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研究

2012-01-29 08:08吴兰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3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队伍实验室

吴兰兰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和保证,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及提高师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摇篮,是展现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但是实验室的建设水平除了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外,还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

1 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实验室服务于教学环节,为高校和社会培养研究型学术人才;另一方面,实验室服务于科研项目,为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或课题提供了硬件保障。学生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升华了理论知识,又对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解答和验证,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了关键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增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不断更新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为实验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但是,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正态发展。主要表现在:

(1)实验技术人员不受重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视,我国实验技术队伍处在被忽视的地位。我国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一直作为教辅人员存在,是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二线人员。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观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实验室队伍建设和发展,极大影响着实验室建设。虽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实验室管理及工作比以前有所重视,但相比教师队伍而言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在福利、待遇、培训等方面和教师存在着极大差距,学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理论课教师制定的有关政策,没有一视同仁。以我校为例,同一级别职称的实验系列人员比教师系列人员的岗位津贴少两个档次,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信心和积极性。而且高校的很多项目以及出国培训的机会等都限定理论课教师申请,变相地认为实验技术人员不需要补充“能量”。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稳定及发展。这种现状也导致不少人认为从事实验室工作低人一等,只是辅助性工作,不如搞理论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前途。在这种氛围下,高水平人才招不进来,一些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不愿意到实验岗位工作;招进来的人员,因为没有大的发展空间及平台,而不愿意待在这个岗位,技术人员大量流失,造成实验技术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2)实验技术队伍比例不合理。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其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及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水平。要提升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光靠先进的仪器设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突出、能力卓越的实验技术队伍。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某些高校领导普遍认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开关门、保管仪器及清洁实验室卫生等,无需高学历人才,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不高,专科、本科学历偏多,甚至有些高校实验室成为安置复员军人的地方,学历结构极其不合理,严重影响实验室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而学历偏低直接导致职称难以评定,造成实验队伍中具有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员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目前我院由于没有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导致职称评定进展缓慢,实验室队伍中高级职称仅有1人,而且年龄已超过50岁;中级职称3人,剩余的是工人和退伍军人。而且我校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是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名额十分有限,高级职称很难评上,目前我院没有副高级职称实验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初级和中级职称人员。实验室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严重。

(3)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极度缺乏。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及国家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室设备也不断更新,仪器档次越来越高,大型精密及贵重仪器设备越来越多。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建设发展快速,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和提高,许多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得不到科学的维护和保养,极大地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与科研,进而影响了实验室总体水平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实验队伍是建立一流实验室的核心。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一些高校对实验室队伍建设不重视,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教师队伍相比,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培训工作显得非常薄弱,不仅缺乏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和课题,而且对实验技术人员攻读学位、参加进修培训等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有的院系领导甚至认为实验技术人员只要能够完成“教辅”任务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进修学习提高能力。这种认识导致很多实验技术人员多年来得不到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就连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或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的机会都很少,技术储备与人员素质得不到及时提高。另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仪器维护和实验室管理等琐事上,很难有时间及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2 实验队伍建设的探讨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强校的关键任务,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师资水平,但是对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却未采取有效措施,也没有制订相关政策,其培训和工作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极大打击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大量优秀人才流失的同时,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来。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是学校事业向前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要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重要作用,仅靠先进的实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的实验技术队伍。

(1)转变观念。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科学都是实验科学”,无论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科技开发,都离不开实验。实验室不仅是学生接触实际、锻炼动手能力的场所,更是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的基地。一所学校的实力和发展潜力,不是取决于学校的硬件,而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些成果的取得,必须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近年来,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以前有所提升,但其受重视程度仍未提到应有的高度。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成为了提高实验队伍地位的前提条件。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进一步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不应存在主辅之分,认识到实验教学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与实验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稳定实验队伍。要充分肯定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成绩,积极为他们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弱化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身份界限,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教师系列和实验系列同一职称应享受同等待遇;对工作认真踏实、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实验技术人员要进行表彰,肯定其工作成绩,鼓励其创新精神,彻底改变实验技术人员“地位不高”的现状,激励其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通过设立各种基金项目和课题,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展示平台,通过科研和教研课题项目,展示其才能,体现其价值,给实验技术人员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2)制定相关培养机制。实验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都是强的工作,随着科技发展,高新技术、高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实验室设备、实验技术、实验手段不断更新,课程结构体系不断调整,要求开设高难度教学和科研实验项目,这些都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不仅需要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积极进取,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培养制度和扶持政策,要像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那样有计划地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业务培训。首先,针对实验室人员紧张及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出台激励机制,不断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补充到实验队伍中来,从源头上提高实验室队伍的学历层次及整体水平,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其次,对新引进技术和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要有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要像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鼓励年轻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方式,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奠定培养创新人才的师资条件,使其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

①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实验室队伍综合素质,除了建立灵活机动的用人机制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采取有力的培训措施,切实提高实验室队伍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有计划地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拓宽知识面;结合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手段和实验技术,掌握最先进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拓展实验技术人员的视野,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趋势,通过培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加强学术和讲座交流,努力做好实验技术人员带头人和骨干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②提高自身能力。高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使实验技术人员除了能参加学校开展的培训外,还愿意并且有精力在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能力。实验技术人员要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的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勇于创新,要有针对性地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为教学与教研服务。

③制定鼓励机制。对改进实验室设备仪器或自主研制开发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措施,鼓励和培养实验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主动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潜能和利用率。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将他们开发的实验技术和成果应用于教学或开展创新型实验项目。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发表实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论文,提高学术水平,为学院乃至学校的科研事业服务。

(3)完善管理和激励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科学、规范及制度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保障实验室得以科学利用,必须建立一系列完备的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使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实验室高效有序地运转。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直接影响到实验质量,因此,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使用率和使用效益是实验室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合理和最大限度地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在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如科研实验室一般是针对教师和研究生开放的平台,但是也可以在科研实验仪器的闲置期,引导部分优秀本科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型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实验室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对实验技术人员建立定期考核及评估机制,将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服务质量、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及学生和教师对实验室管理的满意程度等作为实验室评估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工作性质和形式,把考核结果与晋级、奖金分配等联系,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在奖酬金分配制度上,应对实验技术人员有所偏重,提高其地位。另外,通过科技创新项目、专用实验设备研制等高水平建设项目,吸引一批有志于创新、开发实验项目的人才进入实验队伍,扩充实验技术队伍的力量。对于取得的优秀成果要给予奖励,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实验室的良性发展。

3 结束语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是开展科学研究及推广创新成果的主要力量,高校应该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完善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1] 张国良.高等学校实验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74-75.

[2] 吴育廉,柯行.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0(12):182-183.

[3] 习晓远,袁庆祝.实验队伍与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5):67-69.

[4] 张文桂,李晓宇,郭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5.

[5] 王晓迪,潘信吉,庄严.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18-320.

[6] 常小燕,宋长青,马靖.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培养创新运用型人才[J].农业与技术,2010,30(3):149-151.

[7] 赵秀英,许景周,白彦魁.浅议高校实验队伍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15-116.

[8] 马汉达.运用激励机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02-103.

[9] 丁颖.在新形势下实验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要求[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5):140-142.

[10] 李友群.新形势下高校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257-258.

[11] 宗清文.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1(3):31-33.

[12] 胡超,黄丽华,曹杏芝.提高教学质量应重视高校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147-149.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队伍实验室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