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与女性健康

2012-01-27 02:50孙应妹综述颜士杰审校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节育器异位妇产科

孙应妹综述 颜士杰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230000)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及可逆等优点,是育龄妇女乐于接受、应用最为广泛的避孕措施。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至今,其应用的远期安全性已引起政府、医务人员及使用者的共同关注,本文主要围绕IUD与女性健康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

1 IUD与带器异位妊娠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近年来异位妊娠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发生率上升的原因是盆腔炎(PID)发病率的上升和异位妊娠诊断技术的提高。IUD与异位妊娠相关性的研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认为:IUD抗生育过程不但改变宫腔内环境,干扰受精卵着床部位的子宫内膜,阻碍受精卵着床,还通过改变子宫及输卵管液的性质,缩短配子的存活时间,以降低精卵结合和受孕的机会[1],因而对异位妊娠也有预防作用。调查研究显示:从未使用IUD的妇女与使用IUD的妇女异位妊娠发生几率相等[2];正在使用和曾经使用IUD,以及使用 IUD年限的长短均不增加异位妊娠的相对危险度[3]。但是因放置IUD而引起的PID可能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因此带器者一旦妊娠,仍应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2 IUD与PID

国际上对与 IUD有关的感染有时间上的限制和明确的诊断标准,依据为必须具有下列4项中的3项,前2项是必备条件:①体温≥38℃;②下腹部压痛和肌紧张;③阴道检查时宫颈举痛;④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压痛或伴有包块。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罹患PID风险的增加仅限于置器后最初20d,这段时间PID的发病风险增高近7倍,20d后保持在低水平[4]。这可能与宫腔内操作有关,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术等宫腔内手术亦有类似情况发生。长期置器不增加PID的发生率;置器妇女在多个性伴侣和罹患性传播疾病等特定条件下,盆腔感染危险性有增加的趋势。放置IUD合并感染最常见的是厌氧菌感染,但研究表明含铜IUD对放线菌有抑制作用[2]。IUD尾丝是否引起 PID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对于放置有尾丝IUD的妇女,因细菌上行导致罹患PID的风险增高,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出率明显增高,因尾丝刺激所致宫颈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5]。但也有研究表明,IUD尾丝不会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6]。此外,有学者认为使用IUD者的年龄与罹患PID的风险间存在关联,年龄超过35岁者风险增加[7]。

3 IUD与异常子宫出血和疼痛

3.1 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异常是IUD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点滴或不规则出血,但症状大多较轻,且多见于置器后3个月内,多不影响健康。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能机制为IUD使子宫内膜产生创面,利于细菌或支原体生长,导致慢性炎症;同时,子宫内膜受损后释放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扩张,血流增强,抑制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的凝血作用,使月经量增多[8~10]。置器后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与IUD的类型、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子宫腔是否与IUD形态相符、子宫腔有无病理情况及放置时机等因素有关,因此,置器时首先要正确选择IUD,同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并掌握放置技巧。

3.2 疼痛 在IUD引起的副反应或并发症中,与放置IUD相关的疼痛比较常见。部分使用者在置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少数服务对象可能因为疼痛而放弃置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UD的使用。根据放置IUD疼痛发生的时间,可将疼痛分为以下几类:①早期疼痛,指置器过程中和置器后10d内发生的疼痛。系放置IUD时,宫颈和宫体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导致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PGs),从而引起子宫收缩。②延迟性疼痛,指疼痛持续10d以上者。如IUD大小、形态与宫腔不匹配,可能对子宫产生明显的机械性刺激,局部PGs的合成和释放持续增加,致使子宫持续收缩引起钝痛。疼痛时间持续愈长,提示IUD与宫腔的协调性愈差。③晚期疼痛,指早期和延迟性疼痛缓解超过4周后出现的疼痛。多为病理性的,需进一步查明原因,重点排除感染或异位妊娠,尚需考虑IUD变形、嵌顿、下移、粘连等。④性交疼痛,多发生在放置带尾丝的IUD术后,或由于IUD过大而子宫形态与IUD不相容,或IUD下移所致[11,12]。置器过程中服务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除上述原因外,还与服务对象的孕产次、心理因素、置器时期以及服务提供者的置器技术等因素有关。故置器时需针对疼痛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如选择合适的IUD、充分消除患者心理顾虑、规范技术并提高放置水平等,可减轻或消除疼痛的发生,促进IUD的正确、合理使用。

