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的新进展

2012-01-28 09:41陈同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呼吸肌中华医学会呼吸衰竭

陈同景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的新进展

陈同景

对临床呼吸系统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较为多发和常见,若不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可在疾病早期应用,操作方便,无明显并发症,避免了气管插管痛苦,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临床需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广泛开展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AECOPD;II型呼吸衰竭

临床呼吸系统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较为多发和常见,在世界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也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是一种较难逆转的进展性的疾病[1-3]。因COPD患者年老体弱,具有较长病史,呼吸肌长期呈疲劳状态,肺部感染容易加重,患者肺部合并感染时增多了炎性渗出物,支气管腔受痰液阻塞,氧分压减少进而造成肺泡通气量不足,合并换气功能障碍,通常导致Ⅱ型呼吸衰竭(Ⅱ型ARF)发生,若不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4]。

1 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发病概括

COPD病理学特征性以表层上皮受炎性细胞浸润,粘液杯状细胞增多和分泌腺增大使粘液分泌量增加为表现。病程受慢性炎症的影响气道壁不断损伤和修复使病情循环发生。气道壁结构因修复过程而重构,增加了胶原含量,使气腔在以上病理环境改变下而出现狭窄,导致气道固定性阻塞的情况发生[5-6]。患者表现为胸闷加剧、喘息、通气功能障碍加重,使PaO2明显下降,PaCO2上升,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嗜睡,甚至发生死亡。呼吸衰竭为常见合并症状,依据第6版《内科学》相关呼吸衰竭诊断标准,Ⅱ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伴有高碳酸血症,肺泡通气不足[7]。

2 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治疗原理

迅速改善通气情况是临床上对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纠正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8]。另外,COPD急性期加重并伴呼吸衰竭的症状,除气腔狭窄引起痰液引流不畅外,还包括呼吸肌疲劳因素,患者由于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及气道阻力增高的影响,呼吸肌因增加了呼吸功耗而产生疲劳,为疾病早期较为突出的问题且需要解决的问题[9]。

3 无创机械通气作用机制及进展

近年来,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完善,其保留了正常的人体呼吸气体交换通路,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救治占有重要地位[10]。为早期及时纠正呼吸衰竭,控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具有安全、方便、无创、高效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研究调查均显示,无创通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1]。其应用原理为联合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依据患者病情,采取S/T模式,对不同压力水平进行选择,在患者吸气时辅助行自主呼吸,并辅助呼吸肌的活动,均加肺泡的通气量,使患者的呼吸作功降低,缓解了呼吸肌的疲劳状态。对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情况良好改善,同时也改善了弥散功能利于呼出CO2,改善PaO2,降低PaCO2。

4 小结

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 AE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呼吸兴奋剂,并且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可在疾病早期应用,操作方便,无明显并发症,避免了气管插管痛苦,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临床需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广泛开展应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65-72.

[3]王小英,吴晓虹.不同排痰方式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14(5):87.

[4]任立新,李淑君,杨敬平,等.COPD患者健康护理与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4,9(6):710.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 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 130-134.

[6]柏林,朱静.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1(3):412.

[7]Ferrer M,Esquinas A,Leon M,et al.lnvasive ventilation in sever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12):1438-1444.

[8]朱蕾,钮善福,张淑平,等.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7):407-410.

[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10]江涛,熊慧群,陈虹,等.无创双水平下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64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4):348-350.

[11]杨阳,刘跃建.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疗效预测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2):61-63.

No and AECOPD Mechanical Entilation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of the New Progress

Chen Tongjing

Clinical respiratory system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AECOPD)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occurs more and common,if not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life of the patient to pose a serious threat.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s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characteristics,the disease early in application,convenient operation,no obvious complications,avoid the tracheal intubation pain,have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linical further research,to promote extensive application.

No and conveying rate of ventilation; AE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2700

猜你喜欢
呼吸肌中华医学会呼吸衰竭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