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哈代诗歌研究的新突破

2012-01-29 04:15王永强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哈代学报诗歌

王永强

(枣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在我国,一提到托马斯·哈代,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他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肯定还会提到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作品,但殊不知“哈代受到欧美评论界的极大重视,正是他的诗引起的”(张志庆,1990)。从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开始,到1928年出版的《冬日杂诗集》,共有8部诗集问世,包括近千首短诗,其中有感怀诗、哲理诗、爱情诗、咏物诗、讽刺诗、战争诗、悼亡诗等等。还创作了《列王》(1904~1908)和《康沃尔皇后的悲剧》(1923)两部诗剧。虽然刚开始时人们对他的诗评价不高,但是“随着他的史诗剧《列王》第三卷的问世(1908),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哈代作为诗人开始受到高度重视,他的诗越来越受到普遍地好评并获得大量读者。”(同上)国内对哈代的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准确讲应该是从1924年徐志摩在《东方杂志》上撰文介绍哈代的诗歌(刘茂生,2004)开始。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我国学界对哈代的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可以说是经历了起起落落。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起步阶段。2.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冷落阶段。3.20世纪80年代以来,真正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对哈代的研究又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本文将对此做重点梳理与简评,以便为未来的哈代诗歌研究提供更为明晰的思路和有益的鉴借。

一、研究专著方面

研究专著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哈代诗歌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标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差距明显。

1.《哈代诗歌研究》(颜学军,2006)

专著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华南理工大学颜学军教授的《哈代诗歌研究》。本书于2006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共分四个部分:诗人哈代、哈代诗歌的基本主题和《列王》研究、哈代诗歌主题的总体特点、哈代:艺术与思想,其中还重点分析了构成哈代思想感情的最重要部分的六大主题——爱情、战争、宗教、自然、时间、死亡。通过这些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研究,让读者对哈代诗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哈代新论》(吴迪,2009)

《哈代新论》是浙江大学吴迪教授继《哈代研究》(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五章,后面附有西方哈代研究文献汇编。其中在第七章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多种层次的时间概念、时间主题的对照艺术、时间意识与悲观主义思想论述了哈代诗歌创作中的悲观主义时间意识,在第十五章分析了哈代诗歌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及其现代精神,即:双关——多种要素的巧妙糅合、比喻——人与自然的内在沟通、悖论——真知灼见的奇特陈述、重复——英诗韵律的大胆开拓,展现了哈代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

3.《哈代研究史》(何宁著,2011)

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哈代的创作生涯和成就解析、哈代的作品文本研究、回顾和分析中国哈代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读者可以通过《哈代研究史》深入了解到哈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在第一部分第八章论述了诗人哈代,在第二部分第八章探讨了哈代的诗歌,在第三部分通过回顾和分析早期的中国哈代研究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哈代研究,也梳理了中国哈代诗歌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了解哈代的个人经历与创作历程,尤其是哈代生前与评论界的互动,有助于把握哈代诗歌创作风格、题材以及体裁的变化,以及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英美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了解他在东西方的接受与传播,思考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批判和吸收。

4.《忧伤之花:托马斯·哈代的艾玛组诗研究》(王秋生著,2009)

在哈代创作的近千首诗歌中,“艾玛组诗”算是比较特别的,里面融汇的是哈代献给其亡妻艾玛的100余首悼亡诗。《忧伤之花:托马斯·哈代的艾玛组诗研究》是作者王秋生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的,是用英语写的。本书结合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理论,从忧伤、爱情、赞颂、赎罪、不朽等多个层面研究了“艾玛组诗”的忧郁特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较新的视角。该书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入手对其进行系统的解读,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爱玛组诗”研究的空白。

