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困境与出路

2012-01-28 08:32毛霞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8期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

●毛霞

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广泛分布在城市各个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以及美容美发等服务业。农民工群体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活力,然而其人力资本没有得到积累和提升,难以适应经济体制转变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提出的新要求,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命运。加强农民工培训,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取得更可持续的合理回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强化农民工培训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工群体作为我国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着最为繁重和辛苦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一方面,强化农民工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大部分企业仍然希望依靠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出于成本考虑不愿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在“农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今天,这种传统思维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结构升级,首先需要人力资源的转型升级,其中农民工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是关键因素。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较低。农民工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必然要求强化农民工培训。

另一方面,强化农民工培训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护,其中当然有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原因,而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技能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强化农民工培训,能够使农民工了解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了解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公平社会、和谐社会、法制社会建设。同时,由于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他们所从事的往往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工种,工资待遇低、缺乏劳动保护。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

二、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文化技术基础薄弱、培训积极性不高

当前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自愿报名人数较少,主动参加培训者少;如果是带有强制性的培训,缺勤率也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相关培训针对性不强,缺乏群众基础,参与培训相对于外出打工赚钱,其机会成本比较高,因此培训热情不高。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影响了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和热情。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化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识字不多、记忆力差、学习费力、担心学不会,因此不愿参加培训。另外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或技术的农民工,往往忙于工作,没时间也不愿意参加学习。

2.培训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培训质量不高

政府部门通常有一定的农民工培训经费,通过聘请相关培训机构来为农民工提供培训,以体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这种规定动作的培训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培训内容常常缺乏时效性,参与率也不高,目的只是为了把培训经费花出去,而不管培训质量和效果。培训机构通常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了解农民工的特点。培训项目均由各级政府决定而非农民自己决定,项目的开展和推动带有明显的行政命令色彩。在培训过程,缺乏对培训对象也就是农民工群体的深入了解,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通常只是找个老师上上课、发发材料、放放光盘。甚至有的培训没有固定场所,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培训计划,只是突击性、应付性地完成培训任务。

3.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尖锐

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市场,一方面,市场供给混乱,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农民工实际上有着真实的培训需求,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严重错配。教育培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企业通常会认为给员工提供培训后员工会离职寻求更好的工作,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企业来说投入多回报少。农民工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企业对他们进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是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又不愿意给员工提供培训,担心这部分投入得不到回报。然而,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农民工自身的发展都迫切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于真正实用的能够帮助农民工提升自身技能和人力资本的培训项目,农民工还是有着强烈的培训愿望。

4.政府职能存在缺位和越位

由于农民工培训带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政府在其中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政府承担责任并不等于政府直接提供培训,那将会使政府更多的干预市场运行。政府在行使职能时应避免采用过多干预经济秩序的行为。政府提供的农民工培训,往往成本高昂、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寻租空间。同时,政府直接提供相关培训项目,还会导致农民工培训市场产生垄断,从而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效率。而完全市场化的农民工培训门槛较高,农民工没有财力也没有积极性参与其中。当前农民工培训中政府职能存在缺位现象,除了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外,还体现为培训监管不力、执行不到位、缺乏培训质量反馈与监管机制等。

5.培训方法和技术粗放,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当前农民工培训简单粗放,缺乏有效和必须的培训设计和培训计划。由于农民工素质、能力、需求、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在培训之前没有进行细致的人员特征分析和分类,将很难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很难产生预期的培训效果,培训难免流于形式。同时,农民工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忽视了适应农民工学习特点的培训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激励考核机制,缺乏对农民工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及时追踪、反馈和评估,难以强化农民工培训的效果。

三、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明确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和责任,将农民工培训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其长期稳定增长。同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培训补贴标准。另外,要重点加强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是明确监管部门和机制,创新监管方法。明确由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其他相关部门给与积极配合,建立独立的农民工培训专门管理机构,在人员、经费、时间等方面确保农民工培训归口管理,以综合协调处理农民工培训的各项事务。

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农民工培训宏观环境。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给农民工自由迁移和自由发展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权益保护,强化农民工培训市场秩序的建设,加快相关制度创新,清除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制度障碍,破除相关的歧视政策,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宽松便利的环境和有效的机制保证。

2.建全农民工培训制度体系,完善培训市场

首先,农民工培训的各参与主体要解放思想。政府部门要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帮助农民工打破思想束缚,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其次,要通过制度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等各方的培训责任,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采用政府补贴、官产学研联合等多种方式,完善培训市场,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受训者掌握技能,提高培训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三,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培训市场。建立农民工培训和招工信息平台,规范培训信息的发布程序和渠道,把农民工培训与其他教育培训作为统一的市场进行管理。引导农民工开展自我教育培训,开办农村图书馆、农村网络等现代化资源,为农民工自学成才创造条件。

3.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

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仍不完善。受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低差距大等因素制约,农民工培训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首先,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其次,发达地区要支持落后地区,东部地区要支持西部地区,城市地区要支持农村地区。第三,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民工培训。

4.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参与积极性

首先,增强农民工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政府部门应加以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次,应针对农民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只要专业对接市场,培训方式符合农民实际,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第三,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师资建设,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参与农民工教育培训。

5.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要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各级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农民工培训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把监测和评估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来相应调整以后培训的计划,提高培训效果。要积极营造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平等竞争的环境,可以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给培训机构提供培训经费支持。利用市场机制评估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促进其优胜劣汰。

1.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32期。

2.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载《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3.李湘萍:《富平模式: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创新》,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

4.马桂萍:《农民工培训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载《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11期。

5.高存艳:《农民工培训模式应短平快》,载 《职教论坛》,2004年第6期。

6.韩秋黎、石伟平、王家祥:《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2007年第3期。

7.魏敏:《人力资本理论对农民工培训的启示》,载《求索》,2005年第4期。

8.宋丽智、胡宏兵:《我国农民工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经济问题》,2005 年第 10 期。

9.张车伟、王智勇:《全球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2期。

10.李湘萍:《关于农民工培训提供模式的案例研究》,载《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5年第10期。

11.柳娥、蒋爱群、李菁:《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报告分析》,载《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农民工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培训通知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