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需要正确看待的几个问题

2012-01-28 07:27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
浙江经济 2012年16期
关键词:实体升级转型

□文/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综合经济部

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上半年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运行出现一些亮点,也面临不少新问题和新局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重实体、稳增长、促转型,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

需要正确看待的几个问题

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速虽然也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行趋势,但相比全国,我们先行触底回升。下半年国家宏观经济微调节奏将加快、力度将加大,我们既要增强信心,又要保持头脑清醒。既要立足当前,落实有效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又要立足长远,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发展阶段和方式转换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处理好“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关系,真正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

——正确看待经济增速回落。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不仅表现在国家整体经济上,而且更早更明显地表现在沿海发达省份里。除了外部经济冲击之外,更多的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结果。浙江省经过30 多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逐步进入常规增长轨道。全省投资结构将逐步从物质资本投资为主,转向物质资本投资和非物质资本的高端要素投资并重。同时,由于要素价格差异和规模经济要求,企业跨地区扩张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将不断增加。有关部门统计,浙江省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在1 万亿元以上。在此背景下,以区域产出核算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难以避免。政府必须正确认识本土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现实,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将跨地区发展与本地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集聚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逐步转移低端制造和低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跨地区扩张中促进本地经济转型升级。

——正确看待出口增速下降。上半年,浙江省外贸出口延续去年的下滑趋势,1—4 月外贸出口增长4.2%,5 月有所回升,但是增长乏力。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连续下降。近期浙江省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短期来看是由于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国际市场尚未恢复、出口需求增长乏力所致。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和要素价格上升,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弱化,出口增长出现拐点,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下降不可避免,粗放型出口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因势利导,促进企业摆脱代理和包销的传统出口方式,发展“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自主创新”的出口贸易,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把产品国际化和要素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走转型升级的国际化道路。

浙江经济有望实现回升向上走势,但是过程比较平缓,而且很可能会出现波动。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事关全年和明年的大局,切不可以掉以轻心

——正确看待地方财政增收压力凸显。经济下滑,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降温,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较大的增收压力。1—4月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1357.7 亿元,增长5.2%,同比少增24 个百分点以上。由于税收相对经济运行具有滞后性,预计今年地方财政增收形势十分严峻,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很大。应当看到,财政收入增速长期大幅度高于GDP 增长是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地方财政增收是短期的、阶段性的、难以长期维持的。要按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达到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相匹配。各级政府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将财政收支平衡的重点从增加收入转变为节约开支。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和税收的源泉,要正确处理好组织税收与培植税源的关系,切不可因税收增速回落而对企业“突击查税”、“收过头税”,从而抵消省政府为企业“减税轻负”、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效应。

——正确看待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近年,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大量流动性涌入虚拟经济,导致虚拟经济风险剧增、泡沫显著。浙江省民间资本丰裕,投资去实体化趋势特别突出,造成了实体经济供血不足、实业企业经营萎缩的危险局面。去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虚拟经济继续膨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流动性并未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1-4 月新增存款1526.5 亿元,同比少增2236.8 亿元;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17.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实体经济投资增长并不多,资本投机热点从集中于房地产向农产品、贵金属等多个领域扩散。实体经济长时间供血不足,不仅导致浙江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下滑,同时也对经济转型升级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全力以赴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在挤压虚拟经济泡沫的同时,增加实体经济投资,以促进其强身健体,恢复活力。

——正确看待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是挫伤企业家信心的主要因素。外部环境恶化,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因素。从市场方面来看,企业劳动力工资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加上市场萎缩、销售不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从政府层面来看,企业税费负担偏重、项目审批环节繁杂、政府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欠佳等,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

总体而言,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仍然是提振经济的重要途径和任务,但是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和长期、目标和过程的关系。市场运行层面的发展环境,应该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加以解决。同时,企业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环境保护约束加大等,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倒逼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都应该发力。政府应对经济下滑,切不可“病急乱投医”,“稳增长”的政策和举措,应更加注重解决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完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环境,更加注重化解企业当前困难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

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

上半年经济触底回升,尚在意料之中。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微调力度加大、节奏加快,市场信心将逐步回暖,宏观经济将逐步向好,浙江经济有望实现回升向上走势,但是过程比较平缓,而且很可能会出现波动。目前浙江经济运行仍然处于十分艰难的筑底回升阶段,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事关全年和明年的大局,我们切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正确处理好“稳增长”和“促转型”的关系,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落实“六个抓”的工作部署,踏踏实实地强实体、稳增长、促转型。

——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注意优化投资结构,在提高投资效率的前提下,扩大有效投资。要利用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扩大落实“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投资、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有效投资、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投资。要抓住机遇,落实好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细则,积极推进“浙商回归”,继续通过项目建设,推动有效投资尽快增长。充分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督促各规划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促成全社会项目投资规模的有效增长。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快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电力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建设力度。尤其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技术改造、研发、营销网络、品牌等转型升级相关的高端要素投资。把发展工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牛鼻子”,加快新型工业化,认真抓好“工业强省”建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注重实效,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注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相结合。当前要围绕“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克服上下之间相互埋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团结一致,克难攻坚,认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当务之急,切实解决审批繁、规费多、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立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力改善企业发展的长期环境,为各类创业创新活动提供高品质服务。加大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和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放宽各个行业的资本进入壁垒,推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落实“人才强省”相关政策,完善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快构筑港口大物流平台、对外开放平台、产业与科技创新平台、浙商总部平台、战略资源保障平台等战略性功能平台,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争取国家“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促进公平税负,繁荣服务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金融,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以“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为契机,推动金融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环境;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改善银企关系,尽快解决生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和扩大直接融资,加快符合条件企业的上市工作,支持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拓宽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路子;通过扩大政府引导基金等政策支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各类国内外并购投资活动,更好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并购重组。

——开拓市场,大力推进出口和内需增长。进一步发挥“四千精神”,加大推销展销营销力度,千方百计开拓国内中西部市场和非洲、拉美、东欧等国际市场。要利用浙商遍天下的优势,在国内外大力拓展品牌、营销网络等机构,实现价值链的延伸。加快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紧落实通关、商检、金融服务、人员往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快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出台鼓励出口企业的专门性政策,推动和扩大浙江出口贸易的快速回升。积极引导企业逐步摆脱代理和包销的出口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自建等方式,在海外拓展品牌、营销网络、研发等机构,延伸在海外的价值链。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品牌、自主营销、自主创新”出口。逐步推动出口增长方式转变,走转型升级的国际化道路。

——以人为本,继续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要继续深化科学发展理念,推动浙江在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和社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以都市区、城市群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的新城区和新农村。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创新,搞好社会服务,加快养老、幼教、护理、医疗、失业、救济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稳步增加工资收入,持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社会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

猜你喜欢
实体升级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回暖与升级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