二、论文集

在论文集方面,只有一部:《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托马斯·哈代小说和诗歌研究文集》。该文集是由我国旅美学者、西康涅狄格州立大学英语终身教授祁寿华博士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摩根教授共同编著的哈代研究论文集,2001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对哈代的小说和诗歌有独到的研究,所收论文是精选的代表作,对文学研究者极有参考价值,也可供英、美文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王家新于2008年推出了一部诗论专集《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这部诗集以中国现当代诗歌和诗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将理论探讨、史的梳理和比较研究相结合,把现代诗歌、诗学、创作和精神的问题置于一种“现代性”的视野和全球性的语境中来考察。里面有篇文章即:《徐志摩与哈代——兼谈“现代性”的起源问题》,探讨了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研究与介绍,哈代诗歌对中国诗人(包括徐志摩)的影响以及中国诗歌的现代性生成等相关论题。

三、学术论文

1.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杨乃乔,2006:226)康梅林(2007)对比分析了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指出虽然两位都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而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林柳生、黄瑶妮(2007)从个人气质、诗歌作品主题表现和诗歌创作技巧等方面论述了徐志摩的诗作与哈代诗歌之间存在的诸多共通性,分别表现在具有共通的怀疑精神和悲观气息,具有共通的诗歌主题表现,具有共通的诗歌创作技。赵晓航(2011)通过对比分析哈代的诗歌Hap与徐志摩诗歌《偶然》探讨了哈代的悲观主义与徐志摩的忧郁情绪,指出这两首诗作虽然名称相同,但是意象、立意却截然不同:“哈代意图透过‘小我’的悲观,为‘大我’乃至宗教、社会找出一条出路;徐志摩则透过‘小我’的悲观,营造出一种‘小我’的忧郁,并借这种忧郁安慰自己、安慰整个社会的不满足。”(赵晓航,2011)并分析其原因——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及社会背景、民族宗教背景不同。章燕(2008)对比分析了哈代的爱情诗《献给小巷里的露伊莎》与戴望舒名篇《雨巷》,指出两者在意象、创作年代、背景、所受理论影响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之处。分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对美学的追求具有相通性。

当前对哈代所进行的大量比较研究,一方面标志着哈代影响的日益深入,另一方面更说明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日益成熟。需注意的是,进行此类研究时研究主体要将研究视域“透入与汇通到东西方文学现象的深处,去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性、内在性、深度性、汇通性与体系性”,否则就容易陷入进行硬性的类比、比附与罗列的误区,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缺少内在的汇通与整合,从而导致“拉郎配”、“乱点鸳鸯谱”与“风马牛不相及”等现象的产生,这种“为比较而比较”的论文“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杨乃乔,2006:58)

2.具体作品研究

对哈代具体作品进行文本细读一直是研究哈代诗歌思想特征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方法。王爱琴(2010)通过细读哈代《威塞克斯诗集》中的部分诗歌文本,总结出哈代《威塞克斯诗集》作品之中的诗歌特征——感知性、连续综合性以及语意含混性的主体特征,并归纳出这些诗风特点属于受现代派影响所致。潘亚丽(2011)通过分析《被关在笼中的鸫鸟得到释放,再次回家》、《黑暗中的鸫鸟》、《提醒者》三首诗中鸫鸟形象,指出他通过鸫鸟的形象,反思了无序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鸫鸟是他自己的声音,表达了他对人类的爱。陈红美(2008)从从语音手段、修辞手段和变异手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哈代发表于一战期间的名作《牛群》的艺术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诗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蔡燕华《论哈代诗歌<会合>的艺术特色》(2006)、陈静《从<灰色调>看哈代诗歌的现代意识》等。施汶邑(2010)运用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来分析哈代的诗歌《啊,你在我坟上松土?》,旨在挖掘诗人是如何借助诗歌的表层语言形式来实现其创作意图的。可以看出,既有对哈代名篇的分析研究,也有对一些相对来讲不大为读者所知的作品的分析。总之,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会被发掘出来。

3.思想艺术特征研究

首先,思想特征方面。

(1)战争思想。徐勤良(2010)从语言、内容和思想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考察哈代战争诗歌,并梳理了哈代对战争的认识从幼稚到成熟的变化,指出哈代最终回归诗歌,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诗人。

