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篇章——评《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

2012-01-28 08:54刘晓云
中国出版 2012年13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著作政党

文/刘晓云

复旦大学杜艳华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一书梳理了中国共产党90年各个历史时期对外党际交流的重大事件,分析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前景。该著作用新的视角解读党际交流,其内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对外党际交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90年历史进程中,党际交流宛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最终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党际交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虽有90年的丰富历史,但由于中国政治体制及中国共产党在外交中的特殊地位,长期以来人们不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研究中往往以政党外交,乃至政府外交代替了党际交流,所以,独立于其他领域之外的党际交流历史始终无人问津。随着人类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政党日益成为国际舞台的主导力量。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当面临自己制造的种种国际关系的麻烦时,党际交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正因如此,该著作以中国共产党对外开展党际交流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把中国共产党与国外各种政党,以及代表一定政党利益的政府首脑、民间团体纳入到考察范围。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历史的梳理,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提供借鉴。该著作的出版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丰富了中共党史研究。

2.界定了党际交流的概念

该书不但从内容上丰富了中共党史研究,而且还运用新的视角,界定了党际交流的概念,对它的内涵进行新的阐释。在作者看来,所谓党际交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党际交流泛指一切政党之间的交流,既包括不同国家之间政党的交流,也包括一国之内各政党之间的交流;狭义的党际交流单指不同国家之间政党的交流,它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在著作中,作者还对与党际交流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系统的比较区分,如对党际交流与党际关系比较,得出结论:党际交流是国际政治主体动态行为的体现,它不仅隐含着决定交流状态的关系要素,而且主要体现政党之间的互动内容、过程及结果。对党际交流与政党外交的比较,结论是:党际交流活动可以不受外交礼仪、原则限制,其活动的内容、方式、交流对象更加灵活、宽泛,其职能带有多重性,它可以起到政党外交的作用,甚至对政府外交起辅助作用,同时还能进行政党外交和政府外交无法从事的活动。总之,作者对上述概念的阐释和比较研究,首次诠释了党际交流的内涵。

3.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历史

从该著作框架结构看,作者按时间的推进全面系统地梳理了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历史。总的来看,作者通过对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的基本状况进行阐述,深入探讨了各阶段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的历史意义和经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党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特别是重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重大活动、理念创新和基本经验。

此外,该著作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对外党际交流的重大活动,既有对史实的生动描述,又有深入细致的分析评论,史论结合,很好地体现出学术性与严谨性的特点。此书虽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著作,但作者文笔清新流畅,妙笔生花,读起来引人入胜,实为一部上乘的中共党史研究著作。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著作政党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杨大春著作系列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李帆著作系列
“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2020年“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发文统计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