4 IUD与妇科肿瘤

4.1 子宫内膜病变 IUD的避孕机制之一是惰性支架引起的子宫内膜受压与无菌性炎症反应,干扰孕卵着床部位的子宫内膜。有学者对IUD滞留宫腔的子宫内膜从临床和病理两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UD不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和发生率[2]。国外亦有相关文献报道:Rosenblatt等[13]研究发现IUD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预防作用。而Benshushan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IUD避孕与从未使用过IUD的女性比较,前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临床上还有用含左炔诺孕酮的IUD(LNG-IUD)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取得疗效的报道[15]。不同种类的IUD避孕机制不完全相同,高静等[16]的研究显示,IUD对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作用并不限于某一类型,塑料环和金属环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长期使用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有研究认为放置15年以上的含铜IUD对子宫内膜的作用逐渐减弱[17]。有报道证实含铜IUD对内膜有轻微损伤 ,但均未见坏死及异型[18]。

4.2 子宫颈病变 Lassise等[19]报道含铜IUD对宫颈浸润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唐毅等[20]对1 762例妇女(其中有尾丝组876例、无尾丝组886例)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发现,有尾丝组妇女宫颈中层及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的出现率超出正常值,但未观测到其引起的临床病理改变。只要置器时掌握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置器后注意性生活卫生,则不会增加子宫颈病变的发生率[21]。

5 IUD的治疗作用

IUD分惰性、带铜及含药3种。近年来,含药IUD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LNG-IUD,不仅可以提高抗生育效果,还能有效减少月经量,缓解月经相关的疼痛。现已将IUD的应用从单纯地用于避孕发展到现在尝试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月经过多等。LNG-IUD含孕激素缓释系统,每天向宫腔内稳定释放20μg孕激素,经内膜基底层毛细血管网快速吸收,仅10% 释放到血液循环。邓姗等[22]报道,子宫内膜局部药物浓度是血循环药物浓度的1 000倍,从而发挥高效药理作用,置器后短期内子宫内膜明显变薄。显微镜下可见表面上皮和腺上皮萎缩,间质蜕膜样变,动脉管壁增厚,毛细血管血栓形成,经量减少[23]。又因为全身血液循环中药物浓度低,故对肝肾功能损害轻,体重增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副反应也较少。同时,LNG抑制子宫内膜产生PGF2和血栓素2,减少或消除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从而缓解或消除痛经[24]。有研究报道,LNG对异位内膜病灶的直接作用,使内膜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受到抑制,间接抑制了异位内膜的增殖并使其萎缩,减少出血刺激,减轻疼痛[25]。

综上所述,IUD的应用是安全的,还可治疗一些妇科疾病。更多相关问题尚需获得大样本相关循证医学的证据。

1 Barnhart KT,Sammel MD,Gracia CR,et al.Risk factors for ectopic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symptomatic first-trimester pregnancies[J].Fertil Steril,2006,86(1):36-43.

2 罗晓青.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6):330-331.

3 刘萍.IUD与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关系[C].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4:62-64.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91.

5 张鸿慧,秦雪屏.有无尾丝的宫内节育器与生殖系统疾病[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1):19-22.

6 Grines DA,裴开颜,肖碧莲.宫内节育器与上生殖道感染[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4):217-221.

7 Viberga I,Odlind V,Berglund L."Older"age is a risk factor for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intrauterine device user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5,84(12):1202-1207.

8 Repine T,Osswald M.Menorrhagia due to a qualitative deficinency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Clin Appl Thromb Hermost,2004,10(3):293-296.

9 辛志敏,谢青真,曹路敏,等.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激酶受体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773.

10 杨秉炎.绝经前后子宫腔的变化与官内节育器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641-643.

1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2.

12 史连丽.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9-250.

13 Rosenblatt K,Thomas DB.Intrauterine devices and endometrial cancer.The WHO collaborative study of neoplasia and steroid[J].Contraception,1996,54(6):329-332.

14 Benshushan A,Paltiel O,Rojansky N,et al.IUD use and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2,105(2):166-169.

15 Giannopoulos T,Butler MS,Tailor A.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as a therapy for endometrial carcinoma[J].Gynecol Oncol,2004,95(3):762-764.

16 高静,项永兵,徐望红,等.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8):926-928.

17 孙静霞,韩燕燕,韩向阳,等.放置TCu220c宫内节育器15年左右子宫内膜形态学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33-35.

18 董白桦,侯桂华,张萍,等.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2,40(5):445-447.

19 Lassise DL.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and intrauterine device use[J].Int Epidemiol,1992,21(5):1030-1031.

20 唐毅,汪勤.尾丝型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影响的实验室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5):297-300.

21 张萍,董白桦,张爱荣,等.长期放置含铜IUD与ras、p53基因突变及HPV感染的关系[J].生殖与避孕,2006,26(7):414-417.

22 邓姗,郎景和,冷金花,等.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6,26(10):589-592.

23 郝莹莹,谷瑞东.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2):77-78.

24 蒋国庆,廉玉茹.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5(3):177-178.

25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82-2483.

猜你喜欢
节育器异位妇产科
不同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及发生带环妊娠的原因分析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