(2)宗教思想。杨延玲(2010)分析了哈代诗歌中蕴含的复杂的宗教思想并探索其原因。李小飞、周洁(2005)通过分析《牛群》、《黑色画眉鸟》、《老屋之夜》等作品中的基督教传统与反基督教传统精神,指出即使与基督教文化针锋相对,英国20世纪的许多作家都不能摆脱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和制约。

(3)悲观主义思想。韩红梅、何东(2009)通过分析《黑暗中的鸫鸟》、《在风雨中》等诗作,指出从哈代思想发展的过程来看,他经历了信仰的丧失、理性的探询、思想的蜕变等不同的时期,因而简单地将哈代列入悲观主义的行列未免有失偏颇。他的作品虽涂抹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但却掩盖不住诗人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索和对未来希望的执著追求。张申艳、胡轶瑗(2011)通过对哈代诗歌里的时间观进行细致的研读,发现哈代其实是在对比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来表达对青春和爱情的留恋,进而启示读者要珍惜青春和爱情,让青春无悔。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刘建辉(2006)《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

(4)自然生态思想。方英、方玲(2011)通过分析《威塞克斯高地》、《郊外的白雪》等作品中对自然、动物的描写,指出哈代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其中蕴含着独特而自成体系的生态伦理思想,沉淀着他对生态万物的思考,表现了他广阔而深沉的伦理关怀。韩利敏、梁晓东(2011)运用生态批评理论解读哈代诗歌,挖掘出作品中蕴涵的生态主义思想,显示了这位悲观但不绝望的诗人的超前的生态人文精神。

其次,艺术特征方面。

(1)意象研究。哈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的意象,近些年引起了评论界的兴趣。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些意象都是自然界中的最普通的事物或普通人的最简单的动作。首先,哈代一向关注动物,尤其是鸟类。张炳飞(2005)对《延宕》(Postponement)、《关在笼中的金雀鸟》(the Caged Goldfinch)等几首有关鸟的诗歌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人与鸟的三种关系:隐喻、转喻和互动,并从这三种关系探讨哈代的写作风格与自然观,从而揭示出哈代对自然与社会的悲观主义认识。曹英慧(2010)通过分析《对镜》、《美人儿》等诗歌中反复出现的镜子意象,探讨了镜子特有的性质和用途以及赋予的特有的内涵,揭示了镜子如何帮助诗人简单有效地阐述抽象的灵魂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隐饰了他的情感流露。徐勤良、盛祥伟(2011)通过分析在“爱玛组诗”中频现的鬼魂意象,指出正是鬼魂的意象使得哈代实现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时空穿梭,把爱玛组诗的主题从个性化的爱情推及人类永恒爱情的境界。

(2)创作风格研究。郭妍、陈春香(2005)通过分析哈代诗歌和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讨论其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具体表现及其在英国诗歌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嬗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孙桂荣、刘冬(2011)通过剖析哈代三个不同时期创作的悲观情结的诗歌:早期诗歌《偶然》、中期诗歌《黑暗中的鸫鸟》及晚期诗歌《身后》,论述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特征,阐明了哈代对英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作用和影响:引领了英国二十世纪诗歌的航向,成为英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领航人。

(3)结构技巧研究。王芳实(2008)通过分析《对镜》、《莫要为我遗憾》等具体文本,探讨了哈代诗歌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式美,体现出了哈代诗歌创作的高超的结构技巧。韩红梅、王威(2011)结合《时光的笑柄》和《命运的讽刺》两部诗集中的具体文本,从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景反讽等三个层面论述哈代诗歌中的反讽对于揭示作品主题,解读作品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张连桥(2012)通过分析《献给小巷相遇的露伊莎》等文本,指出哈代在诗歌中通过大量运用对话形式进行诗行的组织和表达,并将对话性叙事中受述者归纳为四种:叙述者与诗歌中人物的对话;叙述者与诗歌中事物的对话;叙述者与诗人自我的对话;叙述者与潜在的读者对话。通过不同叙事层面的交流,进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的哈代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这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但是,考虑到国外哈代诗歌研究在深度、广度、客观性方面几近成熟——仅论述哈代诗歌的专著就有30余部,另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述章节针对哈代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专门探讨(郭妍,2007)——国内对哈代诗歌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就总体水平而言,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地努力探索。具体体现在研究范围的继续拓展、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研究质量的有待提高。当然,国内外哈代诗歌研究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各国学者选择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当代中国的哈代研究,“仍然有很多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和阐释。如哈代诗歌的隐喻研究、形式研究、哲学思想、生态批评、伦理维度等视角和领域,是我国哈代诗歌研究与欧美哈代诗歌研究接轨的视点和不懈探索的方向。”(张连桥,2012)总之,“要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当下,开拓研究领域,加强研究深度,促进中国哈代研究的繁荣发展。”(何宁,2008)

