于子宫角部,并与子宫内膜连接,周围可见完整肌层;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以胚囊型活胎多见,胚囊与宫腔不相连,极度靠近浆膜层[3]。诊断困难者行宫腔镜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另外,对多次刮宫术后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尿hCG持续阳性者,宜行宫腔镜检查以排除宫角妊娠、不全流产的可能。

2.3 宫角妊娠的治疗

2.3.1 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于宫角妊娠的治疗,应根据停经时间及患病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处理。因大多数宫角妊娠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如属流产型应行清宫术,以B超或宫腔镜定位下刮宫为宜,个别患者需剖腹手术。停经<42d的早期宫角妊娠也可应用药物流产,但应严密随访,本组有3例药物流产成功。也有报道宫角妊娠可至足月分娩,但孕12周后出现流产或晚期妊娠分娩时易发生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几率较大,需经腹手术,本组1例中期妊娠引产后发现胎盘植入。

2.3.2 宫腔操作注意事项 宫角妊娠因子宫角部肌层相对较薄,宫腔镜膨宫时压力不应过高,如果压力过高可引起子宫破裂。对于停经时间较长的患者,因子宫血运丰富,行刮宫术时易出现子宫出血或穿孔,建议先给予甲氨蝶呤化疗或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待B超检查无胎心搏动,血β-hCG下降后,在B超或宫腔镜引导下行刮宫术。对刮宫困难或穿孔、出血危险性大的患者仍需行宫角切开(或切除术)及修补术。

2.4 B超及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优势

B超及宫腔镜检查不仅可协助明确诊断,并可同时治疗宫角妊娠,且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等优势。宫腔镜定位诊断并行定位刮宫术,是诊治宫角妊娠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方法,尤其对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尤为重要。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确诊率也较高,可预防盲目刮宫,减少宫腔操作造成的子宫创伤,并及时进腹手术,降低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的风险。总之,B超联合宫腔镜在宫角妊娠的诊治方面具有确诊率高、治疗率高及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松平,薛敏.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3):246 -247.

2 Jansen RPS,Elliot PM.Angulas intrauterine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1981,58(2):197.

3 朱亚芳,解左平,寿列军.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4):29.

猜你喜欢
宫角刮宫宫腔镜
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