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治疗中的作用

2012-01-28 13:56崔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生理效应

崔嫚

(甘肃省兰州石化总医院,兰州730060)

心理效应在治疗中的作用

崔嫚

(甘肃省兰州石化总医院,兰州730060)

心理效应;综述

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的学科,是以人作为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既然如此,我们看到,人作为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不仅具有生命、完整的生理活动,而且还具有意识、思想、情感和一系列心理活动。一般人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人的心理活动也同其生理活动一样,必然反映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

1 心理效应的影响分析

在过去的医疗过程中,无论是需要医治还是前来咨询的患者,我们都只看到其生理活动或生物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心理活动或社会的一面,更是较少研究个体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转归和预防的关系(如工作压力导致心理不健康而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某些疾病恶化。在疾病所呈现的症状上有多少是受心理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心理上的病态;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是否也同药物、理疗或外科手术那样可作为有效的治疗工具;在预防疾病方面,除改善环境及生活条件外,需不需要心理方面的措施等等)。例如两个癌症患者由于精神面貌不同:一个乐观有信心,一个悲观失望,对疾病的反应也不一样,其呈现的症状也会不同。患同样的疾病,接受同样的治疗,但最终效果也会截然不同。我们知道个体的生理活动经常是与其心理活动同时存在和进行的。

2 心理因素影响药物疗效的原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开始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新的医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引进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应激,可以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改变,特别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的改变等作为中介机理,造成胃肠、心血管、内分泌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变。起初,这种应激只是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但如果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十分强烈,或持续过久,或反复发生,便可以使机体由功能改变逐渐演变为器质性损害而形成疾病。所以单纯用药物、理疗、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是不够的,还要从病人本身的疾病和他生活的环境来综合考虑治疗问题。

2.1 人的心理作用可使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主要见于用药物治疗某些与精神因素有关联的疾病。如心血管病、溃疡病等,病人的心态能强化或削弱药物的效能。

2.2 药物治疗某种精神症状为主疾病如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头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时,病人的心理暗示作用能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的评价。比如具有癔病人格特征的病人,由于暗示性强,极易接受药物的心理效应。

2.3 对药物本身来讲,既有生理效应,还有心理效应近代心理生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的沃尔夫(H.G.Wolff)。他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从胃管给一位有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注入催吐剂,但对病人说:“现在向你的胃里注入镇吐剂,很快就会显效,停止呕吐。”30min后,恶心呕吐果然停止了。1小时后病人又呕吐,于是再次注入催吐剂,15min后恶心呕吐感消失[1]。从这一试验证明了药物除了药理作用外,还具有心理效应。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病人对药物的心理作用,也可以认为是病人对医生和对药物的心理信任和依赖性。

2.4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对药物的效应具有重大影响,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增强药物的生理效应,消极的心理效应可以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甚至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价格、医生的权威性、护士给药时的语言神态等,都可使患者产生心理效应。所以药物不能单纯只看到它的药理作用,同时也应考虑到病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这样对治疗疾病,尤其是身心不健康的病人,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强化与调整患者的用药心理,对取得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3 提高心理效应的措施

3.1 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应用得当和使用技巧。比如对于癌症晚期疼痛的病人,首先要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知觉,其次要恰当的向病人解释疼痛的机制,理解病人的痛苦,并安慰病人,使其对疼痛的心理压力减轻,从而提高其疼痛阈。此时再给予止痛药,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言语暗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影响极大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也可通过言语消除其不良反应。明代《名医类案》中有一病例:一人醉睡在外,半夜口渴喝了一个木槽中的积水,酒醒发现本槽水中有不少小红虫蠕动,立觉恶心作呕,似胃中许多蛆虫在钻。此后吃食即呕,无医能治。后一名医用米饭掺巴豆并拌入若干小段红色细线,暗示为特效药令其于暗处服下,再令其在清水盆中大便后观看,病人见大便中排出许多红色小虫(实为红线),病即好。此法即借助药物外观形态再辅以语言暗示,消除患者的心理因素而治愈[2]。还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癔症性感觉缺损的男性病人,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大医院,可一直没治好病。最后以核黄素暗示为特效解毒灵,一次就把病治好了。

4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患者的心理因素在医学治疗中的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综合考虑其中,掌握心理因素影响药物疗效的机理,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作为医生,在诊断治疗中除应做到准确诊断、用药对症外,还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病人本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力求做到医患双方协调,避免病人心理上干扰药物疗效。作为药师,应满足患者的用药咨询需要,提供专业、真实、准确、全面的药学信息。作为患者也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31.

[2]李祥农.古代医家治心病[N].家庭医生报,2010:3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65

:1672-2779(2012)-12-0090-02

:苏玲

2012-04-13)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生理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懒马效应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