[1]曹英慧.浅析哈代诗歌中的镜子意象[J].山东文学,2010,(6):77-78.

[2]陈红美.哈代诗歌——《牛群》赏析[J].文教资料,2008,(11):22-23.

[3]方英,方玲.哈代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21-25.

[5]郭妍,陈春香.在现实中寻找诗意——论哈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J].肇庆学院学报,2005,(4):38-41.

[5]韩红梅,何东.哈代诗歌中的悲剧意识[J].中国图书评论,2009,(8):118-121.

[6]韩红梅,王威.论哈代诗歌的反讽艺术[J].河北学刊,2011,(3):106 -108.

[7]韩利敏,梁晓东.托马斯·哈代:一位悲戚而刚毅的诗人——哈代诗歌的生态批评解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6-28.

[8]何宁.当代西方哈代研究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8,(3):48-55.

[9]何宁.哈代研究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0]康梅林.悼亡深处见真情——苏轼《江城子》与托马斯·哈代的“爱玛组诗”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4):503 -507.

[11]李小飞,周洁.哈代诗歌中的基督教传统与反传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6):122-124.

[12]林柳生,黄瑶妮.徐志摩与哈代诗歌的共通性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75-78.

[1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6-24.

[14]潘亚丽.鸫鸟:哈代自己的声音——哈代三首诗中鸫鸟形象的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52-55.

[15]祁寿华,WilliamW.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托马斯·哈代小说和诗歌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6]施汶邑.语域理论在诗歌分析中的适用性施[J].剑南文学,2010,(8):83-84.

[17]孙桂荣、刘冬.英国现代主义诗歌领航人——哈代和他的现代主义诗歌[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 -12.》

[18]陶久胜.体验自然的伤残,呼吁整体的和谐——哈代自然诗歌生态思想揭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24 -728.

[19]王爱琴.试析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诗集》中的诗歌特征[J].名作欣赏,2010,(4):79-82.

[20]王芳实.论哈代诗歌的结构技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5-116.

[21]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王秋生.忧伤之花:托马斯·哈代的艾玛组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3]吴迪.哈代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4]徐勤良.哈代反战思想研究(一):回归诗人的战争关注及其嬗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4):48-53.

[25]徐勤良、盛祥伟.鬼魂意象的诗歌功能——哈代悼亡诗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4):38-42.

[26]颜学军.哈代诗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7]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杨延玲.浅析哈代诗歌的宗教思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18-20.

[29]张炳飞.论哈代的自然观——由哈代诗歌的鸟意象谈起[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3):69-71.

[30]张连桥.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对话性叙事[J].世界文学评论,2012,(1):179-182.

[31]张申艳,胡轶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哈代悲观诗歌的折射面[J].名作欣赏,2011,(30):117-118.

[32]张志庆.中外哈代研究综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41-44.

[33]章燕.相似的境遇无尽的追寻——哈代《献给小巷里的露伊莎》与《雨巷》的对比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3):92 -95.

[34]赵晓航.哈代的悲观主义与徐志摩的忧郁情绪——以哈代的诗歌Hap与徐志摩诗歌《偶然》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18-121.

猜你喜欢
哈代学报诗歌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诗歌不除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