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2012-01-26 23:41魏红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抗人微柱试管

王 萍 肖 筠 魏红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400062)

·技术与方法·

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王 萍 肖 筠 魏红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40006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8例疑似HDN的新生儿,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放散试验并对比结果。结果:在128例中104例诊断为HDN患儿,微柱凝胶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2.31%,传统试管法为80.77%,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高于传统试管法(χ2=5.92,P<0.05);在微柱凝胶法3项试验中,以放散试验的阳性率最高,DAT阳性率最低。结论:对于辅助诊断HDN,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更具优势。

微柱凝胶法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点 放散试验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红细胞破坏性贫血的一种,检测新生儿血清中是否含有红细胞抗体意义重要。传统检测方法是进行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TCT),但操作比较复杂,结果容易有偏差。据报道,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MGCT)更有优势[1]。本科室从2009年5月 ~2011年8月,采用MGCT对128例疑似为HDN新生儿进行检测,并与TCT进行对比,探讨MGCT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128例均为足月产,年龄4.7±2.5d,其中男性74例,女性54例。均行TCT和MGCT检测红细胞抗体。

1.2 检测方法

1.2.1 TCT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用生理盐水洗涤新生儿红细胞3次,配成5%红细胞盐水悬液。取上述悬液1滴,移至另外一支试管,再加入1滴抗人球蛋白血清,摇匀,离心1min,观察结果,以凝集者为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新生儿血清,再分别加入5%A、B、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致敏后若发生凝集,则存在相应抗体。不致敏则用盐水洗涤3次,加入抗IgG的抗人球蛋白血清1滴,离心,观察结果,以凝集者为阳性。放散试验:用洗涤3次的新生儿红细胞与2份抗A和抗B分型血清充分混合,离心去除上清液,再洗涤3~4次,加入1/2容积的生理盐水,置56℃水浴中使抗体充分放散。再次离心后取放散液用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鉴定抗体。

1.2.2 MGCT DAT:取新生儿3次洗涤后配制的3% ~5%的红细胞悬浊液10μl,加入到1孔的抗IgG卡上,再用MGCT专用水平离心机离心10min,观察结果。IAT:在8孔抗IgG卡的前3孔分别加入40μl新生儿血清,再依次加入3% ~5%的 A、B、O试剂红细胞悬液。放散试验:和TCT相同,先配置出放散液,在8孔抗IgG卡的后3孔分别加入放散液40μl,再依次加入3% ~5%的 A、B、O试剂红细胞悬液,用MGCT专用水平离心机离心5min,然后观察结果。

1.2.3 HDN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母婴血型配伍不合;曾有死胎或有分娩原因不明的黄疸、贫血、水肿儿史;新生儿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出生后2d内有黄疸,2~4d达高峰,血清胆红素>205μmol/L。实验室诊断:新生儿 DAT、IAT、放散试验3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MGCT与TCT敏感度比较

128例疑似HDN新生儿,最后经临床综合分析确诊 104例。在 104例中,MGCT阳性率为92.31%,TCT阳性率为80.77%,MGCT的敏感度高于 TCT(χ2=5.92,P<0.05)。

2.2 MGCT中3种方法阳性率比较

在MGCT 3种方法中,DAT、IAT、放散试验阳性率分别为 24.22%,53.91%,59.38%。IAT、放散试验阳性率均高于 DAT(χ2=23.70,P< 0.05;χ2=32.52,P<0.05)。

3 讨论

在红细胞表面已经发现有多种不同的抗原系统,其中有不少都能够引发HDN,其中最常见的是ABO系统和Rh系统。母婴ABO血型不合主要发生在血型为O型的母亲[2],因为O型比A型和B型具有更高效价的抗A或抗B IgG抗体。临床上常用DAT、IAT和放散试验对HDN进行检测。DAT阳性则表明红细胞已经受到不完全抗体致敏,IAT是检测血清中抗体是否存在及其类型,而放散试验则是判定红细胞上抗原的型别。传统的TCT操作比较复杂,步骤较多,其结果容易受到操作过程中不良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偏差,不利于临床参考和诊断。MGCT是一种新型血清检验方法,其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认可[3]。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相互结合,利用筛状凝胶介质的阻挡,经过离心后,凝集的红细胞因为体积较大,难以通过分子筛,便会悬浮在凝胶上层,而凝胶的底部则是体积小的未结合红细胞。另外,抗人球蛋白和血型抗体事先已经加入到凝胶中,不需要像TCT一样另外加入,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人为干扰和误差,而且对结果的评估更为直观,能够形成统一的评定标准。

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MGCT灵敏度高于TCT。据文献报道,虽然MGCT灵敏度高,但是由于新生儿自身干扰比较小,假阳性率非常低。在本文24例非HDN新生儿中,MGCT有2例检测为假阳性,可能与某些原因使新生儿的红细胞致敏有关[4]。而TCT有4例假阳性,除了新生儿自身干扰外,操作步骤繁多,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造成假阳性的重要原因。TCT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就是用盐水洗涤红细胞的次数较多,很可能会使结合较弱的抗原抗体分离,因而降低其敏感度。而MGCT则免除了红细胞洗涤,避免了对结合抗原抗体的破坏,同时还能够减少因红细胞被残余盐水稀释所产生的假阴性,提高敏感度[5]。为避免MGCT假阳性所致的错误判断,一定要根据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从本次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MGCT较传统TCT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辅助诊断HDN,值得临床应用。

1 Dittmar K,Procter J,Cipolone K,et a1.Comparison of DATs using traditional tube agglutination to gel column and afinity column procedures[J].Transfusion,2001,41(10):1258 -1262.

2 李雪,高宏敏.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1,31(1):93 -94.

3 彭心华,肖婕,胡鹏.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5):6464 -6465.

4 刘晗,李彤彤,李浩泷.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3):266 -267.

5 郑艳玲,周小在.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与检验,2008,5(17):1027 -1028.

Application of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 in diagnosing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Wang Ping,Xiao Jun,Wei Honglu
Departmen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Chongqing400062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 in diagnosing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Methods:Th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and elution test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n 128 newborns suspecte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esults:In 104 newborns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the positive rates of the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ere 92.31%and 80.77%(χ2=5.92,P<0.05).As for three methods with the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elution test was the highest and that of DAT was the lowest.Conclusion:A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 is better for assistant diagnosis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Elution test

10.3969/j.issn.1004 -8189.2012.08

2012-03-13

2012-05-07

[责任编辑:张 璐]

猜你喜欢
抗人微柱试管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
试管难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