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致化学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

2012-01-29 16:06陈铃田华齐新凤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化学性吡柔比星膀胱炎

陈铃 田华 齐新凤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致化学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

陈铃①田华①齐新凤①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灌注吡柔比星致化学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灌注,致化学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膀胱容量增加。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膀胱灌注配合心理护理,是一种治疗化学性膀胱炎的有效措施。

膀胱癌;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化学性膀胱炎; 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97.3%是尿路上皮性肿瘤;其中90%以上为移行细胞型,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癌占70%以上[1]。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相当高,据报道术后约50%~70%的患者术后复发,10%~30%由浅表性肿瘤生长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或远处转移,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能选择性地迅速进入肿瘤细胞组织,且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同时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细胞毒性作用较同类药物显著降低[2-3]。但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膀胱区疼痛等,部份患者症状较为明显。据文献报导,吡柔比星药物刺激膀胱引起化学性膀胱炎,使膀胱逼尿肌顺应性减低,膀胱容量减少,严重的可使膀胱黏膜固有层和肌肉纤维化导致膀胱挛缩[1],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23例膀胱癌术后定期行吡柔比星灌注致化学性膀胱炎患者,采用膀胱灌注盐酸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疗效肯定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9~76岁,平均62.5岁,均经病理学及手术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1~2周行THP定期膀胱灌注。多数在灌注3~6次后出现明显下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下腹膀胱区疼痛,急迫性尿失禁,少见肉眼血尿等。查尿常规见白细胞、红细胞,所有患者均行环丙沙星、头孢克洛、黄酮哌酯等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

1.2 方法 遵医嘱每次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40 ml加地塞米松30 mg,经尿道插管缓慢注入膀胱,保留药物尽量达30 min,每7.5 分钟仰卧、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更换体位,使药物达到膀胱各部位,每天1次,连续7 d。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膀胱癌患者在行了手术及长期膀胱灌注治疗后,多伴有恐惧心理,加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更为抵触。护理人员应充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交流,说明术后灌注THP的副作用,做好膀胱灌注化疗的知识宣教,介绍治疗化学性膀胱炎的方法、疗程、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灌注前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让患者尽量配合治疗。

2.2 灌注前护理 由于膀胱灌注需暴露会阴部,因此应将患者安排在安静、清洁、隐蔽的治疗室,避免他人干扰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注意调节合适室温,可与患者谈话,分散注意力。配备好尿垫、便盆。

2.3 灌注时的护理 灌注前禁饮4 h,嘱患者排空膀胱及解便。取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充分润滑导尿管,可选Fr10双腔气囊尿管。插管轻柔,嘱患者深呼吸,确认导尿管插入膀胱后,排尽残余尿,缓慢注入配好的药液,注意观察并询问患者病情,有无特殊不适。

2.4 灌注后护理 药液灌注完毕后,嘱患者按仰卧、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7.5 min轮换一次,30 min后自行排空膀胱,开始多饮水。

2.5 不良反应及护理 灌注过程中一般无特殊不适,部份患者因膀胱容量过小或膀胱敏感性增高,可出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不易保留药物至规定时间。此时应关心安慰患者,注意情绪。在治疗中,可将导尿管气囊注水后固定并接引流袋,如患者出现强烈尿意感时,开放引流袋开关,将药液流入引流袋中,待其尿意感消失后,提高引流袋并倒置,重新将药液灌入膀胱,可反复操作。

3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坚持膀胱灌注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膀胱容量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好转出院。随访1个月,患者主诉症状改善满意13例(56.5%),较满意6例(26.1%),一般4例(17.4%)。均能继续接受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

4 讨论

THP是日本微生物化学家梅泽滨夫博士等于1797年研发成功、广泛用于包括移性细胞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化疗,为一新型蒽环类药物。它在抗肿瘤效应强于阿霉素。大量研究表明,THP可以高效杀来膀胱肿瘤细胞、快速进入肿瘤细胞,高选择性膀胱组织分布和全身吸收极少。THP也可被良性病变(慢性膀胱炎等)所吸收,但吸收程度较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是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但使用周期长,在灌注中可能出现因化学药物刺激所致的下尿路刺激症状。轻症患者对症治疗,重症患者需停止灌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灌注化疗中应严格无菌操作,药物保留时间最好30 min,可减少副作用[4]。如出现膀胱痉挛等明显副作用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治疗化学性膀胱炎无特殊方法。灌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反应,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亦可辅助中医中药治疗,可较快缓解症状。同时需积极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治疗。然而,掌握正确的膀胱灌注THP方法及护理要点,更为重要。据陈丽莹等报道,膀胱癌术后灌注方法,在膀胱癌术后当天或一周后给予吡柔比星加入注射用水稀释,常规消毒后留置导尿管,膀胱内尿液排尽后,把稀释后的吡柔比星灌注膀胱,在膀胱内保留30 min后,将药液排出,患者每周灌注1次,共8次后,每月1次,共10个月。护理要点,灌注前4~8 h嘱咐患者禁止饮水或少饮水,同时告诫患者禁食含水份多的瓜果食物。灌注时保持无菌操作,充分润滑导尿管,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粗暴。排尽膀胱内残尽尿液,缓慢注入药液完毕后,再注入10 ml空气,使药液全部进入膀胱。禁止把药物通过尿道外口直接注入膀胱内,避免导致尿道狭窄。灌注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30 min后排净尿液,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大于3000 ml,减少药物对膀胱黏膜的刺激作用[5]。指导和督促患者术后坚持定期膀胱灌注化疗,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 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44-457.

[2] 获原雅彦,相川键,石桥启,等.不同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J].临床泌尿,1994,8(1):603-608.

[3] 叶敏,舒畅,马邦一.THP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16-18.

[4] 张万峰,王贵平,王洪杰,等.THP定位诊断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现代泌尿外科,2011,19(2):316-318.

[5] 陈丽莹,梁梅.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1,25(1):15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32①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陈铃

2012-07-17) (本文编辑:车艳)

猜你喜欢
化学性吡柔比星膀胱炎
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化学性急性咽喉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不同灌注方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比较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模式--以处理日遗化武医学应急救援为例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