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资源的整合思路与建议

2012-01-27 07:09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2年6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规划

金 力

(天津市宏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津市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交通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很多国家和城市都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单纯依靠增加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是不能持久的。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整合利用,正是实现供给与需求间互动匹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而如何真正地使公共交通资源实现合理地整合配置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基本理论

公共交通理论是指导建设和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的指南。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综合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政策三大类策略理论,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交通问题。

二、天津城市公交运营环境的背景分析

按照天津市委精神,未来几年内,天津要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1354.5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在2.50‰以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城市总体交通压力与日剧增。研究如何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利用,从而达到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目的,已经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天津公交运营资源体系的整合思路

从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的特征看,最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有如下特征:简单的体制框架,最好是单一的交通管理机构;由城市集中规划公共交通系统;由几家大型的组织良好的公交公司通过竞标取得特许经营权;安全可靠的运营系统,需要严格控制非正规的公交运营;适宜的规章制度和有效地执行;具有并维护好交通基础设施。为此,整合完善天津的公交资源环境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1、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公交优先的理念,以建成现代化国际型城市的公交体系为目标,以逐步扩大公交供给、分散公交需求为重点,以10年内天津公共交通不落后为原则,建立起包括公交规划、公交运营、公交检查、公交处置为一体的现代公交管理体制以及票务制度、线网规划及硬件措施在内的公交运营环境保障体系。

2、工作目标

到2022年,本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占全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比重将达到50%,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一体化城市公交资源体系,充分体现我市公交出行的交通资源优势,为广大乘客提供快速、便捷、环保、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

(1)快速:地面公交专用车道、开辟快速路公交线和地下轨道交通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模式。

于2022年前,在城区原有“三环”道路的基础上,完成城区内“环线快速”及“两横两纵快速”道路设施的新建及投入使用,利用其相关快速交通资源优势,公交线路应开发设置相应站点。同时,在现有城区道路上划分200公里公交专用道,加快完善公交优先信号系统。此间完成城市地铁1-9号线的开通使用,实现轨道交通承担公交30%以上的客运量。最终形成地面上下快速公交资源的相结合。

(2)便捷:建成6个综合换乘枢纽,90个公交场站。

2022 年前,全市将建成6个分布于全市周边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为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间的有机衔接和便捷换乘提供强有力保障。2013年,全市建立90个现代化的公交场站,公共汽车车载智能装置和GPS系统实现全覆盖;到2022年,基本建成天津城市交通数字化框架,中心城区具备建设条件的站点70%设置电子站牌,基本实现智能化调度,建成公共交通运营信息发布系统和市民出行查询服务系统。

(3)环保:逾八成公交车为“国III排放”。

坚决把环保性能作为天津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予以落实。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公交车辆等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选用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公交车辆。到2020年,80%以上公交车要达到国III排放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在用车辆维修保养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使公交尾气排放达到法律要求。

(4)经济:多样化票制将降低出行成本。

逐步理顺票价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不断降低市民和乘客的公交出行成本。解决长期稳定票价问题,通过多种票面形式,优惠和吸引出行人使用公共交通。明确公交属于长期补贴的行业,实行补票价差额的方法,给乘车人实惠。加快完善统一城乡票价结构方案并于近期实施,使长距离和郊区农村乘客的出行成本得到较大幅度降低;研究针对学生等特殊群体的优惠乘车政策,降低市民的出行成本。

3、工作重点

(1)解决公交运营环境的硬件问题,提高现代化供给水平,包括按照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建设规范的场站、合理的专用线、流畅的枢纽接驳地、适宜的车辆、充足的维修基地、优先的信号灯支持、限制市内小汽车出行、确保行人和自行车道的完整和通畅等举措。

(2)解决公交运营管理的体制问题,实现统一归口、统一规划、统一监查。实现天津城乡公交统筹,实现卫星城公交自成系统,解决干线与支线网络的协同问题,实现公交规划、运营、监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3)解决公交运营机制问题,实现多种公交方式、多种所有制企业的整合问题。实现行业统一管理、企业有序竞争、逐步向股份制过渡。

四、整合完善天津公交资源环境的建议

1、继续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到2022年完成地铁1-9号线的投入使用,形成完整的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地铁线网的基础上向新城延伸轻轨线路,延长津滨轻轨到于家堡、中心生态城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通过轨道交通把中心城区、滨海城区以及11个新型居住城联系起来。

(2)加快高速公路和公路的建设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网络把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9个新城联系起来,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和公路网。

(3)完善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

完善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改造、扩建中心城区内主次干道和一般城市道路,形成便捷、通畅、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在此基础上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形成公共交通的绿色通道。

(4)加快滨海新区道路建设

结合滨海新区8个功能区的规划的实施,高质量的建设每个功能区内的道路系统。加强8个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设通畅的城市道路。

(5)新建一批公交站场

根据目前城市发展现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新建一批与之规模相适应的公交站场,进行合理的公交资源调配,进而完善平衡整体的公共交通资源体系。

2、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管理体制

建议组建天津市公共交通管理办公室,将各管理部门可以移交和集中起来的权力由其负责。公共交通办公室的职能:编制全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计划;组织编制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和枢纽规划;组织实施公共交通走廊和公交专用道的开辟;研究公共交通政策,草拟有关公共交通的法规文件;筹措公共交通项目的资金并负责使用的监督;研究并提出公共交通运行的票价改革方案;负责协调与财政局、公安局等有关公共交通方面的工作。

3、统一编制天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及《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主要是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制定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编制近期建设计划,明确重点建设项目,提出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是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以及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重点要放在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上,明确公交的线网设置、站场布局、枢纽规划上。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相辅相成、互为关联,是整合利用城市公交资源的基础。

4、完善公共交通市场运行机制

积极推进城市公交行业改革,实行城市公交特许经营制度。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对经营者的资质、技术、质量和服务进行审查。要在保持运力和运量平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线路经营权。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准入及退出机制,引导多种渠道资金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形成健康有序的公共交通市场秩序。

5、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扶持力度

在公交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减免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政府每年还必须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购买、更换公共交通的车辆,添置公共交通的信号、路标及现代化信息等设施。

6、建立吸引乘客的公交票务制度

全力实施优先发展公交战略,吸引广大市民和乘客把公共汽车、地铁、轻轨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必须采取低票价制度。在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和北京市的经验,建议天津市的公共汽车的票价要有所降低,同时可推行“一票换乘”、“一周一票”等便民方式。

7、限制小型汽车的出行

近几年来天津市的小汽车发展迅猛,对城市道路和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的效能,必须限制小汽车的出行。从国家层面上说,应加快实施燃油税制度。从天津市来说,应该大幅度提高社会停车场的停车费用,必要时可以采取单双号放行的办法,在一些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对小汽车实行禁行。此外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机关和单位的公车数量。

8、建立健全天津市公共交通的法规

公共交通关系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广大市民的利益,没有完善的法规很难保证公交规划的正确实施和各种公交方式正常运营。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公共交通方面的法,在国家有关公共交通法出台之前,天津市应抓紧着手编制公共交通条例以及相关的规定办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法规体系,成为保护公交资源的根本保障。

结论:

对公交资源体系整合与完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分别从道路供给、交通需求、城市空间、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展开,才能取得实效。当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瓶颈、取得实效,当务之急要在公交管理体制上实现创新,通过大部制改革,解决多头执法、各自为政的局面,建设城乡统筹的公交格局,实现全市公交资源体系的一体化调配管理。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地实现优化公交资源的调配,提升公共交通的社会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公交规划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等公交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